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9 13:1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目标】
1.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教学重难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氧气的用途。师:从影片中我们了解到氧气的诸多用途,这种神秘的航天助燃剂,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去制取并且来探究它的性质呢?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创造吧。二、提出问题,引导思维氧气的制取投影:(1)如果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认为应该用哪套装置?说明你选择的理由。(2)在实验室可以使用上图的哪种方法收集氧气?说明你的理由。(3)如果选用C和D都可以收集氧气,那么你认为C和D各有什么优缺点?你如何判断C和D中氧气已经收集满?说出你的操作方法。(4)连接好B装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说出你的做法。三、动手操作,体验快乐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亲自动手制备四瓶氧气,并通过实验证明是氧气投影:1.组装仪器,按照________、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先向________中加入约0.1g二氧化锰,再向________中加入约15mL过氧化氢溶液,并将盛满水的集气瓶________在水槽中;4.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滴入锥形瓶中,待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集气,集满后用玻璃片在盖住玻璃片,移出水面,放在实验台上。(巡视指导,及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和点拨)投影:(1)发生装置,选择时要依据和________,图A适用于,图B适用于________;收集装置,依据收集气体的和________(或与水反应的能力);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排空气法收集(图)密度大于空气的用向排空气法收集(图)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收集(图)气体的验满方法,氧气________________;拓展:若是二氧化碳呢?气体的验证方法,氧气________________;拓展:若是二氧化碳呢?探究性质,明确差异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木炭、蜡烛在空气中与在纯氧中燃烧现象相同么?常见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也不燃烧么?若燃烧会有什么现象?五、整理洗刷仪器六、讨论交流,归纳反思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3.本次实验中你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与同学交流? 观看影片,激起自己动手实验的欲望回顾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明确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依据氧气的性质,进一步明确收集氧气的方法,并知道各自的优缺点。明确实验过程,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完成有关的问题洗刷仪器,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根据实验进行交流,总结实验探究收获、体会。 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巩固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方法,为下一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实验后对制取气体的方法进行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实验的认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验现象的差异,比较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