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9 19: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分析,南京本轮疫情为同一个传播链且源头已经确定,目前完成的相关病毒基因测序均为德尔塔毒株。不但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而且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各方都应该高度引起重视,避免此前的防控成果 。
抗疫像打仗,唯快不破。( )。德尔塔毒株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 甚至再现疫情高峰。面对严峻形势,必须以最快速反应、最有力出击,严格采取管控措施,动员全社会共同防疫,防止变异病毒在中国持续扩散。
应对变异毒株,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扩大预防,坚决做到集中隔离、应隔尽隔,全力救治患者,及时透明发布信息,遏制省内疫情扩散 ;其他省份和地区要加强相关人员协查,把疫情遏制在萌芽状态。此外,在疫情防控的链条上,无论是从严实施外防输入高风险人员封闭管理,还是强化环境和物品消杀,抑或是有关联人群主动进行核酸检测,人人做好抗疫的战斗员,才能让疫情防控堡垒 。
“我们曾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当疫情防控成为一场持久战,“动态清零”或许是最现实的目标。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毁于一旦 死灰复燃 曼延 金城汤池
B. 毁于一旦 卷土重来 蔓延 固若金汤
C. 功亏一篑 死灰复燃 曼延 固若金汤
D. 功亏一篑 卷土重来 蔓延 金城汤池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们应对变异病毒的当然之举,也是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B. 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了这样的宝贵经验,当然我们也要这样去应对变异病毒
C. 我们应该这样去应对变异病毒,这也是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D. 这是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应对变异病毒的当然之举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但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而且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都应该高度引起各方重视
B. 无论就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还是就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各方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C. 无论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还是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都应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D. 不但就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而且就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各方都应该高度重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 、腐朽无能,( )。从此,救亡图存成为中华儿女共同心愿的“最大公约数”。无数仁人志士 ,进行艰辛的探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清末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各种方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 、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 、百废待兴,党开始医治战争创伤。此时,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党中央果断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领导全国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多快好省地建设“四个现代化”。不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我们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分守己 坚持不懈 四面楚歌 一穷二白
B. 故步自封 坚贞不屈 四面楚歌 一贫如洗
C. 故步自封 坚持不懈 内忧外患 一穷二白
D. 安分守己 坚贞不屈 内忧外患 一贫如洗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B. 加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旧中国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旧中国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加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加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我们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B. 尽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但我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C. 尽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但我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D. 尽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但我们树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笔——"文房四宝"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予很多_____________。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了"用笔之道"上。"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简单来讲,就是外柔内刚。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________,这就叫以柔克刚。毛笔的毛是个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____________的文化理念。每个人 ____________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么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毛笔——'文房四宝''之一"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
C.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可能长久地波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D."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内涵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都
B.内含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虽然
C.内涵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都
D.内含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虽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B.所以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C.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D.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新疆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经地表到达陆地的水文现象,(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① ,而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如此入不敷出,天长地久就形成了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中间深,四周浅的大漏斗。涨潮时,海水水位会升高, ② ,海水就会入侵河道,直到河道水位高过海潮的水位。
应该如何治理海水倒灌呢?首先,最关键的是要严控地下水开采量。制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的保护规划,以恢复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其次, ③ ,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工业用水提倡循环利用,农业要加大节水型新技术灌溉设施建设。最后,要截流,通过截潜和集雨工程,增加地表水蓄水量,增强地下水补给量,让淡水资源最大程度在内陆消化。
1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沿海低洼地区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
B. 问题日趋严重,普遍出现于沿沟低洼地区
C. 普遍出现于沿海低洼地区,日趋严重
D. 这个问题在沿海低洼地区日趋严重,普遍存在
16.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2年1月疏勒县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 “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新疆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分析,南京本轮疫情为同一个传播链且源头已经确定,目前完成的相关病毒基因测序均为德尔塔毒株。不但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而且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各方都应该高度引起重视,避免此前的防控成果 。
抗疫像打仗,唯快不破。( )。德尔塔毒株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 甚至再现疫情高峰。面对严峻形势,必须以最快速反应、最有力出击,严格采取管控措施,动员全社会共同防疫,防止变异病毒在中国持续扩散。
应对变异毒株,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扩大预防,坚决做到集中隔离、应隔尽隔,全力救治患者,及时透明发布信息,遏制省内疫情扩散 ;其他省份和地区要加强相关人员协查,把疫情遏制在萌芽状态。此外,在疫情防控的链条上,无论是从严实施外防输入高风险人员封闭管理,还是强化环境和物品消杀,抑或是有关联人群主动进行核酸检测,人人做好抗疫的战斗员,才能让疫情防控堡垒 。
“我们曾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当疫情防控成为一场持久战,“动态清零”或许是最现实的目标。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毁于一旦 死灰复燃 曼延 金城汤池
B. 毁于一旦 卷土重来 蔓延 固若金汤
C. 功亏一篑 死灰复燃 曼延 固若金汤
D. 功亏一篑 卷土重来 蔓延 金城汤池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们应对变异病毒的当然之举,也是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B. 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了这样的宝贵经验,当然我们也要这样去应对变异病毒
C. 我们应该这样去应对变异病毒,这也是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D. 这是我们在抗疫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应对变异病毒的当然之举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但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而且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都应该高度引起各方重视
B. 无论就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还是就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各方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C. 无论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还是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都应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D. 不但就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而且就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各方都应该高度重视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毁于一旦: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毁灭。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语境指不使防控成果毁灭,应用“毁于一旦”,排除CD;
第二空,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语境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势力”得到控制后又重新恢复,应用“卷土重来”,排除A;
第三空,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曼延:连绵不断。语境指不要让疫情向周围扩展,应用“蔓延”;
第四空,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金城汤池:金属造的城墙,灌满滚水的护城河,形容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语境指让堡垒坚固,不易攻破,应用“固若金汤”。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文“抗疫像打仗,唯快不破”是已有的防疫经验,后文提到“德尔塔毒株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从前后衔接来看,应把“积累了这样的宝贵经验”放在前,把“应对变异病毒的当然之举”放在后,排除AC;
“这”做主语指代前文,联系更紧密,排除B。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不合逻辑,强加关系,“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前两个分句与后一个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应用“无论……还是……(都)”,排除AD;
二是不合逻辑,主客倒置,“各方”是主体,“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是客体,应是“各方”应高度重视“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或“本轮疫情的传播趋势”“变异毒株的强传染性”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排除B。
三是语序不当,“高度”应修饰“重视”,不能修饰“引起”。
故选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 、腐朽无能,( )。从此,救亡图存成为中华儿女共同心愿的“最大公约数”。无数仁人志士 ,进行艰辛的探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清末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各种方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 、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 、百废待兴,党开始医治战争创伤。此时,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党中央果断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领导全国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多快好省地建设“四个现代化”。不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我们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分守己 坚持不懈 四面楚歌 一穷二白
B. 故步自封 坚贞不屈 四面楚歌 一贫如洗
C. 故步自封 坚持不懈 内忧外患 一穷二白
D. 安分守己 坚贞不屈 内忧外患 一贫如洗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B. 加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旧中国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旧中国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加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加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尽欺凌,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我们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B. 尽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但我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C. 尽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但我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D. 尽管探索之路艰辛坎坷,但我们树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17. C 18. D 19. C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安分守己”:安于命定的本分,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故步自封”: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语境指封建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应用“故步自封”。
第二空,“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丝毫不松懈。“坚贞不屈”:坚定而有气节,绝不屈服。语境指无数仁人志士丝毫不松懈地进行艰辛的探索。应用“坚持不懈”。
第三空,“四面楚歌”: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内忧外患”:国内不安定,并有外来侵略,形势危急。语境指中国有“三座大山”使国内不安定,外来有侵略。应用“内忧外患”。
第四空,“一穷二白”:比喻基础差,底子薄,甚至一无所有。“一贫如洗”:穷得一无所有,就好像被水冲洗过似的。形容非常贫穷。语境指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无所有,百废待兴。应用“一穷二白”。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结合后文“从此,救亡图存成为中华儿女共同心愿的‘最大公约数’”可知,括号的最后应提到中国遭遇亡国的危机。由此可排除BC;
而前文提到的“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腐朽无能”是中国遭遇亡国的危机的原因,因此括号内开头应紧随前文,提到中国遭遇亡国的危机的原因,排除A。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关联词使用不当。“探索之路艰辛坎坷”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因此将“不管”改为“尽管”,在“我们”前加上“但”,去掉“都”,由此排除A。
二是成分残缺。“建立……”后面没有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国民经济”后面加上“体系”,排除B;而D选项中“树立”和“经济体系”搭配不当,排除。
故选C。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笔——"文房四宝"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予很多_____________。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了"用笔之道"上。"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简单来讲,就是外柔内刚。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________,这就叫以柔克刚。毛笔的毛是个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____________的文化理念。每个人 ____________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么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毛笔——'文房四宝''之一"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
C.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可能长久地波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D."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内涵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都
B.内含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虽然
C.内涵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都
D.内含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虽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B.所以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C.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D.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答案:
17.【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A.转变话题;B.声音的延长;C.强调被引出的下文;D.解释说明。
18.【答案】C
【解析】第一处,内涵: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在的涵养。强调逻辑外延。内含: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内容;含蓄。偏客观内在。这里是毛笔被赋予了很多的深层含义,应用“内涵”。
第二处,入木三分:书法极有笔力,也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深刻。大笔如椽: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辞。前面说到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强调写字要有力,应用“入木三分”。
第三处,和而不同:和睦相处,不盲目苟同。同而不和:惯于迎合别人,但内心不抱友善的态度。这里体现的是君子不苟同,应用“和而不同”。
第四处,都:起强调作用。虽然:连词。用在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但是”与之呼应。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应用“都”。
19.【答案】A
【解析】根据句意,应为因果关系,排除CD。B.滥用介词主语残缺。“在”放到“我们”之后。另外是“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指代用笔的方法,与“中华民族”搭配不当,应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新疆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经地表到达陆地的水文现象,(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① ,而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如此入不敷出,天长地久就形成了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中间深,四周浅的大漏斗。涨潮时,海水水位会升高, ② ,海水就会入侵河道,直到河道水位高过海潮的水位。
应该如何治理海水倒灌呢?首先,最关键的是要严控地下水开采量。制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的保护规划,以恢复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其次, ③ ,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工业用水提倡循环利用,农业要加大节水型新技术灌溉设施建设。最后,要截流,通过截潜和集雨工程,增加地表水蓄水量,增强地下水补给量,让淡水资源最大程度在内陆消化。
1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沿海低洼地区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
B. 问题日趋严重,普遍出现于沿沟低洼地区
C. 普遍出现于沿海低洼地区,日趋严重
D. 这个问题在沿海低洼地区日趋严重,普遍存在
16.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5. C 16. (1)采取地下水的量越来越大(2)高于海湾处的水位(3)要强化节约用水管理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面句子先给出“海水倒灌”这一现象,按照逻辑思路,应该先说明存在的地区;然后再结合下文分析,显然在讲“海水倒灌”造成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强调越来越严重,据此判断填句应该落脚到“问题”和“严重”方面,而BD先说明问题,语法上与上文“海水倒灌”现象不搭配,与后文衔接也不紧密。排除BD。
比较分析AC两项,前者出现主语“沿海低洼地区”,与上文陈述主体“海水倒灌”不一致,较按照主语一衔接最紧的原则,C表述最合适,排除A。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会增加用水量,结合后面“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可知填句应该出现“地下水”,此处应填“采取地下水的量越来越大”;
(2)“海水水位会升高”,高于一定程度,就会“入侵河道”,则此处应填“高于海湾处的水位”;
(3)此处是治理海水倒灌的措施,结合后面句子“发展节水型工业……加大节水型新技术……”,此处应填“要强化节约用水管理”。
2022年1月疏勒县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 “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答案:
16.B
17.C
18.D
【解析】
16.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以及”,连词,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短句。“乃至”,连词。连接并列词语,表示事情所达到的范围,相当于“甚至”。语境中是“宁夏”是相对偏远的地方,应选“乃至”。
“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易于”,指可能性很大。语境中说竹简腐烂的可能性很大,选哪个都可以。
“尚且”,副词,表示依旧、仍然。“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语境是说至今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表示情况持续,选“仍然”。
“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语境中后面有“但是”,可知应选“虽然”。
故选B。
17.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根据后面的文字“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可以推知括号里是写甲骨文相对于铭文简化的原因,因此句式选用“由于……所以……”更好,且主语应当是“甲骨文”,排除BD项;句子强调的应当是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困难,所以相较于铭文来说,甲骨文的字体简化较多,A项把“相较于铸造的铭文”放在前面不恰当,排除A项。
故选C。
18.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原句语病有:“对于文字本身来说”句式杂糅,应当改成“对于文字本身”或“就文字本身来说”,排除BC项;“在甲骨文”一句成分残缺,应在后面加上“中”,即“在甲骨文中”,排除AC项;“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中“已经”语序不当,放到“它”后面,排除AB项。
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