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9 09: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荣南[注]作
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注]荣南,指荣州,在今四川荣县。陆游曾在荣州任职。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篇两句写酒宴之上,花前月下,一切时光都很美好,但词人的心情低沉,毫无游乐之意。
B. 词的下阕写词人沉湎于回忆之中,追想往日与佳人欢聚时的场景,和现实处境形成对比。
C. 词尾三句是对所思之人近况联想,所思之人身形憔悴,孤独一人,啼莺都不愿与她做伴。
D. 词的下阕随词人的思绪自然写来。表现词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语言自然真切,生动形象。
15. 词的上阕蕴含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注】①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客心”与“宾雁”相对,一客一宾道出了诗人游子远行的处境。
B.重阳佳节,一同骑马畅游,赏景聊天,一个“共”字可见其喜乐之意。
C.湖风扶起低垂的柳枝,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拟人化使画面形象生动。
D.全诗末尾两句直抒胸臆,以“忧”字作结将情感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
15.本诗和陶渊明《饮酒》(其五)同样写到了“东篱”,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通过“东篱”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过文登营①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②,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③。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释】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在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歌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堞(dié):城墙上的齿形矮墙。③搓(chá):木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景叙事,即写诗人已渡海至文登山,见到文登山早晨之景。
B.颔联视听结合,从“谁将”的诘问语气中可感受到诗人的悲喜之情。
C.颈联是由实景触发联想,感叹秦汉盛世,国力强大,而今国势衰颓。
D.尾联是前三联感情的自然发展,同时紧扣诗题,直抒胸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简要分析。(6分)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度诗,完成14-15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④甲帐:《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玻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 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院:汉武帝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魂销”即“销魂”,虽多形容悲伤愁苦,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悲喜交加之感。
B.颔联上句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下句展示了苏武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塞外归来人事沧桑的慨叹。
D.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描写,表露出苏武对天子刻薄寡恩的怨恨和无奈。
15、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做简要赏析。(6分)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梁王旧园①
徐铉②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注]①梁王:汉代的梁孝王刘武。旧园,即梁园,当时一些名士如邹阳、枚乘等经常到梁园饮酒作赋。②徐铉是南唐遗臣,随后主李煜降宋,很受宋太祖赵匡胤赏识,官至散骑常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从交代梁园地理形势写到乘舟来游,导入下两联写景,尾联以感慨此行作结,浑然一体。
B. 颔联选用草树、荒台、欹石、风雨等意象,表现旧园荒芜衰败、萧条冷落的景象,意境悲凉。
C. 颈联写门前与池上之景,由“不见”引出想象之情景,虚实结合,写今日之盛非昔日能比。
D. 结句与李煜《虞美人》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都用了托物寄兴、以景传情的手法。
15. 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云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荣南[注]作
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注]荣南,指荣州,在今四川荣县。陆游曾在荣州任职。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篇两句写酒宴之上,花前月下,一切时光都很美好,但词人的心情低沉,毫无游乐之意。
B. 词的下阕写词人沉湎于回忆之中,追想往日与佳人欢聚时的场景,和现实处境形成对比。
C. 词尾三句是对所思之人近况联想,所思之人身形憔悴,孤独一人,啼莺都不愿与她做伴。
D. 词的下阕随词人的思绪自然写来。表现词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语言自然真切,生动形象。
15. 词的上阕蕴含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上阕描写词人做官为宦,漂流外地,似水中的浮萍,抒发了词人流落异乡的身世飘零之感。②酒友如云散尽,佳人更是远在天边,尽显孤凄之感。③词人被任命在这蛮荒之地,无所作为,郁结着一股失意之悲。④词人挥泪自伤,惊叹年华虚度,一种时光流逝的悲哀感涌上心头。(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C.“啼莺都不愿与她做伴”错,这里是词人的想象,他想到所思之人也在饱受相思之苦而面容憔悴,啼莺见了她恐怕也要伤心吧。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人情感的能力。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 酒宴之上,花前月下,一切时光都很美好,但词人的心情低沉,毫无游乐之意。因为词人做官漂流外地,似水中的浮萍,抒发了词人流落异乡的身世飘零之感。
“酒徒云散,佳人天远”,曾经酒友如云散尽,佳人更是远在天边,尽显孤独凄凉之感。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词人现在被任命在这蛮荒之地,无所作为,郁结着一股失意之悲。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词人如今独倚江楼,闻笛声,挥泪自伤,惊叹年华虚度,一种时光流逝的悲哀感涌上心头。
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注】①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客心”与“宾雁”相对,一客一宾道出了诗人游子远行的处境。
B.重阳佳节,一同骑马畅游,赏景聊天,一个“共”字可见其喜乐之意。
C.湖风扶起低垂的柳枝,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拟人化使画面形象生动。
D.全诗末尾两句直抒胸臆,以“忧”字作结将情感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
15.本诗和陶渊明《饮酒》(其五)同样写到了“东篱”,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通过“东篱”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答案:
14.(3分)B
15.(6分)答案:
①陶诗中的“东篱”是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地,陶诗通过“东篱”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以及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
②杜诗中的“东篱”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情感。“且酌”二字尽显无奈,加之“聊怯”一句,更是将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过文登营①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②,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③。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释】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在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歌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堞(dié):城墙上的齿形矮墙。③搓(chá):木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景叙事,即写诗人已渡海至文登山,见到文登山早晨之景。
B.颔联视听结合,从“谁将”的诘问语气中可感受到诗人的悲喜之情。
C.颈联是由实景触发联想,感叹秦汉盛世,国力强大,而今国势衰颓。
D.尾联是前三联感情的自然发展,同时紧扣诗题,直抒胸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解析】用“谁将”作诘问语气,表达的是诗人的惊喜之情。
15.①从诗人巡视海防时所见之景,写出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②从春色茄声所构成的独特的军营画面,写出了诗人卫国护疆的乐观精神;③从秦汉时的强盛到帝国现今的衰颓,在慨叹中写出了诗人国衰更应保家卫国的心志;④从抗倭而联想到国势的危急,以及联想到的来自海上的潜在威胁,抒发了诗人国危忘身的家国情怀。(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度诗,完成14-15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④甲帐:《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玻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 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院:汉武帝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魂销”即“销魂”,虽多形容悲伤愁苦,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悲喜交加之感。
B.颔联上句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下句展示了苏武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塞外归来人事沧桑的慨叹。
D.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描写,表露出苏武对天子刻薄寡恩的怨恨和无奈。
15、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做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4.(3分)D 【解析】“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描写,表露出苏武对天子刻薄寡恩的怨恨和无奈”说法错误。此句通过想象追思历史,归来封侯受爵,君臣却已不相见,只有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时光不还。赞颂了苏武的忠君爱国情怀。
15.(6分)①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君臣却已不相见的伤悲之情。②用典。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二字。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时光不还,赞颂了苏武的忠君爱国情怀。③怀古讽今。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诗人想象苏武归来封侯受爵,哭吊先皇,表达出对忠君爱国、心向故国的民族气节的呼唤。(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题角度,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梁王旧园①
徐铉②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注]①梁王:汉代的梁孝王刘武。旧园,即梁园,当时一些名士如邹阳、枚乘等经常到梁园饮酒作赋。②徐铉是南唐遗臣,随后主李煜降宋,很受宋太祖赵匡胤赏识,官至散骑常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从交代梁园地理形势写到乘舟来游,导入下两联写景,尾联以感慨此行作结,浑然一体。
B. 颔联选用草树、荒台、欹石、风雨等意象,表现旧园荒芜衰败、萧条冷落的景象,意境悲凉。
C. 颈联写门前与池上之景,由“不见”引出想象之情景,虚实结合,写今日之盛非昔日能比。
D. 结句与李煜《虞美人》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都用了托物寄兴、以景传情的手法。
15. 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4. C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今日之盛非昔日能比”错,颈联,虚实结合,虚写昔日众多名士到梁园饮酒作诗的盛况,实写今日不时传来雁鹜哀鸣的梁园的衰败。故选C。
15. 尾联了抒发了诗人对梁园古今巨变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表达了诗人对得遇新朝皇帝赏识的荣幸与感戴之情。
详解:本题考核分析概括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的能力。答题时需注意结合诗句内容以及典故分析作者的情感。答题时“感激”一词体现了诗人对得遇新朝皇帝赏识的荣幸与感戴之情。同时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梁园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