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碘酒 B. 食醋
C. 生理盐水 D. 牛奶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 加蔗糖 B. 加水
C. 升温 D.增大压强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B.汽油去除油污是乳化现象
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将5 g某物质投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一定为105 g
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液体可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6.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20 ℃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40% B.28.6%
C.26.5% D.36%
7.某温度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①降低温度,②降低溶解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
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①
C.①③ D.②④
8.若要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
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
9.把5g某纯净物溶于95g水中完全溶解配成的溶液,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等于5%
B.一定小于5%
C.一定大于5%
D.三种情况都可能
10.将100 g含水量为96%的KMnO4溶液稀释成含水量为98%的溶液,需加水( )
A.100 g B.50 g
C.2 g D.无法计算
11.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提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A.X是水,Y是氧化钙
B.X是水,Y是氢氧化钠
C.X是水,Y是硝酸铵
D.X是水,Y是氯化钠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碳酸钠溶液:__ __。
(2)高锰酸钾溶液:__ __。
(3)食盐水:__ __。
(4)澄清的石灰水:__ __。
14.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15.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20 ℃时,将20 gNaCl加入50 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2)图2中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在图3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变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6.某兴趣小组在20 ℃时,向100 g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测得溶解前后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20 ℃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 g)
物质 氢氧化钠 氯化钠 硝酸铵
质量/g 10 15 10 15 10 15
温度变化/℃ 22.80 33.21 -0.92 -1.43 -6.02 -8.18
(1)如图示能反映氯化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表示钠离子,表示氯离子,表示水分子)。
(2)将10.00 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 g晶体,则该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36.1 g)。
(3)为寻找一种溶于水后能起到降温作用可制成冰袋的物质,选用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降温效果最好。
(4) 20 ℃时,15 g氢氧化钠溶于100g水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某同学继续向其中加入100 g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分别为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8.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其他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 mL水(密度为1 g/mL)中加入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你根据下图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②当x=________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使硝酸钾从其溶液中析出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2)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根据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②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________、装瓶贴标签。
图2
四、综合应用题(共6分)
19. 小兰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许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她将2.7 g硫酸钠固体加入52.7 g水中充分溶解,倒入电解器中通电,当正极产生4.8 g氧气时结束实验。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负极产生氢气的质量。
(2)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DCAACC 7-12DCDACC
二、填空题
13.(1)Na2CO3 (2)KMnO4 (3)NaCl (4)Ca(OH)2
14.⑴ 硫酸铜等; ⑵ 蒸馏水等; ⑶ 二氧化碳等。
15.(1)68 (2)压强 (3)有晶体析出 不饱和
16.(1)C (2)不饱和 (3)NH4NO3 (4)13.04% 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温度上升,溶解度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
17.(1)量筒
(2)42.5
(3)左
(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
18.(1)①B A ②5. 8 ③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①B、G ②搅拌, 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 溶解
四、综合应用题
19.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消耗的水的质量为y。
2H2O 2H2↑+O2↑
36 4 32
y x 4.8 g
= x=0.6 g
= y=5.4 g
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4%
答:(1)负极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6 g。
(2)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