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B.生活中利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铁制品易生锈,表面涂上一层油漆可防锈蚀
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
C.不能用铁桶来盛装硫酸铜溶液
D.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3.有关金属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
B.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铝
C.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是防止金属锈蚀
D.地球上金属资源多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金、银、铜
4.垃圾分类,助力“山青水绿、天蓝地净”。易拉罐、塑料瓶属于( )
A. B.
C. D.
5.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6.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
A.白铜钱币 B.铁制防盗网 C.铝合金窗 D.金戒指
7.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比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
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
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
8.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餐厨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9.如图是某款纯电动公交车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钢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公交车表面烤漆主要是为了美观
C.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相比,运行时排放污染更少
D.铝合金耐用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0.下列生产 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可在室内放盆水
B.在室内发现天然气泄漏时,不要开灯 打电话或打开抽油烟机
C.要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林砍掉
11.如图是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B.③中橡皮塞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试管
C.实验①和②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D.实验①和③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
12.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观察到固体表面变红,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的锈蚀过程中放出热量
B.实验中铁的锈蚀速率较快,可能是氯化钠加快了锈蚀
C.根据锥形瓶体积和吸入锥形瓶中水的体积可以粗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13.下列关于铁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 )
A.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
B.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
C.菜刀用湿布包起来防止生锈
D.用铁锅长期存放姜醋
14.下图是测定空气组成实验的新设计,测定操作过程为:往有机玻璃管右侧装入足量的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并迅速向管的左侧注入一滴水,测出 AO 的长度为L1(图 1)。然后轻轻抖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右侧,待水滴停止移动后,测得 AB 的长度为L2(图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C.用该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L1- L2)/L1×100%
D.用该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有机玻璃管的粗细有关
15.小明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
B.植物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
C.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D.该实验可以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
16.某同学在图1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暖宝宝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碳粉),并滴加几滴水,分别用压强、氧气浓度和温度三种数字传感器绘制出数据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为氧气变化曲线
B.曲线Ⅱ为温度变化曲线
C.曲线Ⅰ、Ⅱ开始上升是因为铁缓慢氧化放热所致
D.如果暖宝宝原料足量,压强可降至0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7.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的第三年,中央提出了“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及如下建议,请回答:
(1)公交车和地铁是人们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外壳金属材料必须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A.耐腐蚀 B.密度大 C.硬度大
(2)有些自行车的钢圈为了防锈,采取了______处理(填序号)。
A.喷漆 B.电镀 C.涂油 D.搪瓷
(3)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该汽车行驶时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为______,工业制备氢气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同时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国家规定对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给予政府补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
18.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金属制品。
(1)家用烧水壶是铝制品,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铁丝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丝与____和____发生反应所导致的,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选填序号)。
a黄铜 b不锈钢 c铁矿石
19.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重要.
(1)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水、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家庭中自行车车架经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_____;
(3)工业上采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___________。
20.金属钛(Ti)因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提取钛的主要反应原理。请回答:
(1)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2)反应前后,钛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_____→_____。
(3)95KgTiCl4能生产含杂质4%的金属钛_____kg。
(4)上述反应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_____除去。
21.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工业用铁矿石炼铁,实验室也可模拟炼铁。
Ⅰ.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为___________。
(2)上述设备中焦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模拟炼铁
(3)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反应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___________。
②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铁的氧化物除氧化铁外,其余均为黑色;而且除了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外,四氧化三铁也能够被磁铁吸引;铁的氧化物均能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铁的化合物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氧化铁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Fe2O3Fe3O4FeOFe
①小华认为:用磁铁来检验反应后生成了铁是不够科学的,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小华同学为了验证黑色的生成物中含有铁,他取少量黑色生成物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有___________产生,则生成物中一定有铁。
2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生活用品,这里提到的铁、钙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目前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得到的,石油、煤和_______都是化石燃料,汽车生产中使用了大量钢材和塑料,在钢表面喷漆可防止其锈蚀,该方法的防锈原理是_______
(4)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_______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5.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填字母)。
A.硬度很大,坚固耐磨
B.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熔点很高,不易熔化
(2)铁矿石有多种,写出用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3)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两种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3和Cu(NO3)2
D.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
23.(1) 为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23日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活动。70年来人民海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以全新资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方参阅舰艇和飞机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战机等在内,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
①军舰外壳需要涂防锈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②核潜艇上一般备有的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Na2O2)的薄板组成,使用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Na2CO3) ,主要流程如图:
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②;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0℃时, 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30℃时,将25gNH4Cl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首先结晶析出,请根据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24.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用到了铝合金材料。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高”或“低”)。
(2)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三个实验:
①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
①写出玻璃长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检验CO还原Fe2O3反应的气体生成物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_。
③a处尾气被点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可利用铝粉和Fe2O3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来焊接钢轨。用13.5kg铝粉可制取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反应方程式:)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A
【详解】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B、煮沸可以消灭水中绝大部分的细菌,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制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表面涂上一层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锈蚀,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铁和氧气、水接触会生锈,因此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金属的硬度,则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不符合题意;
C、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和硫酸铜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寻找替代品、合理采矿、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锈蚀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故A正确;
B、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故B错误;
C、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寻找开发金属替代品,故C错误;
D、地球上金属资源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D错误。故选A。
4.C
【详解】
易拉罐、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故选C。
5.D
【详解】
A、金属锈蚀与氧气和水有关,在金属表面刷漆或是涂油能防止金属与氧气或水接触,可以防锈;
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能使金属与氧气或水隔绝,能防止生锈;
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利于防锈;
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则破坏了保护层,使内部的铝易被腐蚀,不能防锈;
故选D。
6.B。
7.B。
8.A
【详解】
易拉罐主要是金属材料的,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9.B
【详解】
A、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因此钢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A正确;
B、烤漆最主要的作用是防锈,选项B错误;
C、电动车运行时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燃油会产生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污染大,选项C正确;
D、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保护里面的铝,因此铝合金耐腐蚀能力强,选项D正确。故选B。
10.A
【详解】
A、煤气中的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室内放置一盆水也不能防治煤气中毒,做法错误;
B、在室内发现天然气泄漏时,不要开灯 打电话或打开抽油烟机,以免产生电火花引燃天然气,做法正确;
C、金属资源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要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做法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林砍掉,这是利用了移走可燃物灭火的原理,做法正确。
故选:A。
11.A。
12.D。
13.B
【详解】
A、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能用铁桶配制该农药,故A不正确;
B、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故B正确;
C、菜刀用湿布包起来,铁能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而生锈,故C不正确;
D、铁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不能用铁锅长期存放姜醋,故D不正确。故选B。
14.C
【分析】
金属生锈是金属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蚀消耗氧气,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减少的气体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详解】
A、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蚀消耗氧气,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减少的气体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据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则该实验是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A正确;
B、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增大脱氧剂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则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
C、根据题意,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减少的氧气体积是图2中AB段,测得 AB 的长度为 L2,则该方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故C不正确;
D、玻璃管粗一点,脱氧剂与氧气的接触面更大,玻璃管中的氧气消耗越完全,测定结果越准确,因此用该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有机玻璃管的粗细有关,故D正确。故选C。
15.C
【详解】
试题分析: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与水、氧气接触,试管b中没有满足铁生锈的条件,故b中的铁不会生锈。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a中压强变小,故L端的植物油液面会上升,C错误。故选C。
16.C。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7.C B 化学能→电能 0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详解】
(1)公交车和地铁是哈尔滨人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外壳金属材料必须具有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故填:C;
(2)有些自行车的钢圈为了防锈,采取了电镀处理,电镀层可以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故填:B;
(3)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该汽车行驶时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电能,工业制备氢气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同时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可知该氧化物为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化合价为0。
(4)新能源汽车不使用化石燃料,国家规定对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给予政府补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18.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其他物质反应 水 氧气 涂油 ab
【详解】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其他物质反应。
(2)铁丝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丝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所导致的,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常用的方法是涂油,因为自行车链既要防锈也要润滑。
(3)a、黄铜是铜锌合金,符合题意;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符合题意;
c、铁矿石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不是合金,不符合题意。故选ab。
19.氧气 喷漆 3CO+Fe2O3 2Fe+3CO2 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的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
【详解】
试题分析:
(1)铁在空气中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方法有:刷油漆、涂油等方法减缓钢铁锈蚀,庭中自行车车架经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刷油漆;
(3)固液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即CO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4)饱和金属资源的措施有: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的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
20.置换 +4 0 13.3 稀盐酸
【详解】
(1)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故填:置换。
(2)反应前四氯化钛中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四氯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生成金属钛单质,化合价为0,钛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4→0。
故填:+4;0。
(3)95kgTiCl4能生产含杂质4%金属钛质量:95kg×÷(1-4%)=25kg。
故填:25。
(4)上述反应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稀盐酸除去,这是因为稀盐酸能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故填:稀盐酸。
21.
(1)高炉
(2) 提供热量 制还原剂CO
(3)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 四氧化三铁也能被磁铁吸引 稀盐酸(或稀硫酸) 气泡
【分析】
(1)
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为高炉,故填:高炉。
(2)
上述设备中焦炭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提供热量;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所以上述设备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制还原剂CO,故填;提供热量;制还原剂CO。
(3)
①反应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
③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未进行处理,所以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填: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
①由资料可知:四氧化三铁也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吸用来检验反应后产物中生成了铁是不够科学的,故填:四氧化三铁也能够被磁铁吸引;
②铁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为了验证黑色的生成物中含有铁,取少量黑色生成物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则产物中一定有铁生成,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气泡
22.元素 天然气 与氧气和水隔绝 吸附
【详解】
(1)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这里提到的铁、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氢化镁固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3)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接触,所以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4)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3.氧气、水 大于 28.6% 相同条件下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并且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质量大于生成的氯化铵质量
【详解】
(1)①军舰外壳需要涂防锈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而生锈,防止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②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①氧气、水;②2Na2O2+2CO2=2Na2CO3+O2。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00%可知,30℃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填:大于;
②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则在该温度下,将25gNH4Cl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氯化铵,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填:28.6%;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氨钠,原因是相同条件下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并且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质量大于生成的氯化铵质量。
故填:相同条件下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并且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质量大于生成的氯化铵质量。
24.高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设用13.5kg铝粉可制取铁的质量是x
x=28kg
答:用13.5kg铝粉可制取铁的质量是28kg。
【详解】
(1)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高;
(2)①实验甲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故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铝与硫酸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镁比铝活泼,铜与硫酸铝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铝比铜活泼,故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去。故选C;
(3)①玻璃管内,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③a处的尾气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B (填字母)。
A.硬度很大,坚固耐磨
B.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熔点很高,不易熔化
(2)铁矿石有多种,写出用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4CO+Fe3O43Fe+4CO2 。
(3)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填字母)。
A.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两种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3和Cu(NO3)2
D.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解答】解:(1)A.有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故A错误;
B.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故B正确;
C.有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如铜是红色的,故C错误;
D.有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故D错误。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CO+Fe3O43Fe+4CO2。
(3)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A.当锌不足以完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未反应完的硝酸银和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铜,还有生成的硝酸锌,最多有三种溶质,故A错误;
B.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当硝酸铜部分参与反应时,滤渣中含有银和铜,故B错误;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则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不一定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故C错误;
D.当锌粒过量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气泡,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
(2)4CO+Fe3O43Fe+4CO2;
(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