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一卷1至2页,第II卷3至4页,共150分。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基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迤逦(yī) 暖和( hé ) 噩梦( è ) 战战兢兢(jīnɡ )B、滑稽(jī ) 泅水(qiú ) 央浼(miǎn) 氽水(tǔn)C、悖论(bèi) 休憩(qì ) 侥幸 (jiǎo) 茕茕孑立( qiónɡ)D、俨然(yǎn) 岑寂(cénɡ) 下乘(chénɡ) 锱铢必较( zī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游弋 含糊 命运多舛 瑕不掩瑜B. 怂恿 酒馔 不既不离 轻鸢剪掠C. 沉缅 辖制 孤苦零丁 逸兴遄飞
D. 音像 膨胀 墨守陈规 涸辙之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__,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______。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 干涉 虽然
B.病症 干预 即使
C.病征 干预 虽然
D.病征 干涉 即使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据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指出,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源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这证明屋顶不仅是我们民族最骄傲的成就,而且是几千年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格 , 。 , , ,_ 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黎圣母院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奉副主教弗罗洛之命去抢吉卜塞姑娘爱斯梅拉达。正在巡逻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卡西莫多被带到广场上示众。在卡西莫多口渴难耐之时,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给卡西莫多送水。(《巴黎圣母院》)
B、姑苏城的乡宦甄士隐同情寄居在葫芦庙的穷儒贾雨村,便赠银让他赶考。不久后,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后来的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红楼梦》)
C、袁绍率七十余万大军进攻许昌,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曹操起军七万迎敌,两军在官渡对峙。谋士许攸因遭到袁绍的怀疑而投降曹操,并且为曹操提供了许多情报。(《三国演义》)
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做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巨人的胳膊,要上前去厮杀。被风吹得转动起来的风车翅翼折断了他的长矛,让他摔倒在田野上。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得起来。当天,他们在树林里过了一夜。(《堂吉诃德》)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9小题
被文人所轻视的界画
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当今国画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花鸟,都是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然而,据今已有数千年的传统绘画技法——界画,却遭到相当长时间的冷落。
中国画传统技法界画,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界画的技法日见成熟。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界画,他还评价了董伯仁的界画是“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
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进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
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一思。
7.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
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
C.“界画”运用了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
D.“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
8.下面不属于界画日渐没落原因的一项是( )
A.界画过分精细,要求画者必须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
B.大多数文人画家为了纵情于一时灵感,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
C.由于艺术上的偏见,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
D.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界画和大写意、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
B.界画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技法日见成熟,在唐代到达顶峰。
C.何澄因向皇帝进献界画《姑苏台》、《阿房宫》、《大明宫图》而得到皇帝器重。
D.界画在中国美术工笔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其命运已大大改善。
三、古诗文阅读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⑤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④。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 ④虫流: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⑤安公乐:刘备之子刘禅。
10、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阕:破、缺
B、孔明言教何碎 碎:破碎,国破
C、周门人方之游夏 方:把……并列、等同
D、孔明与言者无己敌 敌:敌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密奉事以孝谨闻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C. 有暇则讲学忘疲 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D. 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第Ⅱ卷(11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 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注]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14、(1)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15、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风飘飘而吹衣。
(3)____________ _,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曰:至人无己,______ _____,_ _______。
(5)渔舟唱晚, ____ _________ ;
雁阵惊寒,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爸爸最值钱
(美)布赫瓦尔德
一天,我从儿子房间门口经过,听见他正在打字。 “想写点什么呢?”我问他。 “正在写回忆录,描述做你儿子的感受。”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甜丝丝的,“写吧,但愿在书中我的形象还不坏。” “放心吧,错不了!”他说,“嗨,爸,商量件事。你把我关进牛棚,用你的皮带抽我,像这样的事,我应该在书中写几次啊?” 这使我愕然。“我从未把你关进牛棚,也没有用皮带抽你啊!再说,我们家压根儿也没有牛棚。” “我的编辑说,要想使书有销路,我应该描述诸如此类的事:当我做错事的时候,你狠狠地揍我,继而又把我关进厕所。” “可我从来没有把你关起来啊!” “那是事实。但编辑指望我的有事能使读者大开眼界,就像加里·克罗斯比和克里斯蒂娜·克劳索德写的关于他们父母的故事那样。他认为读者想了解你的私生活---你的庐山真面目。现在儿辈们都在写这方面的书,而且都是畅销货。假如我也把你描述成一个堕落的父亲,你不会反对吧?” “你一定要这样做吗?” “你很清楚,我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哎呀,我的爸爸!这只不过是一本书。我的编辑喜欢这样的书,第三章他最中意了。那一章中,你对母亲拳打脚踢,大耍威风。” “什么?我揍了你母亲?” “我并不是说你真的伤害了母亲。不过,我还写了我们几个小孩惯于藏在毛毯底下,这样我们就听不到母亲挨打时那种声嘶力竭的叫声了。” “天啊,我从未打过你的母亲!” “可我不能这么照搬事实。编辑说过,成年人是不会花十五美元去买《桑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的。” “好吧,就算我用皮带抽了你,揍了你母亲。除此我还做了些什么?” “对了,我正在第四章中写你拈花惹草的事呢。假如我写你常在凌晨三点钟把那些歌舞女郎领进家门,你说人们会不会相信?” “我敢肯定,人们会相信的。但即使这会成为一本畅销书,难道你不认为这太离谱了吗?” “这是编辑的主意。平时,你没有粗暴待人的恶名声,这样一写,读者才会真正感到惊奇、刺激。对我不会有什么损害的。” “对你是没什么损害,但对我可如同下地狱了!”我再也按捺不住,冲他吼叫起来,“那我究竟做了点好事没有?” “有。其中有一章我特别写到你为我买了第一辆自行车,但编辑让我删去了,因为我也写了圣诞节的事。那次,我跟你顶嘴,气得你把一碗土豆泥统统扣在我的脑门上。编辑说这样的两件事写在一起会把读者搞糊涂的。” “那你为什么不写仅仅因为你数学考试得了‘良好’,我就用冷水把你从头淋到脚?” “你说得好。那我就这样写,一次我得肺炎住院,你这位当爸爸的甚至连看都不看我。” “看来你是想把你的父亲以一万美元出卖了?” “不仅是为了钱。编辑说如果我把一切都捅出去, 那就连巴巴拉·瓦尔德斯都会在他主持的电视节目采访我,那里我就再也不用依靠你来生活了。” “好吧,如果这本书真会带给你那么多好处,你就干下去吧。要我帮忙吗?” “太好了,就一件事。你能不能给我买一台文字加工机?如果我能提高打字的速度,这本书就能在圣诞节前完稿。一旦我的代理人把这本书的版权交给电影制版商,我就立即把钱还给你。”
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请谈谈以“爸爸最值钱”为标题的妙处。(6分)
“儿子”的话中多次提到了编辑的身影,结合文本简析这一人物存在的作用。(6分)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幽默风趣。
“放心吧,错不了!”儿子的语气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却又不容置疑,表现出他的少年老成,世事练达。
“编辑指望我的故事能使读者大开眼界”,反映了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而不惜歪曲事实的社会现象。
小说中儿子歪曲父亲的形象,不仅是为了钱,还为了出名,在电视节目里接受采访,从而获得更多利益。
小说以对话形式展开,同时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在含泪的幽默中揭示了一个严肃的主题。
四、语言运用(15分)
20、生活处处有文章,生活处处有美丑。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请你设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1)侧重细节描写;(2)要有环境描写;(3)不少于200字。
五、作文(50分)
21、作家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请以“百善孝为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字数700以上。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B ( A暖和huo C央浼měi D岑寂cén)
2、A(B既—即,C缅—湎D陈—成) 3、C
4、D(A据…….指出,结构混乱,B“围绕”少宾语中心语C不仅而且的内容语序错误)
5、D 6、B ?英莲被拐走在前?甑家被烧毁在后
8.D.(是界画日渐没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9.A.(B项,“在唐代到达顶峰”与原文内容不符;只是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C项,《大明宫图》不是何澄的。D项,“其命运已大大改善”文中无据) 10、C(A、停止,完;B、琐碎;D相等)
11、D(A、因为用,在;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C、就却;D、于是)
12、C(“为人正直”文中没有说到。“未能调回京城任职”的原因是朝中没有人帮助他,而不是“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4分)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得分点:“得”,“是”,“一”,1点1分,句意1分,共4分)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白其书”1分;“以”,因为1分;“清慎”,“ 清廉谨慎”,1分;“弗之劾”,宾语前置1分,共4分)
14、(1)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
“深”: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窥”:①角度巧,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②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与王安石的“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任选其一赏析即可)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答: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15、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1)木欣欣以向荣, _泉涓涓而始流__。
(2)舟遥遥以轻飏 _,风飘飘而吹衣。
(3)__物华天宝_,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__。
(4)故曰:至人无己,__神人无功____,_ 圣人无名 ____。
(5)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____ _________ ;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_____________。
(3)当听到儿子荒唐的解释时,父亲感到愤怒;
(4)当意识到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时,父亲感到无可奈何。
17、请谈谈以“爸爸最值钱”为标题的妙处。(6分)
标题将“爸爸”与“值钱”巧妙地搭配,具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儿子为了一万美元把父亲的形象加以歪曲的故事,“爸爸最值钱”精炼地概括了这一内容;
小说反映的是在唯利是图的社会中金钱至上主义对灵魂的腐蚀对人性的扭曲,“爸爸最值钱”揭示了这一主题。
18、“儿子”的话中多次提到了编辑的身影,结合文本简析这一人物存在的作用。(6分)
(1)此人物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角度看到了社会大的层面;
(2)编辑的所有建议都是为了书本的畅销,侧面反映了社会的现状以及人们心理的阴暗面,为大家描述了社会现状。
(3)反映了小说的的主题,讽刺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现象。
19、BE B项“少年老成,世事练达”错误,应该是“无知和麻木”;E项“肖像描写”错。
四、语言运用(15分)
思路分析:这道题的特点是细节与环境描写相结合,其中要侧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做好这道题要注意两个方面:(1)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的一个什么样的乞丐。(2)所设计的经过乞丐旁边的那个人的表现,可以是讨厌,可以是不理,可以是同情,可以是热心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要求表现正面的主题,只要真实生动即可。
示例:北风呼啸,雪花飞舞。人们用帽子、围巾、衣裳紧紧地裹着瑟瑟的身子,匆匆地赶路。一位衣衫褴褛而又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坐在天桥下乞讨。他布满了皱纹的脸上毫无血色,目光呆滞,端着搪瓷碗的双手颤巍巍的,口中念念有词:“行行好,我两天没吃东西了。。。。。”迎面走来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他身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脚下一双锃亮的皮鞋。他用鄙视的眼光横了一眼老人,嘴里还小声嘀咕着:“糟老头,真是影响市容!“说完他又皱了皱眉头。天空慢慢暗下来,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可怜的老人。。。。。。
五、作文(50分)
按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审题:扣住“先”字作文章。可把握孝的重要性,意义、尽孝的方法、孝与时代发展等方面展开记叙或议论。
赋分建议
只写“善”不写“孝”的在30以下以分;
写了“孝”但没点题(孝是一切善良的源泉)的在35分以下给分,特别是记叙文。
能结合现实,选材新,说理透彻深刻,故事精辟感人,发人深思的作文,或文采斐然者可酌情在40分以上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