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感觉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感觉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30 11:2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感觉世界
一、选择题
1.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大蒜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可以治病。医生告诉我们,嚼大蒜能消灭口腔中的病菌。吃过大蒜,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2.一般来说,孩子的嗅觉与父母相比( )
A.是相同的 B.要灵敏
C.要迟钝 D.无法比较
3.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经不能形成嗅觉
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C.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触觉
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今天天气很冷,我们感受气温主要是靠(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冷热觉
5.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咸、涩 D.酸、甜、辣、涩
6.味觉感受器主要感受(  )
A.有气味气体的刺激 B.固态物质的刺激
C.液态物质的刺激 D.干燥的化学物质的刺激
7.下列关于痛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痛觉是对人体有害的刺激
B.痛觉在人体的皮肤上产生
C.电、机械、过冷、过热、化学物质刺激等都能产生痛觉
D.触觉、热觉、冷觉等感受器都能感受产生痛觉的刺激
8.五一期间,远在上海的表哥来做客,家里做了许多好吃的,特别是红烧肉,让小明闻了直流口水。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A.鼻腔
B.嗅神经
C.嗅觉感受器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9.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10.晚上沉睡中的人被蚊子咬醒,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听觉
11.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为 (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12.味觉感受器对下列物质的刺激不敏感的是( )
A.西瓜 B.红酒
C.馒头 D.鸡汤
13.下列关于人体感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正常视力情况下,观察物体时晶状体凸度的变化可确保视网膜上成像的清晰;
②内耳的半规管是重要的听觉感受器;
③鼻粘膜上存在嗅觉中枢;
④皮肤感受器是一种分布在皮肤上游离的神经末梢。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 )
A.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B.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播到大脑中
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产生了味觉疲劳
15.俗话说“十指连心”。这是因为 ( )
A.手指皮肤特别薄
B.手指皮肤有丰富的运动神经末梢
C.手指皮肤毛细血管丰富
D.手指皮肤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二、填空题
16.感受味道的感觉器官是舌,其感受器是 ,味蕾里有许多 细胞,能感受各种刺激,尤其对 的刺激特别敏感。
17.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里,瞎子是用________来感知大象的形状,此时这种感觉形成部位在_____。古人云: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______的缘故。
18.据文献记载,至今世界上已经发现了62例先天性无痛症患者,他们由于天生无痛觉,幼年时往往在进食时自己将舌头咬破,行走时将关节扭伤而不知晓。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防止烫伤、碰撞,这种患者容易死于内脏炎症或体表大面积感染。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痛觉对人具有 作用。
19.在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警察叔叔带着警犬破案或搜救伤员。警察带的是警犬而不是猫或羊,这说明: 。
20.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 ℃的水,乙盆装60 ℃的水,丙盆装30 ℃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 感受器分别感受 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粘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详解】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选B。
2.B
【分析】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粘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详解】
由于大人比小孩生活时间长,接受更多气味的刺激机会多,而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所以灵敏度会降低。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
3.D
【解析】
【分析】
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的一类器官。
【详解】
A、人体嗅觉有“适应性”主要是人体嗅觉神经末梢易疲劳,因此,“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错误。
B、麻是由于剌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错误。
C、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保护生命安全,错误。
D、皮肤各个部位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正确。
故选:D
【点睛】
明确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4.D
【详解】
皮肤和某些黏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 感受气温主要是靠冷热觉。
故选D.
5.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除了视觉和听觉以外,其他的感觉器官,每种感觉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这些感觉使我们能够全面的、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详解】
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碱、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D正确。
【点睛】
关于味觉感受器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6.C
【分析】
人体的鼻腔顶壁的粘膜中有嗅细胞,能够接受挥发性气味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舌背面、舌尖、舌两侧即舌根有味蕾,是味觉感受器。
【详解】
味觉感受器分布于舌上有味蕾,分布于舌背面、舌尖和舌两侧,味觉感受器分布舌背面和两侧粘膜;舌背面、舌尖、舌两侧和舌根,叫味蕾,味蕾主要能够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
故选C。
7.C
【分析】
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宜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皮肤的颜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
【详解】
A、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A错误;
B、痛觉由痛觉感受器发出信号,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痛觉感受器不只存在于皮肤上,其他器官也有,B错误;
C、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电、机械、过冷、过热等伤害性刺激都能引起痛觉,C正确;
D、痛觉有专一的痛觉感受器,D错误。
【点睛】
皮肤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
8.D
【分析】
此题考查了人体的神经系统,据此答题。
【详解】
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里的一些“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故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嗅觉产生的部位。
9.D
【分析】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
【详解】
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剌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D正确。
【点睛】
掌握感觉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人体具有五大感觉,分别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
【详解】
晚上沉睡中的人被蚊子咬醒,在蚊子咬的过程中皮肤感受到了,蚊子叮咬皮肤时的触觉,所以起作用的是触觉,答案选择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人的五种感觉。
11.C
【分析】
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详解】
感觉器官是带有附属结构的复杂感受器。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眼有视觉作用,耳有听觉作用,鼻有嗅觉作用,舌(味蕾)能够感受味觉,皮肤有感觉、触觉等作用。人体与色、香、味对应的感觉是视觉、嗅觉、味觉。C符合题意。
12.C
【分析】
舌背面、舌尖、舌两侧即舌根有味蕾,是味觉感受器。
【详解】
舌头的不同部位上的味蕾,对味觉的感受程度又不尽相同:舌尖上的味蕾对甜味最敏感,舌根部的味蕾对苦味、辣味最敏感,舌头及两侧的味蕾对咸味最敏感,舌尖两侧的味蕾还对酸味最敏感,而图中A西瓜没有有甜味,B红酒有酒味,D鸡汤有咸味,而只有C干馒头没有什么味道,所以味觉感受器对C的刺激不敏感的。
13.B
【分析】
(1)正常视力情况下,人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从远处来几乎是平行的,看近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是从一点发散出来的。所以当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的变化可确保视网膜上成像的清晰。
(2)耳的结构中,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是人和脊椎动物内耳迷路的组成部分,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半圆形小管,可分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不论骨半规管和膜半规管,均可分为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膜半规管内外充满淋巴。半规管一端稍膨大处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通过它引起运动感觉和姿势反射,以维持运动时身体的平衡.
(3)鼻粘膜上存在嗅觉感受器,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皮肤内含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感觉神经末梢按其结构可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两类。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
①正常视力情况下,晶状体凸度的变化可确保视网膜上成像的清晰,①正确;
②耳的结构中,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②错误;
③鼻粘膜上存在嗅觉感受器,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③错误;
④皮肤感受器是一种分布在皮肤上游离的神经末梢,④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比较综合,难度稍大。需要重点记忆基础知识。
14.C
【分析】
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详解】
平时,人吃东西所以知道什么味道,这主要是舌头上味蕾在起作用,当人生病或疲劳时打乱了人体内分泌,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所以人的味觉发生了变化,所以吃什么东西也就没有味道。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睛】
关于感觉器官的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5.D
【分析】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
【详解】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由于身体各部分的感受器的分布不同,因而感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处的感觉神经末梢最多,因而对外界的敏感性最强。所以,也就有了“十指连心”之说。
故选D。
【点睛】
皮肤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
16.味蕾 味觉 液态物质
【解析】
【分析】
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的一类器官。
【详解】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受。人体的舌上有许多乳头状小凸点的味蕾,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人体内的感觉器官,有口、鼻、眼、耳、皮肤等,但作用却不一样。
17.触觉 大脑 适应
【分析】
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
【详解】
瞎子是用手的触觉来感物体的形状,在大脑形成物体的形状;
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使嗅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点睛】
掌握人体的基本感觉以及感觉形成的部位是解题的关键。
18.保护
【解析】
【分析】
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目信息,可以得出答案。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触觉和痛觉是两种不同的感受,通过触觉,可以感知物体大小、表明粗糙程度等特点,而痛觉会让我们身体感到不舒服并设法改变这种不舒服的状态,从而有利于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详解】
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根据题中材料可知,痛觉对人具有保护作用。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熟悉掌握皮肤和结构和功能。
19.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分析】
此题考查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详解】
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的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性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的判断,这就是触觉,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差异很大;狗比人高1200倍.
20.热 冷 冷热觉 改变 大脑
【分析】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对温度的感知,有时是不准确的,容易受到主观感觉的影响。皮肤和某些粘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冷感受器只对冷刺激敏感。
【详解】
皮肤和某些粘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冷感受器只对冷刺激敏感。皮肤温度感受器是感受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皮肤能感受温度的变化,此感受的感受器在皮肤,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综上分析可知,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 ℃的水,乙盆装60 ℃的水,丙盆装30 ℃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说明 冷热觉感受器分别感受改变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
【点睛】
本题考查人体对温差的反应,明确皮肤温度感受器是感受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是解答的关键。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