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选修)期中教学调查
地理试题
说明: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读“某区域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是处于第二发展阶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区域污染最严重的可能出现在
A.①阶段 B.②阶段 C.③阶段 D.④阶段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某种构成。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图是四地就业人数构成,那么城市化水平最低 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此图是四地产值构成,那么经济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资源调运图”,回答5~7题。
5.图中①②④三条路线输送的分别是
A.火电 天然气 水电
B.煤 天然气 技术
C.天然气 石油 铁矿
D.石油 煤炭 钢铁
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反映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联系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7.有关②路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两次穿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8~9题。
8.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东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9.下列省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江西 ②新疆 ③西藏 ④四川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2002年)”和“我国某直辖市三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是某直辖市产业结构图是
A.A B.B C.C D.D
1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12.下列省区属于C图经济地带的是
A.北京 B.广西 C.吉林 D.四川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下表资料,据此回答13-14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人口
53.5%
44.4%
耕地
35.2%
59.2%
1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4.为了更好利用水土资源而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小浪底工程
读右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
C.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
D.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
16.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断层?????? B.E地目前外力作用以流水为主
C.A地地形特点是由风力作用的结果?? D.C地喀斯特地貌广布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
17.该河可能位于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8.图中资料显示该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流量减小,水资源不足????????B.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严重
C.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过度使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回顾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50年来西藏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①、②所在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 素是:
A. ①地是地形 B. ②地是光照
C. ①地是水源 D. ②地是热量
20.图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有:
A. 太阳能 B. 核能
C. 地热能 D. 生物能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
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读图回答21~22题。
21.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等经济条件
22.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 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A.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B.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C.从距离考虑,西气东输太远
D.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右图,回答23~24题。
23.目前,影响该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A.能源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24.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与新疆相比,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靠近消费市场 B.土壤是黑土,肥沃
C.降水较多 D.光照条件好
下图为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 述,正确的是
A.a——旱涝灾害
B.b——农作物品种少
C.c——水源
D.d——光照不足
26.d地区与a地区两地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A.d地区二氧化碳浓度高
B.a地区农作物单一
C.d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a地区热量充足,至少一年两熟
二、 综合题(共有小4题,满分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7.(16分)读“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图四),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分别与表格中字母对应:
①平整土地 ②蓄水保土 ③选育良种 ④充分利用光热 ⑤乔木 ⑥改善生产条件
A B C D E F
(2)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与黄土高原相比,其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原因是 。
(3)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中国有 B.其形成与地质灾害有关
C.与降水强度有关,与地形无关 D.自然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因
28.(16分)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和“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淮河、 河、 河(自南而北)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 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 线。
(3)南水北调对北京产生了经济效益、 效益和社会效益。
(4)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在我国东北,在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之间也有调水工程,(右图中黑虚线)你认为是向北调水还是向南调水?
29. (14分)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 甲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当前限制乙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联系不断扩大,根据两区域特点,乙区域可为甲区域提供 、 等方面支持。
30.(14分)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西部气候类型是 ,乙图气候特征是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
(2)甲图是A工业区二战后衰落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是 。与A地相比,乙地区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是 。
(3)乙地人员去A地学习,从距离上看,是选择沈阳-莫斯科-柏林(德国)航线,还是选择沈阳-德黑兰(伊朗)-柏林航线? 。乙地可为A地提供(选择) ( )
A.资金 B.劳力 C.技术 D.信息
命题、审校 王彩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选修)期中教学调查
地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B
D
D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C
B
C
C
B
B
C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D
AC
CD
AD
AB
AC
AC
CD
二 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答案内容合理即可)
27.(16分)
(1)A、① B、⑤ C、③ D、⑥ E、② F、④
(2)降水量大 (3)B
28.(16分)
(1) 黄 海 C (2)东 (3) 生态
(4)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任两点)
(5)向南
29.(14分)
(1)石油天然气;核能;西气东输
(2)土地荒漠化;资源能源缺乏
(3)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等;(任两点)
30.(14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气环流
(2)产业结构单一 铁矿资源丰富
(3)沈阳-莫斯科-柏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