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9 19: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徐侃
安凤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
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
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
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善用数字传情,首联“十”字渲染离乡之久,第二联“一”字渲染孤独之深。
B. 第三联直抒胸臆,“羞”字既写出诗人处境的窘迫,也暗含对旧友显贵的艳羡。
C. “麻衣掩泪频”这一典型细节刻画出诗人寒士形象,也饱含诗人送别的无限情意。
D. 此诗语言平实质朴,都是沉痛语,诗人先写十年身世,为后面的别离更添酸辛。
15.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凉 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①兼春②远,南陵③寓使④迟。
天涯占梦⑤数,疑误有新知。
【注】①北斗:诗中借指皇帝居处,即长安。②兼春:兼年,两年。③南陵:唐时属池州,今安徽南陵县。④寓使:送信的使者。⑤占梦:占卜梦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了一幅初秋水亭夜凉图,紧扣诗题“凉思”,同时交代了诗作时间背景。
B. 颔联笔触由“凉”转入“思”,时节已由春入秋,诗人立于栏杆处,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C. 颈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已两年,滞留远方未归;而南陵方面传信的使者,很晚才带回消息。
D. 本诗紧扣诗题“凉思”,对凉秋而怀旧,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疏朗清淡,富有意味。
15. 前人说尾联中“数”“疑”两字用得贴切、奇妙。请简要赏析。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有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③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④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③明河∶银河。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岭表经年,指词人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相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胸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首词,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风格柔美细腻,有婉约之词风。
15.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香仙。"本词和这一段苏文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中思想感情的异同。(6分)
新疆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三)①
黄庭坚
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
李侯②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
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古来寒士但守节,夜夜抱关听五更。
注:①本诗作于元符三年黄庭坚谪居戎州(今四川宜宾)期间。履中、南玉:成履中、汲南玉,黄庭坚在戎州的朋友。②李侯:李任道,黄庭坚在戎州的朋友。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题目看出诗人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又写了三首和诗,并寄给两位好友。
B. 首联写景,锁江亭外白云缭绕的青山和如练横陈的大江呈现出一派开阔博大的景象。
C. 颔联写人,李侯身着粗布短衣,一介平民身怀才华,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D. 尾联言志,驻守边关的寒士夜夜难眠直到五更天亮,生活清贫却守节自持。
13. 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2年1月疏勒县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新疆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徐侃
安凤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
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
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
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善用数字传情,首联“十”字渲染离乡之久,第二联“一”字渲染孤独之深。
B. 第三联直抒胸臆,“羞”字既写出诗人处境的窘迫,也暗含对旧友显贵的艳羡。
C. “麻衣掩泪频”这一典型细节刻画出诗人寒士形象,也饱含诗人送别的无限情意。
D. 此诗语言平实质朴,都是沉痛语,诗人先写十年身世,为后面的别离更添酸辛。
15.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B 15. ①漂泊的愁苦,离乡十年,羁旅长安;②怀才不遇的悲哀与孤独:遭际如卞和怀和氏璧而无识得璧玉者;③无所作为而面对朋友的羞愧;④与朋友分别的不舍;⑤对未来的希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B.“也暗含对旧友显贵的艳羡”理解有误,诗人愧对旧友,是因为怀才不遇无所作为,而非艳羡旧友显贵。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的第一句“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十年”表明作者离开家乡时间之久,反映出作者对羁旅长安、远离家乡的愁苦之情。
第二句“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中,借用战国时卞和怀和氏璧而无人识的典故,表明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同时,“不逢一故人”也表明了自己多年来的孤独。
第三句“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中,一个“羞”字含有作者复杂的情感,多年来在长安求官而无所得,如今与故友相见,怎能不感到惭愧。
第四句“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则是表明作者在有朋友分别之际依依不舍的情感,同时“麻衣”一词也表露出作者此时的贫寒状况。
第五句是全诗的结尾,“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虽然此时仕途不顺,生活困窘,但作者仍对未来有所希冀,盼望明年春天可以与老友再次相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凉 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①兼春②远,南陵③寓使④迟。
天涯占梦⑤数,疑误有新知。
【注】①北斗:诗中借指皇帝居处,即长安。②兼春:兼年,两年。③南陵:唐时属池州,今安徽南陵县。④寓使:送信的使者。⑤占梦:占卜梦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了一幅初秋水亭夜凉图,紧扣诗题“凉思”,同时交代了诗作时间背景。
B. 颔联笔触由“凉”转入“思”,时节已由春入秋,诗人立于栏杆处,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C. 颈联写诗人离开长安已两年,滞留远方未归;而南陵方面传信的使者,很晚才带回消息。
D. 本诗紧扣诗题“凉思”,对凉秋而怀旧,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疏朗清淡,富有意味。
15. 前人说尾联中“数”“疑”两字用得贴切、奇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数”,多次;“疑”,怀疑。诗人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故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于是猜疑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而南陵方面传信的使者,很晚才带回消息”错误。应是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的炼字能力。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意思是: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数”,在此处应是多次的意思;“疑”,怀疑。诗人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故诗人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数”“疑”两字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至深。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有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③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④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③明河∶银河。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岭表经年,指词人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相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胸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首词,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风格柔美细腻,有婉约之词风。
15.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香仙。"本词和这一段苏文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中思想感情的异同。(6分)
答案:
14.【答案】D
【解析】应该是风格壮美,有豪放词风。
15.①相同: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都有自由飘逸之感,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2 分)②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表达了对表里如一的品格的自信;(2分)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2 分)
新疆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三)①
黄庭坚
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
李侯②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
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古来寒士但守节,夜夜抱关听五更。
注:①本诗作于元符三年黄庭坚谪居戎州(今四川宜宾)期间。履中、南玉:成履中、汲南玉,黄庭坚在戎州的朋友。②李侯:李任道,黄庭坚在戎州的朋友。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题目看出诗人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又写了三首和诗,并寄给两位好友。
B. 首联写景,锁江亭外白云缭绕的青山和如练横陈的大江呈现出一派开阔博大的景象。
C. 颔联写人,李侯身着粗布短衣,一介平民身怀才华,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D. 尾联言志,驻守边关的寒士夜夜难眠直到五更天亮,生活清贫却守节自持。
13. 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2. D 13. ①赞扬李侯品性高洁,不随俗流。李侯虽然穿着粗布短衣,但他有自己的长处,不与俗人一样生活。②讽刺经学研究庸俗不堪,无才之人占据高位。批评当时的经学研究如狗尾续貂,无才之辈如瓦釜雷鸣。③以寒士自咏,表达坚守自洁,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驻守边关”错误,“抱关”指守门,这里有安贫乐道之意。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李侯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李侯虽然穿着粗布短衣,但他有自己的长处,不与俗人一样生活。这是赞扬李侯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品性高洁,一介平民身怀才华,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当时的经学研究如狗尾续貂,无才之辈如瓦釜雷鸣。这是讽刺经学研究庸俗不堪,没有见地,相对原著来说,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而无才之人占据高位。这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判。
“古来寒士但守节,夜夜抱关听五更”,驻守边关的寒士夜夜难眠直到五更天亮,生活清贫却守节自持。这里作者以寒士自况,表达自己坚守自洁,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
2022年1月疏勒县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C
15.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