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30 09:3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十单元酸和碱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NaCl B.H2SO4 C.Ba(OH)2 D.Na2SO4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D.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小苏打
4.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一定显蓝色
D.一定显红色
5.在人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主要是(  )
A.硫酸 B.白醋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
6.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7.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硫酸的是(  )
A.硝酸钠 B.氯化银 C.铜 D.氧化铜
8.园林工人在树杆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这里石灰浆的作用是(  )
A.美观大方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氢氧化钠溶液必须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主要原因是它(  )
A.易潮解
B.有腐蚀性
C.能与酸反应
D.既吸水又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10.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NaOH溶液加水稀释
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a.有催化剂b.无催化剂
11.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pH:0.8﹣1.5) B.血液(pH:7.35﹣7.45)
C.胆汁(pH:6.8﹣7.4) D.唾液(pH:6.6﹣7.1)
12.向氢氧化钠和酚酞溶液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红色褪去后,为了检验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将所得溶液分成四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又变红色 该溶液显酸性
B 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 该溶液显中性
C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粉末,有气泡 该溶液显碱性
D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有气泡 该溶液显中性
A.A B.B C.C D.D
13.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可得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作用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4.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   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等(写二条即可,每条1分).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   等气体.生石灰也可作干燥剂,其干燥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人被蚊虫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纯碱水D.糖水.
15.剑蝴同学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   性;
(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
16.分别将盛有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④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试剂瓶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具有脱水性的是   ,试剂变质的是   (填写序号).
17.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铅笔芯粉末因为含有   ,有滑腻感,可做家庭锁头的润滑剂。
(2)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季节,使人中毒的主要气体是   ,预防中毒的措施是   。
(3)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最易生锈的是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4)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瓶口有   产生,这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显   色。
18.建筑上制混凝土,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和配制波尔多液农药都要用到一种碱是   ,用这种碱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与铁制品容器,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9.在课堂中学习了“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老师提出,试液携带不方便,可以用石蕊试纸检测(石蕊试纸是由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滤纸晾干得到)。当老师拿出红色石蕊试纸时,小柯提出了问题,石蕊试纸应该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红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同学们经过思考:对“红色石蕊试纸是如何制作的?”这一问题提出了猜想: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盐酸,试纸   ;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纸变蓝色。从而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能否让试纸上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呢?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0.请问为什么会有蓝色石蕊试纸?它由什么制成?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十单元酸和碱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NaCl B.H2SO4 C.Ba(OH)2 D.Na2SO4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来分析.
【解答】解:A、氯化钠是中性的盐,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错误;
B、硫酸是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错误;
C、氢氧化钡是碱,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故正确;
D、硫酸钠是中性的盐,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能熟练判断物质的属类和性质以及对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着也是化学的重点内容.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D.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解答,根据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进行解答,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不是白烟,故A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故B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故C错误;
D、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不会变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实验现象的描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常见实验现象的记忆,以便灵活应用.
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小苏打
【分析】根据信息花青素在不同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同,对照“紫甘蓝变成了红色”分析判断加入的调味品。
【解答】解: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知该调味品显酸性,因此是食醋,而食盐、味精显中性;小苏打显碱性,都不显酸性;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分析、提炼、加工、运用能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了新课标对中考的要求和方向。
4.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一定显蓝色
D.一定显红色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一定显蓝色。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与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在人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主要是(  )
A.硫酸 B.白醋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
【分析】根据人的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盐酸,不是硫酸,故选项错误。
B、人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盐酸,不是白醋,故选项错误。
C、人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盐酸,不是氯化钠溶液,故选项错误。
D、人的胃液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盐酸,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胃酸中含有盐酸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
【解答】解: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液的组成进行。
7.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硫酸的是(  )
A.硝酸钠 B.氯化银 C.铜 D.氧化铜
【分析】不溶于水即是沉淀或不与水反应,溶于硫酸即能与硫酸反应,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硝酸钠能够溶于水,但是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银不能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故B错误;
C、铜不能溶于水也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铜不能溶于水,但是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解决此题可依据各选项物质的相关性质解决,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8.园林工人在树杆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这里石灰浆的作用是(  )
A.美观大方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具有杀菌性。
【解答】解:氢氧化钙具有杀菌作用,观察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钙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氢氧化钠溶液必须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主要原因是它(  )
A.易潮解
B.有腐蚀性
C.能与酸反应
D.既吸水又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分析】依据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易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的知识解决。
【解答】解: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固体烧碱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能够对烧碱的变质特性有所了解,能知道其变化的实质,属常规性基础知识考查的题目。
10.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NaOH溶液加水稀释
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a.有催化剂b.无催化剂
【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变弱,pH变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会使碱性减弱pH值减小,无限制接近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B、一定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C、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当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a使用催化剂,所需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1.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pH:0.8﹣1.5) B.血液(pH:7.35﹣7.45)
C.胆汁(pH:6.8﹣7.4) D.唾液(pH:6.6﹣7.1)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8﹣1.5,小于7,显酸性。
B、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C、胆汁的pH为6.8﹣7.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唾液的pH为6.6﹣7.1,小于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向氢氧化钠和酚酞溶液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红色褪去后,为了检验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将所得溶液分成四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又变红色 该溶液显酸性
B 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 该溶液显中性
C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粉末,有气泡 该溶液显碱性
D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有气泡 该溶液显中性
A.A B.B C.C D.D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滴加盐酸,红色褪去,溶液可能是中性或酸性,根据酸性溶液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滴加盐酸,红色褪去,溶液可能是中性或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呈酸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滴加盐酸,红色褪去,溶液可能是中性或酸性,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说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将加入的氢氧化钠中和,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滴加盐酸,红色褪去,溶液可能是中性或酸性,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说明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滴加盐酸,红色褪去,溶液可能是中性或酸性,加入锌粒有气泡,说明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13.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可得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作用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分析】根据已有的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遇到酸碱性溶液变色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变黄色的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故此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钠的溶液呈中性不会使指示剂变色,故溶液应为紫色,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蝴蝶兰花的溶液遇酸碱会变色,因此可作指示剂使用,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借助常见指示剂设计的信息题的考查,只要根据石蕊、酚酞等指示剂的性质进行类比分析,就能顺利结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4.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 H+ 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等(写二条即可,每条1分).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 H2(或O2) 等气体.生石灰也可作干燥剂,其干燥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O+H2O═Ca(OH)2 .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a(OH)2═CaSO4+2H2O .
(4)人被蚊虫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BC (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纯碱水D.糖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指的是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指示剂反应、与某些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从而做干燥剂,酸碱中和能生成盐和水,被蚊虫叮咬可以涂抹碱性物质.
【解答】解:(1)酸在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能与指示剂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2)氢氧化钠能用来干燥氢气或氧气等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本题答案为:H2(或O2),CaO+H2O═Ca(OH)2;
(3)硫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H2SO4+Ca(OH)2═CaSO4+2H2O;
(4)被蚊虫叮咬可以涂抹碱性物质,香油呈中性,故A错误,肥皂水呈弱碱性,故B正确,纯碱水呈弱碱性,故C正确,糖水呈中性,故D错误,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和碱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酸和碱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15.剑蝴同学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 酸 性;
(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CaCl2、NaCl、HCl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据此解答。
【解答】解:(1)滴入石蕊试液,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酸性,故填:酸;
(2)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废液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溶液呈酸性,故还含有盐酸,故填:CaCl2、NaCl、HCl。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指示剂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分别将盛有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④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试剂瓶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① ,具有脱水性的是 ② ,试剂变质的是 ③④ (填写序号).
【分析】试剂瓶内物质质量减少,一般说来,物质具有挥发性;脱水性是指能把物质中H、O元素把原子个数2:1(即水的分子构成)关系脱离出物质,表现出强烈的腐蚀性;敞口放置变质,说明该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反应.
【解答】解:①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敞口放置时会在瓶口看到出现白雾;所以敞口放置物质质量减少物质为浓盐酸;
②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脱出有水物中的H、O元素而使物质碳化;具有脱水性的物质为浓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既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敞口放置变质的物质应有氢氧化钠;
④澄清石灰水能与空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而变质.敞口放置变质的也应有澄清石灰水.
故答:①,②,③④.
【点评】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实验室通常利用这一变化检验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17.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铅笔芯粉末因为含有 石墨 ,有滑腻感,可做家庭锁头的润滑剂。
(2)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季节,使人中毒的主要气体是 一氧化碳 ,预防中毒的措施是 保持空气流通 。
(3)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最易生锈的是 A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4)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瓶口有 白雾 产生,这说明浓盐酸具有 挥发 性。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显 蓝 色。
【分析】(1)根据铅笔芯粉末的成分进行分析;
(2)根据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进行分析;
(4)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反应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铅笔芯粉末中含有石墨,有滑腻感;
(2) 煤气中毒中毒的主要气体是一氧化碳,预防中毒的措施是注意通风;
(3)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会发生锈蚀,所以埋在地下的铸铁最易生锈的是: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故选:A;
(4)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瓶口有白雾产生,这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显蓝色。
故答案为:(1)石墨;
(2) 一氧化碳;保持空气流通;
(3)A;
(4)白雾;挥发;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8.建筑上制混凝土,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和配制波尔多液农药都要用到一种碱是 Ca(OH)2 ,用这种碱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与铁制品容器,是因为  Fe+CuSO4═Cu+FeSO4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硫酸铜能与铁发生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硫酸铜能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导致药效降低,故不能使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
故填:Ca(OH)2;Fe+CuSO4═Cu+FeSO4。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以及金属活动性的有关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9.在课堂中学习了“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老师提出,试液携带不方便,可以用石蕊试纸检测(石蕊试纸是由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滤纸晾干得到)。当老师拿出红色石蕊试纸时,小柯提出了问题,石蕊试纸应该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红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同学们经过思考:对“红色石蕊试纸是如何制作的?”这一问题提出了猜想: 在紫色的石蕊试纸上滴加了酸性物质后晾干得到的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盐酸,试纸 不变色 ;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纸变蓝色。从而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能否让试纸上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呢?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 向试纸上变蓝的部分滴加稀盐酸,就会观察到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 。
【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石蕊试液是紫色的,遇到酸性溶液时会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时会变成蓝色。红色石蕊试纸是在紫色的石蕊试纸上滴加了酸性物质后晾干得到。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盐酸,试纸不变色;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纸变蓝色。若让试纸上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可设计如下实验:向试纸上变蓝的部分滴加稀盐酸,就会观察到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
故答案为:在紫色的石蕊试纸上滴加了酸性物质后晾干得到的;不变色;向试纸上变蓝的部分滴加稀盐酸,就会观察到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0.请问为什么会有蓝色石蕊试纸?它由什么制成?
【分析】根据石蕊试纸是将纸张浸於含石蕊试剂的溶液中制成,石蕊试纸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液中呈蓝色解答.
【解答】解:石蕊试纸和广用试纸都是用来测量溶液的酸碱度的指示用具.石蕊试纸是将纸张浸於含石蕊试剂的溶液中制成,石蕊试纸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液中呈蓝色.故要检测酸性液时宜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碱性液时则用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石蕊试纸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液中呈蓝色.故要检测酸性液时宜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碱性液时则用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是将纸张浸於含石蕊试剂的溶液中制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9 21:01:46;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