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8 23: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在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刀刃磨得锋利
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坦克宽大的履带
2.图中的物理现象,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甲图中,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使船身露出水面
B.乙图中,孔明灯升上了天空
C.丙图中,“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
D.丁图中,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上来并喷出
3.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
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
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
5.关于重力、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C.压强是用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D.压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6.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
A.1.5×102帕 B.1.5×103帕 C.1.5×104帕 D.1.5×105帕
7.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现沿水平方向均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则(  )
A.m甲 > m乙,p甲 > p乙
B.m甲 < m乙,p甲 > p乙
C.m甲 > m乙,p甲 < p乙
D.m甲 < m乙,p甲 < p乙
8.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相同宽度,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关于甲、乙正方体切去部分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m甲’一定大于m乙’
B.m甲’一定等于m乙’
C.m甲’可能小于m乙’
D.m甲’可能不等于m乙’
10.下列生活器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密度计 B.茶壶 C.抽水机 D.注射器
11.下列物理知识都与西藏有关,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西藏地区的大气压值小于1.01×105Pa
B.用塑料密封包装的小食品从北京拿到西藏会塑料包装会变的鼓一些
C.从沿海到西藏地区,大气压强会越来越大,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D.将两个合在一起的铜半球内部都抽成近似真空状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做实验要比在沿海地区更容易拉开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3.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14.如图为飞机的机翼截面形状示意图。飞机在飞行时,关于机翼的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气流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
B.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
C.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
D.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
15.如图所示,塑料吸盘紧紧吸在竖直墙壁上,皮包挂在挂钩上静止不动。针对该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是因为吸盘对墙壁的作用力大于墙壁对吸盘的作用力
C.吸盘挂钩对皮包的作用力大于皮包所受的重力
D.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与吸盘的面积无关
二、填空题
16.为纪念______在物理学中的贡献,将他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生活在3.6亿年前的一种邓氏鱼(如图所示)在啃食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__。
17.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安全,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______;平日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____的知识;家庭中的水槽下面利用______原理做成回水弯,既能排水也能防臭。(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名称)
18.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使用______测物体的体积。与“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比较,两者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有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以利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如图所示是研究某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该结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______关系。(选填“定性”或“定量”)
19.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帕。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般拦河大坝都筑成 ___________形状正是应用了液体压强的上述规律。(最后一空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20.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N,底面积为10cm2,现将其底面积的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如图所示为自制的气压计。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玻璃管内液面高度会______(两空都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2.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管口无风时U型管内液面相平。小华用电吹风机以风速v1向玻璃管中吹风,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v1与v2的大小,则v1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v2。
23.我国公布了最新测量珠穆朗玛峰峰顶高度8848.86米。海拔5200米是汽车可以直接到达的珠峰大本营,这里高寒气候明显,大气压大约是1标准大气压的一半(近似为0.5×105Pa)。我国登山队员们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彰显了我们国家当今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1)在珠峰大本营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 _______的缘故。
(2)高压锅盖直径为24cm,限压阀出气口横截面积是10﹣5m2,限压阀重力为1N,在珠峰大本营使用时,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大?(________)
(3)若改用质量更小的限压阀,则锅内的最高温度会 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24.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F1______F2(填“>”,“<”或“=”),倒置前后饮料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所示,自带吸管的玻璃杯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当杯中饮料静止时,图中A点的液体压强______B点的液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有饮料的玻璃杯总质量为0.3千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米,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帕。
三、实验题
26.如图所示小华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华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棉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b,可以看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
(2)通过实验图b、c,可以得出:________,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________两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________Pe(选填“>”、“=”或“<”)。
27.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
(1)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________,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2)当用吹风机抽气时,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8.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压强计____(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
A、将此时右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四、计算题
29.如图所示,容积为5×103米3的平底鱼缸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有质量为2.5千克的水,水深为0.1米。求:
① 水的体积V水;
②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 小王同学继续往鱼缸中倒入5牛的水后,他认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水为5牛。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0.如图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2S。已知甲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
①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p水;(_______)
②若乙的体积为1×10﹣3米3,求乙的密度p乙;(_______)
③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 ___________,把物体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最大比值。(________)
物体 密度 体积
A 4p水 1.5V
B 3p水 2V
C 0.5p水 V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C
6.C
7.B
8.A
9.A
10.B
11.C
12.A
13.B
14.C
15.A
16.帕斯卡
17.压强 大气压强 连通器
18.量筒 相同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定量
19.1.96×104 变大 上窄下宽
20.1.5×104 变小 不变
21.降低 升高
22.大于
23.低 1.5×105Pa 下降
24. 不变
25.连通器 等于
26.形变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b、d =
27.弹簧秤甲的示数变小,弹簧秤乙的示数变大 A 增大
28.不是 大于 B 探头漏气 不可靠 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29.①2.5×10-3米3;②980帕;③错误,见详解
30.980Pa 2×103kg/m3 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