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课教师
课 题 认识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会求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从这里一分为二,这边的是甲队,那这边的同学是乙队。 板书: 甲队 乙队
师: 记住了,好啦。我们首先要举行一个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看哪一队拍的球的总数最多,哪一个队为胜利队。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假如把球给了你,你拍完了怎么办?
生:我拍完了给我后面一位同学。
师:就传呀传呀,然后把你们的总数怎么办?
生:加起来。
师:可是小朋友们,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是这样拍呀拍,时间可就不够用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师:你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选一个人拍。
师:你看看,选代表,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建议每边出3个代表,好吗?谁愿意来?
(甲队选3人,乙队选3人,每队再选1人作裁判,为对方队员记数,每位选手时间只有5秒钟,老师拿秒表帮助记时,在黑板上记录,学生兴致盎然地开始拍球活动)
根据拍球情况教师板书:
甲队 乙队
5 11 9 8 4 7 二、引发问题,促使探究
师: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队的总数求出来。甲队多少个?
生:25个。
师:乙队多少个?
生:19个。
师:(板书)通过比总数,甲队拍了25个,乙队拍了19个,那我来宣布,胜利队为我们的甲队。甲队同学欢呼!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小小的请求,我特别想加入乙队,不知你们是否欢迎啊?乙队同学高兴地说欢迎。
师:好,那我也拍5秒钟,我请这个小姑娘来帮我数。开始!师拍球9个,学生看老师努力拍球的样子开心地笑。
师:那乙队再加上9个,看看一共多少个了?板书:8+4+7+9=28 师:我重新宣布,比比总数,乙队拍了28个,甲队拍了25个,我宣布,胜利队为我们的乙队,祝贺你们!(乙队同学欢呼雀跃,高喊“耶!”。师看甲队同学。)
师:什么想法都没有?甲队有学生不服气地举起手。
师:这位小朋友,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您不跟乙队拍,为什么不替甲队拍呢?
师:对我提出质疑!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意见?
生2:我觉得应该不必帮助,要靠自己的实力。
师:哎哟,靠自己的实力!那你们说,我这样比,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公平!
三、感受概念,建立模型
师:好厉害也!向吴老师说不公平。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四(1)班和四(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这两个班某一项成绩的高低吗?你有没有更好的招? 生:就是把它们平均分。
师:你说的怎么平均分?譬如?
生:分成他有几人来打,就分成几人。
师:那么你说,28分成几份?
生:分成4份。
师:那你的意思是把28要平均分成4份。板书:28÷4
师:是这个意思吗?
生:(大声)是。 师:那么25怎么办呢?
生:平均分成3份。
甲队 乙队
5+11+9 8+4+7+9 =25 ÷3 =28 ÷ 4
师:好,这是你的意见。我们一起来看算式,用等号连接,25除以3了,上面这几个数的和怎么办?
生:把5+11+9 加上括号再除以3。
师:那现在上下能不能用等号连接了?
生:可以。
师:那这边怎么办? (指向8+4+7)
生:(齐)括号除以4。 师:好,我们先不说这个结果是什么意思。我先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结果算出来,好不好?开始吧!(师巡查)
生:有余数。
师:有余数了。得到多少?
生:25 3=8.333......
师:哎呀,别着急,那么多的3,我们没有碰到过它对吗,我告诉你,这个结果是个小数,你们现在还没有学,没有关系的。8.333......,那你说,它是接近8这个整数呢,还是接近9这个整数?
生:接近8。
师:好,那我们就说它大约是8个,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用了约等号来表示。28除以4?
生:7个。
师:口算也可以出来了。同学们,我们以乙队这个题为例,(手指向28÷4的得数7)
师:是谁拍的呀?那个同学出了个主意,28除以4了,那这个7是什么?
生:是每个人拍的数。
师:好,(指着8)我请乙队1号选手起立。你拍了几个?
生:我拍了8个。
师:你的同学说你只拍了7个,他说你们每人拍了7个呢!
生:(接着)我知道了,他是把数平均分。
师:怎么平均分?你多的那一个哪里去了?
生:(继续)就是给后面几个少的同学了。
师:2号选手请站起来,你拍了几个?
生:我拍了4个 。
师:那你现在你的同学说你拍了7个,(手势)你多的那几个哪里来的? 生:是其他同学剩下几个给我,变成我的了。 师:我们把多的给了少的同学,这样大家就一样多了,就平均了,对吗?同学们的理解和感受非常到位,我告诉大家,7就是8、4、7、9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叫什么名字?
生:平均数。
师:这个平均数它就比较好的反映了这一组数据的一个一般水平,(指向板书)就是同学们刚才讲的,平均每个人拍了多少个呢?
师:那你看看,甲队平均每个人拍了几个?生:8个
师:比一比,甲队和乙队哪一个队的总体水平稍稍的高一些呀?
生:甲队
师:尽管老师很努力了,我也在使劲的拍啊拍,但是我并没有挽救我们乙队失败的下场。你们想一想,如果老师怎么样我们就有可能战胜他们?你设想一下。
生:老师至少还要拍2个
师:你听听她说的话,至少还得拍几个,对不对,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老师如果再拍的多一点,说不定我们就有可能战胜了甲队,对不对?
师:好极了,你还有什么要讲的呢?
生:还可以让后面两个同学多拍几个就行了
师:你听一听,后面两个同学再加点油,我们的平均数也就——
生:升高了 师:平均数就升高了,我们能战胜他们了!好极了,同学们太聪明了,老师真的喜欢你们。 师:同学们再来观察,我们求出的平均数与这一组数据的数值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中间。 师:是在正中间吗?应该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或者说平均是要大于最小值小于最大值。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来判断求出的平均数是否正确了。 四、联系生活,巩固提高 1、出示例一的笔筒图,让学生上台实际操作,教师顺势介绍两种方法并板书:先合再分 移多补少 2、出示例3的文字和统计表,提出兔博士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了解,求出的“3个”不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教师还要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3、出示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注意简便计算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算出的平均体重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该年龄段的标准体重,使学生意识到现在的学生普遍超重,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 4、问题讨论:先让学生理解“平均水深”的意思,在讨论有没有危险。教师要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在问题的生成中拉开学生思维的帷幕,既帮助学生明确了活动规则,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学生通过拍球,亲身参与到课堂中,带动课堂的气氛。 使学生体会产生平均数的必要向. 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求平均数、认识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使学生了解平均数产生的过程,是将多的部分补给了少的,使每个同学拍的球数一样多。 教师介绍平均数以及平均数的意义。 让学生体会平均数数值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并讨论如何升高平均数。 让学生明确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初步检查求出的平均数是否正确,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平均数产生的过程。 教师随时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