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饿了》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野兔饿了》。
教学目标:
1、从童谣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中“ 0 ”的停顿。
2、用风趣地声音演唱《野兔饿了》,并教育学生要向小野兔学习,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3、通过音乐创编与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野兔饿了》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风趣,歌词内容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表演的特点,可让学生根据歌词曲意进行创编和律动。
教学重点:
1、有表情地演唱《野兔饿了》。
2、用律动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音乐中的停顿:X-O。
教具准备:
电子琴、兔子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谜语导入(出示课件)借此引出野兔这个主人公。
进行语言与音乐中停顿的探索。
师:野兔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同学们要跟老师一起来完成下面一条节奏才有可能知道哦。(教师出示课件)
1、节奏练习:
4/4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X︱ X X X 0‖
一二三, 开步走, 抬起头, 挺起胸, 好像小兵 雄赳赳。
(1)教师示范朗读童谣,学生边看边倾听。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老师边走边读的时候,做了一个握拳动作,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生:休止符)
师:对了,你还能用什么动作表示呢?(生答:如拍肩、跺脚等)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边拍边读,注意遇到停顿的地方用你自己的动作表示。(教师示意学生起立拍手读,并出示节奏课件)
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师:今天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的除了在座的各位同学和老师以外,还有一位朋友正急匆匆地赶过来,让我们听听,它是谁?(播放歌曲课件《野兔饿了》)
2、朗读歌词。
师:歌曲听完了,你们能告诉我小野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答)
师:说得真棒!原来这是一只乖巧的小野兔呢,它知道农民耕田很辛苦,自己没尽力不应该尝,也告诉同学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我们要不要像小野兔学习呢?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首歌曲呢?
教师示范边打节奏边朗读歌词,学生跟读。(教师出示歌词课件)
学生按节奏完整地朗读歌词,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地方。
教师指出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并再次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学唱歌曲旋律。
(1)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随音乐歌唱,边唱边想边律动。(师出示课件旋律歌曲)
(2)学生跟琴演唱歌曲旋律。
(3)教师指出演唱过程中错误的句子,并再次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旋律。(出示课件)
4、学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下面请听老师加上歌词完整的演唱歌曲,同学们可要注意听了,如果老师唱得好,就请你们为我鼓鼓掌好吗?(播放歌曲伴奏,师边唱边表演动作)
师:老师唱得好不好啊?谢谢!老师也想听听你们唱一唱这首歌曲呢,可以吗?(生:可以)
(1)学生跟琴演唱。
(2)教师指出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
(3)学生有表情地跟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播放歌曲课件伴奏,学生演唱)
(4)请学生个别演唱,并做演唱点评。
五、歌曲创作表演。
1、激发情感,自由表演歌曲。
师:你们唱得真好,同学们能不能为这首歌设计几个动作上来表演呢?(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师发小野兔头饰)
2、演一演、评一评。
师:咱们来个比赛怎样?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表演唱,每个小组唱一句,按顺序进行,请轮到的同学起立,边唱边表演,没轮到的同学请在座位上帮忙唱歌好吗?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棒!你们自己评一评,哪一组的同学表现最棒?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野兔饿了》这首歌曲,同学们也表现得很出色,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通过这首歌曲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再一次强调称赞野兔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
七、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