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溜索 课件 (17张ppt+17张PPT+朗诵)

文档属性

名称 7溜索 课件 (17张ppt+17张PPT+朗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9 22:47:36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课时
7 溜 索
课文细读品味
1.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喻为“极稠的粥”,写出马帮的密集和移动的缓慢。
课文细读品味
2.如何理解“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这句话?
这句话表现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首领的冷静、沉着与下文“我”和牛的惊恐万状形成鲜明对比。
课文细读品味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绝壁?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绝壁”本是静止不动的,但在马帮汉子们眼里,却是“飞快垂下去”的。这里作者化静为动,赋予绝壁动态感,有力地表现了峡谷的深邃陡峭的特点,让人触目惊心,为后文写牛们的胆怯作了有力的铺垫。
课文细读品味
4.如何理解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怒江感觉“深远似涓涓细流”、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烘托出峡谷的险峻,让读者如临其境。
课文细读品味
5.这里描写马帮汉子对怒江撒尿的情景有何表达效果?
这里作者将马帮汉子对怒江撒尿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而且将“万丈下的怒江”喻为“一股尿水,细细流着”,看似粗俗,实则很有表现力,将马帮汉子的豪放粗野,俯瞰万丈峡谷之下的怒江的情景逼真地表现了出来。
课文细读品味
6.文章第25段,写牛们“急急地要离开这里”,“我”“才觉出一身黏汗”有什么作用?
写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写“我”出一身黏汗,显示出“我”刚才经历的惊险刺激,从侧面更加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非同寻常的险恶。
1.[难点] 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的作用。
(1)用“我”的视角来写,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2)以“我”的视角,见证了马帮汉子们在首领带领下英勇溜索的全过程;(3)“我”在溜索前的紧张畏惧和溜索时的“战战兢兢”,反衬了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
课文全篇探究
2.[发散思维] 本文写了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精神;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那样飞翔,勇敢地接受挑战,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课文全篇探究
(4)“我”与首领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倾向:(1)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首领、瘦小汉子:对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课文全篇探究
1.语言简练,精妙传神。
人物语言很少,却形象传神。如“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极为简洁的对白,汉子们的默契,尽在不言中。再如,“首领……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每次对话都惜字如金,但又鲜明地突出了马帮汉子彪悍而木讷的性格特点。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对比、映衬。
如写牛的惊恐和“我” “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首领的沉着冷静形成鲜明对比。
归纳总结
第15 段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这段描写逼真地刻画出牛溜索前和溜索中惊恐失态的样子,烘托出峡谷的险恶和溜索时的极度恐惧。对牛的描写从侧面表现出怒江大峡谷的高峻险恶,也反衬了首领及汉子们的沉着冷静、勇敢无畏。
归纳总结
《易经》二则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象传》
译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原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坤卦·象传》
译文: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溜 索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它用两条或一条绳索,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便于渡河。这种工具不仅可以渡人,还可以渡货物、牲畜等。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过去生活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一带的少数民族,出行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之外,其他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
课文拓展积累
怒族人民发明和使用溜索,据说最早是看到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发的。过溜索要有胆量、技巧。每逢年节,怒江沿江各村寨会举行溜索比赛,这一比赛目前已成了一项民族运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
课文拓展积累(共17张PPT)
7 溜 索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
阅读目标
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用词的精妙。
重难点
难点
学习目标
1
2
掌握并灵活运用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和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
写作目标
学会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综合写人。
品格素养
学习以勇敢无畏、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态度去战胜人生中的艰难险阻。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1949 年出生于北京。他的小说独具特色,短小精悍而不失思想的深度,语句简洁明快,短句刚健,主要作品有《棋王》《遍地风流》《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等。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预习资料速查
知识链接
《棋王》是当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被视为新时期“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小说讲述了知青“棋呆子”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小说语言抛弃了20 世纪80 年代惯有的语言逻辑,转而回归宋明小说的语境之中,朴实而飘逸俊美。小说发表后,王蒙撰文高度赞赏了这部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本文选自《遍地风流》,略有改动。怒江大峡谷, 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 西面是高黎贡山, 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上没有船, 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 两岸居民过江, 从前主要靠“溜索”。小说以独特的视角,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寻根小说
20 世纪80 年代,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寻根热”,寻根小说正是这种社会文化风气的产物。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出发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预习资料速查
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使其优势十分明显。
笔记小说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南朝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1. 腮( ):两颊的下半部。
2. 坠:落。
3. 呕( ):吐。
4. 跺( ):用力踏地。
5. 盘桓( ):逗留;徘徊。
6.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7. 探视:察看。
8. 俯( )身: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
sāi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
ǒu
duò
huán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9. 扭绞: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
10. 顷( )刻:极短的时间。
11. 寻思:思索;考虑。
12.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13. 千钧( )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14. 战战兢( )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qǐng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
jūn
jīng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疑( )迟疑
颖( )聪颖

yǐng
磕( )磕绊
嗑( )嗑瓜子


字形辨字法: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
·
字形辨字法: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
·
必考字词梳理
喧( )喧闹
渲( )渲染
宣( )宣纸
xuān
xuàn
xuān
僵( )僵硬
疆( )边疆
缰( )缰绳
jiāng
jiāng
jiāng
字形辨字法: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
·
·
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
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人物形象
语言特点
环境描写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预习思考问题
小说是如何对怒江大峡谷的环境进行描写的?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勇敢无畏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⑨):写溜索前的经历。渲染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突出首领的沉着冷静。
第二部分(⑩— 21):写马帮全员溜索的过程。汉子、牛们、“我”、首领溜索各有特点,突出首领的沉着冷静。
第三部分(22—25):写溜索后,牛马、首领、汉子、“我”各自的表现。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讲述了“我”跟随马帮,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大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叹,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
板书设计
溜索
开端: 抵达怒江,准备溜索
发展: 首领指挥,决定溜索
高潮: 溜索过程,惊险无比
结局: 顺利完成,再次上路
从容
镇定
勇敢
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