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 )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 )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是那么亢奋。
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人的怜悯之心是( )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 )着。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愚钝,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鄙夷 禁锢 裹挟 流落 B.鄙夷 禁锢 包含 流窜
C.鄙视 囚禁 裹挟 流落 D.鄙视 囚禁 包含 流窜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3分)
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军从东西两路呈钳型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直逼朝鲜政府的临时所在地, 声称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而对战局的突然变化,中央军委急调第9兵团入朝作战,10余万志愿军 翻山越岭,隐蔽接敌,开进长津湖战场。
1950年11月下旬,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积雪达40厘米厚,气温骤降到零下30摄氏度。11月27日晚,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志愿军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中,随后就以 扑向美军,将美军分割包围于柳潭里、新兴里和古土里等地区。在整夜的伏击作战中,6连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高地上。他们一个个身着单薄的军装,持枪俯卧在战壕里,保持着战斗姿势,怒目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冲锋。战士们化成一群冰雕,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洁白的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细小而又坚硬的冰凌。
这就是“冰雕连”的由来。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昭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精神。“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冻饿交加,在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挥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北极熊团”一个整团的纪录,彻底 了东线战场的局面。
18.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狂妄 昼伏夜出 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改变
B.叫嚣 昼伏夜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改变
C.叫嚣 昼伏夜出 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扭转
D.狂妄 昼伏夜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扭转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冰雕连”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B.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和王亚平于2021年10月16日先后进入神舟十三号“天和”核心舱,即将开启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C.目前有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世卫组织称其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要求各国加强监测与测序工作。
D.日前,为整治娱乐圈乱象,中央网信办要求各部门联合惩戒违法失德艺人,特别奉劝那些失德艺人趁早放弃侥幸心理,因为艺德红线碰不得,谁碰谁“掉线”。
20.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冻饿交加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B.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运输补给严重不足、冻饿交加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C.志愿军冻饿交加,在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D.志愿军冻饿交加,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运输补给严重不足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器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3分)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l(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谣言传播公式:“R(谣言)=I(事件重要性)×A(事件模糊性)÷C(公众识别力)”。在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每一种传播行为都有可能被放大以及误读。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诱因,引爆负面舆情发酵。谣言的治理需要___________,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除了国家机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___________之外,央媒应当根据谣言种类和特征,用科学性较强的专业内容来___________网络谣言空间,不断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疫情防护相关知识,提高公众识别能力。针对新冠疫情期间网络上的负面舆情,央媒能够快速响应,通过客观、清晰的系列报道进行正向舆论引导。一些主流央媒能更多考虑到事件中用户的信息需求,重新设计传播语态,重新打造文本形态,利用直播、数读、平面设计、互动视频、H5、纪录片、新闻游戏等___________的传播方式,展现央融媒“融观点于形式、融质效于内容”的内涵。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统筹兼顾 制约 挤占 形形色色
B.运筹帷幄 制裁 侵占 林林总总
C.运筹帷幄 制裁 挤占 形形色色
D.统筹兼顾 制约 侵占 林林总总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等诱因,引爆负面舆情发酵。
B.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诱因,引起负面舆情发酵。
C.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等特性,引起负面舆情发酵。
D.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特性,引爆负面舆情发酵。
20、与文中加点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过了一段时间,吃得胖胖的蚕儿要“上山”了。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五一”这一天,许多景区被游客挤爆。
D、人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时下流行的搜题App让部分家庭作业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的答疑解惑职能。对于很多无力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而言,“拍照即得”的搜题App同样是福音。
但是,搜题App的弊端也很突出。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搜题软件来梳理,无疑是一道“学习神器”。然而,很多中小学生自觉性不强,使用搜题软件易形成依赖心理,成为他们抄袭作业的“捷径”。搜题App还可能让教师误判学情,以为学生成绩很好。其实,搜题App的正确率并不让人满意。一些搜题App推出了兼职答题业务,但答题者水平 ,不少答案并不正确,如果学生因此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纠正起来就很不容易了。
总之,搜题软件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使用的人。合理使用能为学习提供助力,反之则 ,使用者应该牢记:搜得到答案,搜不到思考能力;一旦产生依赖心理,搜题软件必将“___________”。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
)
A.唾手可得 良莠不齐 贻害无穷 误尽苍生
B.唾手可得 参差不齐 贻害无穷 误人子弟
C.信手拈来 良莠不齐 贻人口实 误人子弟
D.信手拈来 参差不齐 贻人口实 误尽苍生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搜题软件来梳理,无疑是一道“学习神器”。
B.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搜题软件来梳理,无疑是一款“学习神器”。
C.对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搜题软件可以帮他们梳理解题思路,无疑是一款“学习神器”。D.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搜题软件可以帮他们梳理解题思路,无疑是一道“学习神器”。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 )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 )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是那么亢奋。
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人的怜悯之心是( )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 )着。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愚钝,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鄙夷 禁锢 裹挟 流落 B.鄙夷 禁锢 包含 流窜
C.鄙视 囚禁 裹挟 流落 D.鄙视 囚禁 包含 流窜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3分)
18.【答案】A【解析】“鄙视”:主要是看不起某人(对某事的做法、态度)。“鄙夷”:强调不屑一顾,多从神态、言行中表现出来。“囚禁”:把人关在监狱里。“禁锢”:束缚;强力限制。原文主要指思想上的束缚。“裹挟”:(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流落”:漂泊外地,穷困潦倒或(物品)流转散失。“流窜”:到处流动转移;(多指盗匪或敌人)乱逃。
19.【答案】D【解析】横线处为“比喻”。A.使用了夸张的修辞。B.“护”将水赋予了人的情感,“送”将山赋予了人的情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C.排比(互文)。D.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答案】(1)“脚步”与“愚钝”搭配不当,可将“愚钝”改为“迟缓”;(2)句子状语成分“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不能表示时间状态,可将“获知的”改为“获知了”。(答出1点1分,2点3分)
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军从东西两路呈钳型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直逼朝鲜政府的临时所在地, 声称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而对战局的突然变化,中央军委急调第9兵团入朝作战,10余万志愿军 翻山越岭,隐蔽接敌,开进长津湖战场。
1950年11月下旬,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积雪达40厘米厚,气温骤降到零下30摄氏度。11月27日晚,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志愿军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中,随后就以 扑向美军,将美军分割包围于柳潭里、新兴里和古土里等地区。在整夜的伏击作战中,6连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高地上。他们一个个身着单薄的军装,持枪俯卧在战壕里,保持着战斗姿势,怒目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冲锋。战士们化成一群冰雕,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洁白的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细小而又坚硬的冰凌。
这就是“冰雕连”的由来。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昭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精神。“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冻饿交加,在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挥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北极熊团”一个整团的纪录,彻底 了东线战场的局面。
18.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狂妄 昼伏夜出 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改变
B.叫嚣 昼伏夜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改变
C.叫嚣 昼伏夜出 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扭转
D.狂妄 昼伏夜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扭转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冰雕连”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B.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和王亚平于2021年10月16日先后进入神舟十三号“天和”核心舱,即将开启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C.目前有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世卫组织称其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要求各国加强监测与测序工作。
D.日前,为整治娱乐圈乱象,中央网信办要求各部门联合惩戒违法失德艺人,特别奉劝那些失德艺人趁早放弃侥幸心理,因为艺德红线碰不得,谁碰谁“掉线”。
20.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冻饿交加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B.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运输补给严重不足、冻饿交加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C.志愿军冻饿交加,在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D.志愿军冻饿交加,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运输补给严重不足等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18.【答案】D(3分)
【解析】①叫嚣:大声叫嚷,后文有“声称”,与“叫嚣”有重复,所以排除。狂妄:指极端自高自大,十分嚣张,目中无人,骄傲。②昼伏夜行:出自《战国策·秦策》,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昼伏夜出:基本意思为白天潜伏,夜晚出来。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犹如猛虎下山之势:形容猛虎下山时的威风。④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扭转: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或目前的状况。
19.【答案】B(3分)
【解析】句中的引号和“冰雕连”均表特定称谓。A表引用;C表强调;D表特殊含义。
20.【答案】B(3分)
【解析】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器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中华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3分)
18. A 所填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文物首先是见证历史,守望沧海变迁,然后等待着人们发掘,才能苏醒绽放,最后惊艳世界。据此排除BCD。故选A。
19.C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用典修辞,运用了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夸张修辞。落笔可摇动五岳,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采用了夸张手法。C.这是宋代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是说一汪溪水将田地环绕,好像在护卫一样;而两座山直闯进门,送来了青翠的山色,“护”“送”属于人的动作行为。运用了拟人手法。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采用互文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采用了互文的修辞。
20.第一处:主客颠倒,“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缺主语,删掉“在……中”或“让”。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l(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谣言传播公式:“R(谣言)=I(事件重要性)×A(事件模糊性)÷C(公众识别力)”。在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每一种传播行为都有可能被放大以及误读。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诱因,引爆负面舆情发酵。谣言的治理需要___________,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除了国家机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___________之外,央媒应当根据谣言种类和特征,用科学性较强的专业内容来___________网络谣言空间,不断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疫情防护相关知识,提高公众识别能力。针对新冠疫情期间网络上的负面舆情,央媒能够快速响应,通过客观、清晰的系列报道进行正向舆论引导。一些主流央媒能更多考虑到事件中用户的信息需求,重新设计传播语态,重新打造文本形态,利用直播、数读、平面设计、互动视频、H5、纪录片、新闻游戏等___________的传播方式,展现央融媒“融观点于形式、融质效于内容”的内涵。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统筹兼顾 制约 挤占 形形色色
B.运筹帷幄 制裁 侵占 林林总总
C.运筹帷幄 制裁 挤占 形形色色
D.统筹兼顾 制约 侵占 林林总总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等诱因,引爆负面舆情发酵。
B.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诱因,引起负面舆情发酵。
C.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等特性,引起负面舆情发酵。
D.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特性,引爆负面舆情发酵。
20、与文中加点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过了一段时间,吃得胖胖的蚕儿要“上山”了。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五一”这一天,许多景区被游客挤爆。
D、人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18.A,统筹兼顾,筹:统一筹划。兼顾:各方面都照顾到。通盘筹划,同时照顾到各个。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制约,限制约束。制裁,强制管束、处分违法乱纪的人。侵占,①非法占有公家或别人的财产。②用武力侵略、占有别国的领土。挤占,不经允许或批准而强行挤入并占用。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形容事物种类繁多。林林总总,形容事物繁多。
19.C,错误有两处,前面表特性的几个短语语序混乱,后面“引爆”与“发酵”同用,造成句式的杂糅。
20、D,例句引号用法为引用。A项特殊含义,B项强调,C项特定称谓。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时下流行的搜题App让部分家庭作业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的答疑解惑职能。对于很多无力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而言,“拍照即得”的搜题App同样是福音。
但是,搜题App的弊端也很突出。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搜题软件来梳理,无疑是一道“学习神器”。然而,很多中小学生自觉性不强,使用搜题软件易形成依赖心理,成为他们抄袭作业的“捷径”。搜题App还可能让教师误判学情,以为学生成绩很好。其实,搜题App的正确率并不让人满意。一些搜题App推出了兼职答题业务,但答题者水平 ,不少答案并不正确,如果学生因此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纠正起来就很不容易了。
总之,搜题软件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使用的人。合理使用能为学习提供助力,反之则 ,使用者应该牢记:搜得到答案,搜不到思考能力;一旦产生依赖心理,搜题软件必将“___________”。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
)
A.唾手可得 良莠不齐 贻害无穷 误尽苍生
B.唾手可得 参差不齐 贻害无穷 误人子弟
C.信手拈来 良莠不齐 贻人口实 误人子弟
D.信手拈来 参差不齐 贻人口实 误尽苍生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搜题软件来梳理,无疑是一道“学习神器”。
B.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解题思路可以通过搜题软件来梳理,无疑是一款“学习神器”。
C.对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搜题软件可以帮他们梳理解题思路,无疑是一款“学习神器”。D.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搜题软件可以帮他们梳理解题思路,无疑是一道“学习神器”。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18.B(①“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这里是说答案和解题思路容易得到,与写文章无关,故应选用“唾手可得”。②“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侧重于人的品质,不用于形容能力、水平、成绩等,故应选用“参差不齐”。③“贻害无穷”,留下无穷祸害。“贻人口实”,给人可利用的借口;让人当作话柄。这里与“借口”“话柄”等无关,只是说祸害很大,故应选用“贻害无穷”。④“误人子弟”,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误尽苍生”,耽误和误导全天下的人。一般用在批评某人的著作、言论、教育方式上。这里加了引号表示活用,是说搜题软件将会耽误那些对它“产生依赖心理”的学生,而不是耽误全天下所有的学生,故应选用“误人子弟”。)
19.C(首先,从语感上可以感觉到“就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而言”读来颇为别扭,由此大体上可以排除B、D两项。其次,中间一句以“解题思路”为主语,则与最后一句主宾搭配不当,由此排除A、B两项。最后,“一道‘学习神器’”存在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毛病,由此排除A、D两项。故选C。)
20.①“搜题软件”是本体,“是”是喻词,“双刃剑”是喻体。
②将“搜题软件”比作“双刃剑”,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搜题软件的利与弊,可以警醒学生,不要对其产生依赖心理。
【评分建议】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