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工业地价变动指数是指一个区域中,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与该地区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之间的差,可以用于衡量区域工业用地价格的扭曲程度,指数越大,表明该地区工业用地市场竞争越激烈。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中,受工业地价变动指数影响最弱的是
A.生物医药工业 B.化学工业 C.电子装配工业 D.纺织工业
2.部分金属加工业与工业地价变动指数的关系也较弱,可能是由于其
A.生产成本低 B.紧邻原料产地 C.生产占地面积小 D.工业净利润高
3.区域工业地价变动指数的提高将会
A.降低第三产业比重 B.降低土地利用效率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农村人口二次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期间转换过一个乃至多个工作城市的过程。统计表明,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占比较高,已成为新时代人口迁移的重要类型。下表示意某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和特征均值统计。据此完成4~5题。
4.与一次流动人口相比,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人口可能更多地考虑
A.收入水平 B.公共服务水平 C.家庭因素 D.环境因素
5.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来源地人口二次流动占比较小,主要是因为
①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 ②务工地与家乡之间平均距离较近 ③对家庭照顾方面考虑较少
④收入预期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美国某地天然森林以栎、松、杨等针阔叶混交林树种为主,森林的生长状况受到地下水的显著影响。下图示意2018年7月4日~25日该地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期间,该地夜间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别是
A.上升 凝结水入渗 B.下降 地表持续蒸发 C.下降 降水补给少 D.上升 蒸腾耗水减少
7.总体上看,图示期间的天气状况是
A.每日阵雨 B.久旱转雨 C.持续晴朗 D.久雨转晴
8.下列美国地区中,该地最可能位于
A.洛杉矶西海岸 B.五大湖南岸 C.西部内陆高原 D.密西西比河河口
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位于27°N,海拔约4600m,地处雪线附近。栈道悬空架设,全长约500m.下图示意2021年4月初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9~11题。
9.观景栈道悬空架设,主要是考虑
①防止积雪掩埋 ②保护地面冻土 ③增强抗风性能 ④减轻对地表的干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图示景观范围内积雪厚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坡度 B.土质 C.坡向 D.海拔
11.若拍摄者7月初同一时间再次来到该观景栈道,最有可能发现
A.积雪覆盖增多 B.太阳高度角变小 C.日落方向偏南 D.大气能见度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洞庭湖与长江保持着自然相通的状态,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河湖关系。荆南三口(松滋口、虎渡口、藕池口)是长江与洞庭湖维系江湖连通的纽带,分流长江干流的径流进入洞庭湖区。20世纪60年代末,长江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导致荆南三口分流量下降。2003年,位于荆江河段上游的长江三峡大坝竣工后,荆江河段水沙形势改变,荆南三口分流量锐减。在枯水期,为保障下游用水需求及满足发电需要,三峡大坝加大下泄流量,但未能改变荆南三口分流量下降的趋势,荆南三口时常断流。松滋口在荆南三口中的分流比在持续增大,而虎渡口、藕池口的分流比则在减小。水利专家提出河道控制方案,增大荆南三口分流量,提高河湖水文连通性。右图示意荆南三口水系。
(1)分析长江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导致荆南三口分流量下降的原因。(4分)
(2)尽管枯水期上游加大了下泄水量,但荆南三口分流量仍比三峡建坝前低,试说明原因。
(6分)
(3)专家预测,松滋口在荆南三口的分流比将会继续增大,推测专家的理由。(6分)
(4)说明提高荆南三口分流量的重要性。(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21世纪初,坦桑尼亚化肥出现严重缺口,依赖国外市场的供应。2010年,坦桑尼亚政府提出南部农业走廊计划,挪威某大型化肥企业在坦桑尼亚投资农业,在达累斯萨拉姆改造原有的拥堵严重的港口,兴建化肥大宗专用码头,并大量收购坦桑尼亚的小型化肥经销商,直接负责化肥在该国的销售。2016年后,由于入不敷出,该挪威公司从坦桑尼亚撤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坦桑尼亚在农业生产上开展了以中坦木薯合作为代表的多项合作,中国公司在坦桑尼亚投资农业产业园,产业园由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部门组成,极大地改善了坦桑尼亚农业生产的状况。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的位置。
(1)分析21世纪初坦桑尼亚化肥缺口严重的原因。(6分)
(2)化肥码头投产后,坦桑尼亚农民购买化肥的价格仍居高不下,请说明原因。(8分)
(3)说明大量收购当地经销商对挪威公司投资失败的影响。(4分)
(4)与挪威企业相比,说明中坦合作模式对坦桑尼亚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漂木是指普遍存在于山地系统中由滑坡崩塌、沟岸侵蚀、火灾、风力作用、自然死亡或人为砍伐等各种因素产生的大量随水流而下的枯倒木。阿尔卑斯山区河流众多,部分河段漂木密集,对河谷旅游业造成危害。下图示意漂木的典型景观。
说明漂木对阿尔卑斯山区河谷旅游业的危害,并为河谷景区利用漂木化害为利提出合理的建议。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某高速公路始建于2014年,穿越高寒草甸湿地保护区,沿途野生动物众多,亦有牧民放牧。为减轻高速公路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该路段每隔一定距离设有1.2~4m高、4~6m宽的箱形涵洞。2018年某地理团队至此考察发现,该地涵洞通道利用率低,极少有野生动物利用涵洞通道穿越高速公路。下图示意该路段附近藏原羚活动位置。
简述藏原羚活动位置分布可能潜在的不利影响,并推测该地涵洞通道利用率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