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章末练习
一、选择题
1.1 N的力大约等于 ( )
A.拿起一支铅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汽车所用的力
2.一个足球运动员带球面对扑过来的守门员,巧妙地将球向上一踢,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
A.运动员 B.地球 C.守门员 D.足球
3.如图所示是撑杆起跳的情景,此时,使其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空气 C.杆 D.地球
4.俗话说“以卵击石”,使卵破碎的施力物体是 ( )
A.人 B.手 C.卵 D.石
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7.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8.物体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划水
B.人向上跳起时,要向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9.射门时,球员踢出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单位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不受到车给人的力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
11.图中女排运动员用力击排球,排球会飞出去,说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会有痛的感觉.
12.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____________也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____________物体,墙是____________物体,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
13.小时候你一定玩过橡皮泥,手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的是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手拉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状,则橡皮筋发生的是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14.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N.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的重,物体A的重为______N.
15.如图甲所示,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水平运动的正前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到小铁球在桌面上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则可以判定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力,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如图乙,再次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水平运动方向的侧旁放一个磁体,看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这两个小实验同时说明: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填“可能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16.如图所示,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
三、实验探究题
17.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重力为G)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和____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______法.
答案
1-10 BBCDD CBDCC
11.运动状态 相互
12.人 墙 受力 施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塑性 弹性
14.0.2 4.6
15.速度大小 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方向 可能有
16.相互的 水 运动状态
17. 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甲 丙 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