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9 14:18:26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从而创立起来的。它继承和批判地吸收了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意大利文艺复兴 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871年5月27日,200名巴黎公社战士浴血奋战,最后一批战士被敌人围堵在一堵墙边,最后全部壮烈牺牲。28日,巴黎全部被凡尔赛军队占领,至此,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巴黎公社结束了。以下关于巴黎公社的认识正确的是
A.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成现实
B.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传说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的发表 D.《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发表
4.列宁曾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此语针对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巴黎公社的失败
5.“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光荣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6.19世纪晚期,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多以经济斗争为主,这主要是由于
A.在和平环境中,工人阶级得到了部分长期争取的政治权利
B.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影响
C.暴力斗争都遭到失败
D.受修正主义思潮的影响
7.作为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是
A.1795年 B.1799年 C.1870年 D.1871年
8.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英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B.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加剧
C.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实践 D.巴黎公社成立的偶然性
9.《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已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这说明当时
A.工人运动尚未超出民主革命范畴 B.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工人运动尚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D.工业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狡诈
10.恩格斯在《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说:“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11.“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述内容应该出自于下列哪本著作中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宜言》
C.《独立宣言》 D.《德意志宪法》
12.巴黎公社在实践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A.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理论 B.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资本主义制度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13.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不公的待遇,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境况的悲悯与关怀,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求,展现在《共产党宜言》当中。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规律 B.蕴含着人文主义的内涵
C.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14.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世界作出榜样。”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巴黎公社
A.成功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首次伟大尝试
15.1871年9月,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无疑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要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公社负责是完全合理的。”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B.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C.受到第一国际影响 D.尝试建立工农联盟
1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马克思在1867年的《资本论》中又认为:“在英国,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无疑已经达到最高度的、最典型的发展。但甚至在这里,这种阶级结构也还没有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里,一些中间的和过渡的阶层也到处使界限规定模糊起来”。此变化反映了马克思
A.认为工业革命使阶级对立消失
B.坚持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主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斗争
D.对于阶级关系的认识具有时代性
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与历史意义
材料一 资本主义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再继续发展生产力,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并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条件。
(2)根据材料二,《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3)《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古典经济学家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亚当·斯密把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看作是和谐的“自然秩序”,认为商业关系也如同自然界一样,是可以用有秩序的无秩序来解释的东西,国家只需充当自由竞争市场的“守夜人”即可。李嘉图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说,并不同程度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对于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给予很客观的评价,称之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家”。但是,马克思认为工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摘编自高静波《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回顾》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不能重复材料中的结论,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因为③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A项、C项;因为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
巴黎公社革命一次伟大的革命,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C项正确;“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成现实”指的是十月革命,排除A项;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是指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排除B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十月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排除B、C、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之所以失败,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当时法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同时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和准备程度尚未达到革命的要求,正如列宁所说,“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B项。故选D项。
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投降政策,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度不满。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事件为巴黎公社,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B项;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表现,排除C项;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依靠科技,更新设备,提高工人素质等手段来赚取高额利润,导致工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并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社会立法,这又使工人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欧美各国社会稳定,在和平环境中,工人阶级得到了部分长期争取的政治权利,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多以经济斗争为主,A项正确;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影响不是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多以经济斗争为主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暴力斗争都遭到失败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与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多以经济斗争为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于1871年3月28日正式成立,到1871年5月28日被扼杀,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天,但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项正确;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而非1795年,排除A项;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而非1799年,排除B项;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而非1870年,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根据“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反映资本家的剥削,“英国宪章运动”反映的是英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新和谐公社’蓝图”反映的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建立的理想模型。所以图片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加剧,B项正确;“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没有体现英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排除A项;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排除C项;巴黎公社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
“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已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反映了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势力,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要利用工人阶级力量,说明工人运动尚未超出民主革命范畴,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B项;工人运动尚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业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狡诈,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
根据材料“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可知,巴黎公社运动不仅反对外来侵略,还将资产阶级政府作为敌人并向其发起挑战,这说明巴黎公社运动既是民族革命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所以B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巴黎公社“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所以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巴黎公社英勇无畏精神,并且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斗争策略存在较大问题,所以D错误。
11.B
【详解】
根据“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可知该内容是在指导工人运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内容应该出自《共产党宣言》,故选B;ACD中都是资产阶级文献,不可能指导工人运动,排除。
12.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871年法国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这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实践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B正确;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尚处在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尚不成熟,巴黎公社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或资本主义制度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AD排除;巴黎公社主要是法国巴黎人民的探索和斗争,并不能体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C排除。故选B。
13.B
【详解】
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惨境况的悲悯与关怀,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诉求”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关怀,B正确;A是《资本论》的内容,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因此D正确;ABC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故选D。
15.C
【详解】
材料“巴黎公社无疑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体现的是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爆发的影响,C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不属于社会主义政权,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16.D
【详解】
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程度的看法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对于1867年英国阶级结构的分析充分体现出马克思的认识顺应时代潮流,具有时代性,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没有提及暴力革命,排除B;C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17.
(1)根本条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2)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3)《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
18.观点: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阐述: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古典经济学走向成熟;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和自由竞争,并且提出了剩余价值的相关思想,其经济思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经济观;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合理内核,并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提出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1914年,电气信号灯出现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大街上,随后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市又相继出现了红绿灯。从1942年至1965年.美国因汽车事故死亡150万人,超过了历次战争死亡人数总和。鉴于此,美国于1964年颁布《城市公共交通法》,1966年.约翰逊总统提出《国家交通和汽车安全法》。由此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
A.推动了城市管理法制化 B.推动了科技创新的速度
C.拉动了市场需求的扩大 D.催生了汽车文化的发展
2.“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新的工业部门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它们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是供世界各处消费。”材料反映工业革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
A.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 B.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往 D.满足海外殖民扩张的需求
3.近代早期,英国足球运动备受青睐,但规则尚未健全,比赛充满血腥和暴力。十九世纪中期经过法律规范,逐渐变成了文明、理性的休闲运动:参赛规则和比赛人数确定,比赛场馆逐渐向现代方向发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足球运动商业化推动 B.通过立法规范体育运动
C.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D.体育运动文明化理性化
4.下图是各强国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序列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一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二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三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四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A.殖民掠夺战争的发动 B.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5.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①钢铁工业 ②电力工业 ③石化工业 ④汽车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历史上,人们把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手摇“珍妮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 B.引发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C.使机械化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提高了棉纱的产量
7.美国在1902年开始就已经有人利用工业化生产流水线的概念来经营管理餐厅,但规模都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随工作强度的提高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快餐模式成为了美国饮食文化中的主流,并迅速影响到了全球。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化发展增强人口流动 B.战争要求减少物资供应压力
C.工业化社会日益推崇效率 D.美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
8.杰克·戈德斯通说:“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设计了一个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和旋转运动的齿轮联动装置。其对设计和维修科学仪器有深人的研究。他还依赖于新的温度测量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其意在说明
A.牛顿力学催生了英国的产业革命 B.蒸汽机改良借助了科学的支持
C.瓦特是接受过正统教育的科学家 D.改良蒸汽机是经验总结的产物
9.18世纪英国的乡村工业和纺织作坊,都有了全国性的成熟供应链和运输;借助强大的皇家海军护航,也有了系统的商业和贸易网络连接并可“安全”通向全球。这说明
A.当时英国的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B.英国工业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国际市场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善 D.英国的乡村工业技术日益完善
10.美国独立后,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这主要是因为
A.美国领土逐步扩张到中两部地区 B.美国中两部地区适合棉花种植
C.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 D.工业革命向美国中两部地区扩展
11.下图是1786—1830年间英国一百棉纺价格变化示意图(单位:先令/镑)。导致图中棉纺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棉花广泛种植降低了棉纱价格 B.对外贸易促进了棉纺产品出口
C.经济危机导致了棉纺产品滞销 D.棉纺织机器的发明与广泛使用
12.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的速度,福特汽车才得以在此后十年中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福特式的“创新”
A.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 B.开始了生产的标准化
C.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D.带来了交通业的革命
13.有学者说,棉花产业为“工业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观”,要比研究“战争与王朝”更值得“让学者们费心”。下列与棉花产业相关的历史解释合理的有
①英国的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开启工业革命的历程
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以手工棉纺织业衰败为标志
③一战期间纺织业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④阿克莱特建立的水力纺纱厂确立了大工厂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世纪末期,美国“劳工问题”在公共生活中影响最深,政治经济学辩论吸引成千上万人注意,传播到自学的工人与农民,数千种书籍、小册子和论文出版,主要讨论土地税、货币改革,以及经济带来的社会和道德问题等。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工业经济巨大发展 B.财富分配更加平等
C.拜金主义行为泛滥 D.社会秩序动荡不稳
15.有学者认为,工业时代早期几乎找不到一名提倡绝对不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学家和政治评论家。但确实存在一种广泛而持续的思潮,支持政府放任市场经济自由运转能带来极大的好处。人们往往用一个术语来概括推行此道的某种学术流派:自由放任主义。概言之,亚当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越来越一致地认为,由于财富生产将加快步伐,如果遵从市场的“自然”要求来使用经济资源,人类的福祉就能得到普遍的提升。据此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工业时代早期没有学者完全反对国家干涉经济
B.支持政府放任市场经济形成了一种持久的思潮
C.当财富生产加快时,市场调节有利于普遍提升人类的幸福
D.自由放任主义这一学派,认为政府完全放任经济有益生产
16.1884年,美国芝加哥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构成20世纪都市里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工程难度甚高,其之所以能够出现与下列因素最相关的是
A.钢铁工业的发展 B.机械工具的发明使用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建筑设计能力的提升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周一良、吴于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有人说,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是必然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螺纹标准化发展史(节选)
时间 成就
1841年 英国惠特沃斯人设计制造统一制式螺纹,广泛应用于机器工业,并提出世界上第一份螺纹国家标准
1864年 美国参照英国螺纹标准体系制定国家螺纹标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螺纹标准
1947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并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螺纹委员会
1977年 ISO组织共发表有关普通螺纹的11个标准
——摘编自《螺纹标准发展概况介绍》等
从材料中至少提取两项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逻辑严密)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汽车发明之后,交通灯逐渐出现,随后颁布了相关的交通法规,这说明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得城市管理日渐法制化,A项正确;科技创新与题干中法律法规的颁布不符,排除B项;市场需求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汽车文化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
材料“并且它们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是供世界各处消费”强调的是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B项正确;A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
3.C
【详解】
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经济发展后英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和足球运动商业化无关,排除A项;选项B所述是手段,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D项叙述的是材料现象,不是原因,故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德国和美国发展速度较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因此其后来居上,而法国和英国由于设备更新滞后,发展渐渐放慢,C项正确;殖民掠夺战争的发动中,英国占据上风,与题干顺序不符,排除A项;英国最早确立了民主制度,德国最后确立民主制度,与题干的顺序不符,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因此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电力工业 、石化工业 、汽车工业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所以②③④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钢铁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工业部门,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将其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项正确;A不是珍妮纺纱机作为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原因,排除A项;蒸汽机使机械化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排除C项;D不足以讲珍妮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
根据“美国人的生活习惯随工作强度的提高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知,快餐模式是工业化发展水平提高的产物,故C项正确;快餐现象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工业社会效率的提升,而非由于人口的流动和物资供应压力,排除AB项;美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根据“其对设计和维修科学仪器有深人的研究。他还依赖于新的温度测量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可以看出,改良蒸汽机有运用到科学的理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牛顿,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瓦特受到正统教育,排除C项;材料强调改良蒸汽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而不是仅靠经验,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
根据材料可得出18世纪的英国,在国内外市场和运输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程度,说明英国工业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B项正确;“当时英国的棉纺织业领先世界”这种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国际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英国的乡村工业技术日益完善”这个信息材料中未表达,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的经济状况,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说明棉花的种植可以促进南部经济发展,但南方生产的棉花、烟草等原料主要是输往英国,为英国提供商品原料,以满足工业化生产,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
11.D
【详解】
题干体现的是棉纱价格不断降低,第一次工业革命革新了生产工具,出现了大机器生产,使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增加必然带来价格下降,D项正确;棉花广泛种植不是当时降低了棉纱价格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对外贸易促进了棉纺产品出口不是当时棉纺价格下降的原因,排除B项;当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根据材料“正因为流水线的速度,福特汽车才得以在此后十年中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可知,福特在流水线上的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应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故选C项;根据材料“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可知,流水线生产使分工更加细化,需要的工人更多,故造成劳动力严重过剩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根据所学,标准化生产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中出现汽车生产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排除B项;带来交通运输业革命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①符合题意;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以手工棉纺织业衰败为标志,②符合题意;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以纺织业等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获得发展,③符合题意;近代大工厂制度创立的标志是英国人阿克莱特在德比建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④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
由材料可知,“19世纪末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劳工问题”“社会和道德问题”日益突出;“讨论土地税、货币改革”也说明当时美国工业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美国劳工问题在公共生活中影响最深,主要讨论道德问题”,可见当时美国经济发展,但财富分配不均,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信息“劳工问题”“社会和道德问题”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发展的背后存在一些问题,材料并未涉及到拜金主义,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但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秩序比较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概言之,亚当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越来越一致地认为,由于财富生产将加快步伐,如果遵从市场的‘自然’要求来使用经济资源,人类的福祉就能得到普遍的提升”可以判断出:当财富生产加快时,市场调节有利于普遍提升人类的幸福,C项正确;工业时代早期没有学者完全反对国家干涉经济、支持政府放任市场经济形成了一种持久的思潮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排除AB项;自由放任主义这一学派,认为政府完全放任经济不符合“工业时代早期几乎找不到一名提倡绝对不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建造摩天大楼建造成功的最主要技术,金属梁不但重量轻而且能支撑更多的重量,A项正确;机械工具的发明使用是建筑业得到发展的原因,但不是最重要因素,排除B项;根据材料时间“1884年”可知,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建筑设计能力的提升是建筑业得到发展的原因,但不是最重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
17.
(1)原因①政治前提: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②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经验④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劳动力⑤市场:国内—圈地运动;国际—海外殖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
【详解】
(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其最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具备了政治前提;根据材料一中“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根据“(农民)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根据“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可知,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劳动力;根据“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2)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在于,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
18.(1)工业革命推动螺纹标准化生产的兴起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机器工业发展,推动螺纹标准化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进步,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企业规模扩大,各国普遍制定本国螺纹标准。
(2)螺纹标准化制定由英国开始逐渐向各工业国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并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率先制定螺纹标准,并影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螺纹标准的制定。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加快,纷纷制定本国螺纹标准。(其他视角:螺纹标准化推动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螺纹标准化的国际化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