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张PPT)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第5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杠杆
学习目标
1、知道杠杆、支点、力臂等概念。
2、知道什么叫做杠杆的平衡,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楼高,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最大的一块重约16 吨,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古埃及人用什么工具创造了这一奇迹?
导入新知
你知道这些工具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新知一 杠杆及其五要素
人们生产、生活中用到了下列的工具
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用塔吊建成现代化城市!
这些工具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注意:硬棒可以是直,也可以是弯曲的, 即杠杆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跷跷板及上面列举的生产工具都是杠杆。
1.受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3.比较坚硬
共同特征
杠杆的概念
定义
思维方法
用抽象概括得出杠杆的定义
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抽取出、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等,而将个别的、非本质的方面、属性与关系舍弃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指摆脱具体内容,并且在各种对象、关系或运算的结构中,抽取出相似的、一般的和本质的东西的思维过程。
F2阻力
L1动力臂
L2阻力臂
动力作用线
阻力作用线
O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F1动力
杠杆的五要素:
一“点”——支点O(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F1
二“力”—— 相对的
阻力F2
动力臂L1
三“臂”——
阻力臂L2
杠杆五要素
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动力和阻力
(1)无论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2)动力和阻力,一个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另一个使杠杆逆时针转动,二者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①找点(确定支点);
②画线(画力的作用线,一般画为虚线);
③作垂线段(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在力的作用线上,一般画为虚线);
④标力臂(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1.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
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不是。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答:要改变。
注意:
深入理解
(1)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力的作用线是一条直线,没有方向。
(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关注细节
画杠杆示意图要注意:
(1)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
(2)垂直的地方应有垂足;
(3)5个名词必须用正确的字母表示。
技巧点拨
力臂画法巧记
(1)画线: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2)垂直: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并标出垂直符号;
(3)标注:将力臂用图示标出,并标出力臂L。
例 1
如图为一工人用一撬棒撬起一石头, 如果他用一向下的力,则点__________是支点,如他用一向上的力,则点________是支点。( 均填“A”“B” 或“C”)
B
C
导引:如图并结合生活经验可知,当在A 点用向下的力撬大石头时,杠杆围绕B 点转动,则B 点是支点;当在A 点用向上的力撬大石头时,杠杆围绕C 点转动,则C 点是支点。
力臂
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只有力的方向和杠杆垂直时,力臂才在杠杆上。
力臂的画法
(1)确定支点——假设杠杆转动,杠杆上相对静止的点就是支点。
(2)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从动力、阻力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分别画线即可得到。
(3)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间的距离为力臂。
总 结
如何找到杠杆的支点
假定杠杆转动起来后, 杠杆上不动的那一点即为支点。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动力使杠杆转动,阻力阻碍杠杆转动
C.支点可能在杠杆的端点,也可能在杠杆中间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
D
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B.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零
C.从支点到力的距离叫力臂
D.杠杆越长,力臂越长
B
新知二 杠杆的平衡条件
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作缓慢地匀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买菜
唉!怎样才使它平衡
让我们从跷跷板开始进行探究。
跷跷板的简化装置:
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平衡,可以对它进行简化。
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
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F2
o
L1
L2
作出杠杆的五要素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
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F1/L1=F2/L2
假设四:F1 · L1=F2 · L2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器材: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测量的物理量:力的大小
力臂的长度
(1)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 什么作用
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A
B
(2) A、B两图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实验时采用哪幅图?为什么?
采用A图。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
出或量出力臂的大小。
实验步骤:
1.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在杠杆的左侧一个位置挂上适量的钩码,记录 此位置,同时在右侧挂上适量的钩码,移动此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此位置。
3. 改变钩码数量或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得出三组数据。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挂钩码后,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只能通过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便 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实验注意事项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请同学们开始做实验
实验次数 F1/N L1/m F2/N L2/m
1
2
3
2
0.15
3
0.10
5
0.08
10
0.04
10
0.05
5
0.10
实验数据记录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5.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F1·L1=F2·L2
或
杠杆的平衡条件:
总之,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 = F2·L2
交流与合作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你的结论是什么
释疑解难
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杠杆有一定的重力,为保证实验中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成立,必须使杠杆的重力(包括两端的平衡螺母的总重力)乘其力臂为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是要保证杠杆的总重力乘其力臂为零,同时也为了实验时方便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实验点拨
(1) 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 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 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例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
(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_______( 填“左”或“右”) 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
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左
方便测量力臂
导引: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2)某同学做了图乙一次实验后就得出了“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的结论,小明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导引:根据一次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这种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合理。要进行多次实验, 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3) 如果再在图乙杠杆左右两侧各加挂一个钩码, 杠杆的 _______端会下降。
左
导引:如果再在图乙杠杆左右两侧各加挂一个钩码,3G×3L > 4G×2L,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_______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________ (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5
变大
导引:设一格的长度为L,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2 的方向竖直向下,由F1L1=F2L2得,0.5 N×3×
3L=F2×2L,解得, F2=2.25 N;从丙图中可以看出,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力臂将减小,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作用力将变大。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实验前
(2) 实验中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的方法
总 结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时,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为力的单位“N”,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一,但不一定是“m”,其他长度单位统一也可以。
1.杠杆是否平衡,决定于( )
A.动力与阻力的大小
B.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短
C.动力与动力臂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乘积的大小
D.以上都不对
C
2.【2021·天津】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 ,g取10 N/k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 )
A.15 N B.6 N
C.3 N D.1.5 N
D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
平衡条件
概念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归纳新知
1. 动力方向和阻力方向之间的关系:
(1)若支点在杠杆的中间,两力方向基本相同;若支点
在杠杆的一端,两力方向应该相反;
(2)动力和阻力中,一个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则另一
个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
2. 画力臂的顺口溜:一定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
三作垂线段。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
D.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1
D
巩固新知
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F的力臂是( )
A.OD B.OF
C.OA D.OC
2
D
如图所示,用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OA提升重物,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力。图中线段AD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D⊥AD、BC⊥AD。线段________ (填“BC”“OD”或“AD”)表示力F的力臂。
3
OD
【2021·扬州】有关蜡烛跷跷板的小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越粗的蜡烛效果越好
B.转轴位置离蜡烛重心越远越好
C.为防止蜡烛摆动过大而翻转,
可使转轴位置处于蜡烛重心上方
D.为防止蜡烛摆动过大而翻转,可将蜡烛两端的下侧面削去一些
4
C
【2021·衡阳】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
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
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5
D
【2021·济宁】杠杆两端平衡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6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不能
【2021·黔南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沿CD方向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画出:
(1)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拉力F的示意图。
(2)F的力臂。
7
【2020·泰州】如图所示,画出拉力F的力臂L和物体B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8
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
A B C D
9
C
【2021·潍坊】“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应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用力沿a、b、c、d方向关闭水龙头,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10
B
【2021·黑龙江】如图所示,OAB为一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OA垂直于AB,且OA长度为40 cm,AB长度为30 cm,在OA中点C处挂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要求在端点B处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力F的力臂
应是______cm,最小的力F
是________N。(g取10 N/kg)
11
50
4
【2020·营口】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红酒开瓶器,如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O是支点,F2是瓶塞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作出阻力臂L2,并作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
12
【2021·通辽】如图所示,用杠杆提升静止在地面上的重物,请画出没有用杠杆拉起重物时,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当用杠杆拉起重物时,请画出在杠杆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
13
【2021·安徽】一根水平放置、粗细均匀的木材长0.8 m,质量为1.2 kg。若将它缓慢竖立起来(如图所示),至少需要______ N的力。(g取10 N/kg)
14
6
【2020·潍坊】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 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 m,OB长0.5 m,大壮质量m2
=56 kg,g取10 N/kg,求此时:
15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解:(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是
杠杆支点,AO是阻力臂,阻力FA
的大小FA=G1=m1g=10 kg×10 N/kg=100 N,OB是动力臂,大壮对杠杆的拉力FB为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100 N×1.5 m=FB×0.5 m,解得:FB=300 N,即大壮对杆的拉力为300 N。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解:(2)大壮的重力G2=m2g=56 kg×10
N/kg=560 N,大壮受三个力,竖直向下
的重力G2、杆对大壮竖直向上的拉力F、地面对大壮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这三个力平衡,杆对大壮的拉力与大壮对杆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F支=G2-F=560 N-300 N=260 N。
【2021·赣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
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6
平衡
左
测量力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需向右移动___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若取掉图乙中挂在B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对杠杆施加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
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
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____。
1
竖直向上
(4)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O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寻找普遍规律
(5)小李同学将图甲状况调节成水平平衡后,进行图丙实验(两弹簧测力计不同时使用,测力计挂钩钩在4格处)
①将弹簧测力计向右下方拉,示数为F3,力与水平方向成α角,杠杆水平平衡;
②将该弹簧测力计的方向改为向左下方拉,示数为F4,力与水平方向成β角,杠杆水平平衡。若F3>F4,则α________(填“>”“=”或“<”)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