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30 09: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氧化铁的反应
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体污染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败 D.酿酒、酿醋
3.下列图标中,表示可回收物品的标志是
A. B.C.D.
4.下列实验中,铁片最容易发生锈蚀的是
A. B.C.D.
5.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陆地储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B.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C.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
D.金属的回收利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铜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只是为了减少污染
D.篮球架的表面涂漆,主要是为了美观
7.为探究铁生锈的过程,某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甲和图乙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
B.由图乙和图丙可知铁生锈需要水
C.一段时间后图甲实验试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D.经过实验可知铁生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会增加,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填埋法
9.化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10.如图是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CO 有毒应加尾气处理装置
B.a 装置中现象是管中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
C.b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此反应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 CO
11.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1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铁发生了氧化反应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1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尼龙布袋不可以用铁丝网替代
B.粗铜丝的上下移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打开止水夹,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说明CO2是酸
D.铁质止水夹涂漆是通过隔绝氧气和水来防锈
14.铁、铝、铜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或者做法,正确的是
A.铁制品表面生锈后不必立即清除,因为铁锈能阻止内部的铁继续生锈
B.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可以用铝容器来盛醋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把铜放在潮湿环境中,不必担心它会生锈
D.“暖宝宝”中有铁粉,氯化钠和水等,其发热原理是铁氧化放热,“暖宝宝”应密封保存
15.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是
A.S在O2中燃烧,集气瓶中加点水
B.天然气泄漏,开抽油烟机排气
C.加热高锰酸钾粉末的试管未向下倾斜
D.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先加热再通CO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做干电池电极 B.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C.铝用于制成导线 D.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二、综合题(共6题)
17.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战“疫”。
(1)某同学居家隔离期间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从微观角度分析,温度计内水银会上升的原因是温度计内汞原子______,废弃的水银温度计属于______(填序号)。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干垃圾) C厨余垃圾(湿垃圾) D有害垃圾
(2)过氧乙酸、酒精(C2H5OH)等消毒剂可有效消毒。酒精蒸气遇明火易燃烧和爆炸,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8.2020年12月21日,《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我国交通发展创下多个“第一”,已建成交通大国,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2)工人给高速公路两旁的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__________。
A Zn B Pt(铂) C Cu D Pb(铅)
19.我们的城市因钢铁而兴,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两个与钢铁有关的问题。
(1)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
(2)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_____。
20.起亚汽车出没在响水的大街小巷,而汽车制造是盐城市的支柱经济产业之一,汽车制造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铁、铜、铝等金属材料,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答题
(1)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填物质名称)接触而生锈
(2)铝的活动性比较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_____
(3)小王同学从起亚汽车厂整理处一包铜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X可能是Ag或Fe),取少量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X不可能是_____.另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和溶液,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为测定某汽车厂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g,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1.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铁的锈蚀和防护
(1)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Ⅰ.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 请提出防止铁生锈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_。
(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_____(填“强”或者“弱”),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二)铁的化合物应用
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备硫酸和炼铁(图1)。
(1). 工业上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生产硫酸后的尾气中含有 SO2,如直接排放可能会造成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4).150 吨含 FeS280%黄铁矿理论上最多可制得 96%生铁___________吨。(结果保留1位小数)
(三)铁的冶炼和探究
取 24.0g 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图2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得反应后固体成分。
资料∶ 碱石灰可吸收 H2O 和 CO2,不与 CO 反应。
(1)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再装入药品。
(2)实验时先通入 CO,目的是___________ 。
(3)控制A中温度在 700℃至固体全部变黑,继续通CO至冷却,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铁重新被氧化和___________ 。
(4)通过测定装置 B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可准确求得装置 A 中剩余固体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现直接测得装置 A 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19.2g。则装置 B 中固体应增重___________g。
(5)经分析A中剩余固体 19.2g 为Fe和 FexOy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 H2SO4充分 反应,得 H2 0.3g,则固体中 Fe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H2与CO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氧化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全体同学分成了两组进行实验。
(一)甲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水的组成(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假定A、C装置能完全吸收相应的物质)
反应后测得B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g,C中洗气瓶(含药品)质量增加bg。请回答有关问题:
(1)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请用含a、b的式子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二)乙组同学对炼铁产生了兴趣,他们所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再装入药品。
(2)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CO,作用是_____。
(3)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该小组称取2.8g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倒入盛有50g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恰好能完全反应。
①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
②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_____(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叙述正确;
C、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中植物疯长,导致水体污染,叙述正确;
D、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于水呈酸性,使雨水酸化,造成酸雨,叙述正确。
故选A。
2.B
【详解】
A、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C、食物的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反应过程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酒的酿造是粮食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选项A不正确;
B、表示可回收标志,选项B正确;
C、表示交通标志,选项C不正确;
D、表示燃烧标志,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A、铁与水接触,与氧气不接触,只能与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接触,不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B、铁与氧气直接接触,没有和水蒸气接触,不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C、铁能与氧气和水接触,比较容易生锈,符合题意;
D、铁只能与水接触,与氧气不接触,不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A、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高效利用能源,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金属的回收利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
B、铜化学性质不活泼,但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生锈;故选项错误;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除了减少污染,还能防止金属资源浪费;故选项错误;
D、篮球架的表面涂漆,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其次是美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由图甲和图乙控制变量为氧气,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正确;
B、由图乙和图丙控制的变量有氧气、水两个,不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错误;
C、一段时间后图甲实验试管中铁生锈消耗氧气,装置中氧气减少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正确;
D、铁生锈是与氧气、水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正确。
故选B。
8.A
【详解】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钢和生铁是铁的两种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钢铁不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铜粉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故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加,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处理金属废弃物不能使用填埋法;废旧金属废弃物可回收后再加工使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9.A
【详解】
由上表可知,因为金属活动性越强,越不容易冶炼;反之,金属活动性顺序越弱,越容易冶炼.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则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所以上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金属的活动性.故选A.
10.B
【分析】
该实验一般从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考查。
【详解】
A、CO 有毒应加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a 装置中现象是管中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符合题意;
C、CO还原氧化铁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 b 装置中,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D、此反应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 CO,把装置内的空气排出,防止加热混有空气的CO而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
【详解】
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A说法不正确;
B、木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反应现象中都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置换反应,C说法不正确;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选B.
12.C
【详解】
A、氧化铁反应后转化为铁,化合价从+3价降为0价,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停止通CO,防止铁重新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
A、装置的中的尼龙布袋不可以用铁丝网替代,因为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法正确;
B、粗铜丝的上下移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粗铜丝的上移能使固液分离,说法正确;
C、打开止水夹,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不是酸,说法错误;
D、铁质止水夹涂漆是通过隔绝氧气和水来防锈,说法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A、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疏松的,易吸收水分加快了铁生锈,应及时处理,故A错误;
B、铝锅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能与醋反应进而与铝反应,不能用于盛放醋,故B错误;
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锈,故C错误。
D、“暖宝宝”中有铁粉、氯化钠和水等,发热原理是铁粉氧化放热,“暖宝宝”应密封保存,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A、S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为防止污染空气,集气瓶中加点水,实验操作不会引发安全问题,故A正确;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打开抽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问题,故B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粉末的试管未向下倾斜,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问题,故C错误;
D、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先加热再通CO,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问题,故D错误。故选A。
16.D
【详解】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棒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铝用于制成导线,是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间隔变大 D
【详解】
(1)温度计内水银会上升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温度计内汞原子间隔变大;
A、可回收物,是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塑料包装等,不符合题意;
B、其它垃圾是指危害比较少,可是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不符合题意;
C、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不符合题意;
D、汞属于重金属,废弃的水银温度计属于有害垃圾,符合题意。
故选D;
(2)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4Al+3O2=2Al2O3 水和氧气 A
【详解】
(1)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为:4Al+3O2=2Al2O;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工人给高速公路两旁的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而生锈;
(3) A 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此选项符合题意;B Pt(铂)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Cu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Pb(铅) 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
【详解】
(1)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水 铝较为活泼,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内层的铁 Ag Fe(NO3)2 67.5%
【解析】
(1)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水接触而生锈。(2)铝的活动性比较强,但是由于铝较为活泼,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和内层的铁和外面的氧气和水隔离开来保护内层的铁,所以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3)取少量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由于铜和因都不能和算反应,则X不可能是 Ag只能是铁;另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由于同时存在铁和铜,而铁比铜活泼,所以是硝酸银先和铁反应,只有铁完全反应后,铜才有机会反应,所以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NO3)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g+40g﹣49.9g=0.1g
设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10g×(1﹣x) 0.1g
=
x=67.5%
21. 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强 铝和氧气迅速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继续与氧气反应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 形成酸雨 提供反应所需的温度和还原剂 58.3 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使生成的 CO2完全进入B装置吸收 吸收空气中的 CO2和水蒸气,防止其进入B影响实验结果 13.2g 8.4 FeO
【详解】
(一)
(1)
Ⅰ铁与水和氧气作用下生成氢氧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2Fe+O2+2H2O═2Fe(OH)2;
Ⅱ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要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使铁制品表面保持干燥、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漆等措施;
(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其原因是铝和氧气迅速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继续与氧气反应;
(二)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黄铁矿粉碎会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
(2)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SO2直接排放可能会造成酸雨;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CO2,化学方程式为;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温度和还原剂;
(4)依据反应前后铁元素质量不变可知: ;
(三)
(1)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以连接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2)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所以应先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加热;
(3)控制A中温度在700℃至固体全部变黑,继续通CO至冷却,可以防止生成的Fe被氧化,以及使生成的 CO2完全进入B装置吸收;
(4)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防止其进入B影响实验结果;
测得装置 A 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9.2g,减少4.8g,就是氧元素的质量,所以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x=13.2g,所以装置B中固体应增重13.2g;
(5)设固体中铁的质量为y,
y=8.4g,
所以FexOy的质量为:19.2g-8.4g=10.8g,其中含有的铁元素的质量为: -8.4g=8.4g;氧元素质量为10.8g-8.4g=2.4g,则有 , ,所以FexOy 的化学式为FeO。
22.氢元素和氧元素 (b-a):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0.1g
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 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y
y=4.9g
所用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8%。
【详解】
(一)(1)物质都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反应后测得 B 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 ag,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说明生成的水中氧元素质量是ag,C 中洗气瓶(含药品)质量增加 bg,说明生成了bg水,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bg-ag):ag=(b-a):a。
(二)(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2)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会发生爆炸,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CO,作用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