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估计的能力。
3、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和观察日常生活的意识。
【课前准备】课件,蚕豆,黄豆,花生米。
课前三分钟《数字的由来》
猜数游戏
小朋友们喜欢玩猜数游戏吗?老师在树上的每个苹果后面都藏了一个数,谁猜对了,老师就把这个苹果奖给他。指名猜 师适当引导提示。
揭题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猜的都是我们认识的100以内的数(板书:我们认识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数和它们做好朋友。
新课
说一说
这些数宝宝非常调皮,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四人说话图)指名每人读一句,师问:如果把四句话中的数去掉好吗 为什么?指名说
师:是啊,有了这些数,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
2、(出示幻灯片)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板书:说一说)
先在四人小组里每人说一句,一人说的时候,其余三人认真听,他用到了哪个数?用的合适吗?
交流反馈:老师看哪个小组坐姿最端正,就让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4~5人
我们认识的数除了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用来表示时间,年龄,体重,钱币的价值等等
小结: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数宝宝的身影呢!
3、深化: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样的话
(出示幻灯片)河边有36棵大树。
小明体重36千克。
小红看书,已经看了36页。
指名读,这里的36意思一样吗?你也能用36来说一句话吗?
师:同样是36,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事物。
4、过渡:刚刚有小朋友说到了爸爸(妈妈)的年龄,看得出来,我们小朋友很关心自己的家人,谁也知道自己家人的年龄呢?
(出示板书)家庭成员年龄调查表 指名交流,老师记录
看看这张调查表,你有什么发现吗?指名说
师:小朋友的年龄是一位数,比较小,爸爸妈妈的年龄是三十几,四十几岁,爷爷奶奶是五十几,六十几岁,年纪比较大了,我们应该孝顺他们。拿掉板书。
5、小明看到大家说得这么热烈,也带着全家福照片来了,(出示幻灯片),师介绍照片上的人,他们一家人开心地坐在一起很幸福。他还带来了两个问题,(出示)……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
……34岁,………………….
…….8岁,……肯定是谁?
师:刚刚小朋友用100以内的数说了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数的作用可真大呀!
猜一猜,数一数。
过渡:小朋友讨论地这么热烈,蚕豆、花生米、黄豆也来凑热闹了。
(一)首先出场的是蚕豆宝宝
师满满的抓一把蚕豆,谁来猜一猜有多少粒呢?(板书:猜一猜)指名猜一猜,请三人猜师记录。
要想知道猜得对不对,必须来数一数才知道。(板书:数一数)师:我们可以怎么来数呢?指名答,师板书: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
谁上来帮老师数一数抓了多少粒蚕豆?问:你想几个几个数?展台操作。师记录。比较:谁猜得最接近正确答案?
请这个小朋友上台,也来抓一把蚕豆,请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抓了多少粒?(也请三人),师记录。
谁来数一数?指名数,说说是几个几个数的,师记录。
指板书比较,为什么同样是抓一把,老师抓得多,同学抓得少呢?(手有大小)
(二)接下来花生米上场了想和蚕豆比试一下呢!展台上同时放上蚕豆和花生米。老师也来抓一把花生米,你们猜猜看一把花生米的粒数会比蚕豆多还是少?大概是多少粒呢?指名猜,师记录。
(出示幻灯片)师小结:老师同样抓一把,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东西越大,数量越少,东西越小,数量就越多)
(三)那么抓一把黄豆会有多少粒呢?(展台上同时放上蚕豆,花生米,黄豆。)指名猜,师记录,追问:你们猜的数为什么比上面的蚕豆,花生米大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记录。
师指板书小结:抓生活中的物体时,同样抓一把手大抓得多,手小抓得少,物体大的抓得少,物体小的抓得多。
看一看,数一数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书上41页,小朋友在校园里数了什么?
(出示幻灯片)…….52级台阶。
……………………….38棵树。
………………………..42步。
你想数数我们校园里的什么?或者课后也请小朋友在我们的校园里走一走,数一数。
课堂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才能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