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南方地区(单元总结)(精品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南方地区(单元总结)(精品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31 15: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单元总结
知识结构
01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范围
秦岭-淮河 以南,
青藏高原 以东,
东面、南面分别濒临
黄 海、东 海、南 海。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复杂多样
东西差异明显
平原
低山
丘陵
高原
盆地
东部
西部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年降水量超过 毫米,属于 区。
800
湿润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1月平均气温 ℃以上,属于 带。
热带、亚热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属于 和 气候,气候 。
热带
湿热
(雨热同期)
亚热带季风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红土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湿热的气候对土壤、植被的影响
典例训练
读“南方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
错误的是
A.位于南岭以南
B.位于淮河以南
C.位于青藏高原以东
D.东部和南部濒临海洋
2.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山清水秀 B.河湖密布 C.地高天寒 D.树木常绿
3.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
4.南方地区广泛发育的土壤主要是
A.黑土 B.黄土 C.红土 D.青土
A
C
B
C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说明气候、土壤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1.类型: 水田 农业
2.耕地:水田
3.粮食作物:水稻
4.生产条件:水热条件优越
农业
典例训练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B.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D.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热量充足 ③气温年较差大 ④降水充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
①一年一熟 ②两年三熟 ③一年两熟 ④一年三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油菜 B.甘蔗 C.水稻 D.玉米
B
D
C
D
02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特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城市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江海交汇之地”
“江”是指 长江 ,
“海”是指 黄 海和 东 海。
范围包括 江苏 省南部,
浙江 省北部和 上海 市全部。
【考点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特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城市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本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濒临黄海和东海,方便与沿海各地和世界的联系;
位于长江下游,便于联系内陆;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特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城市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鱼米之乡
地形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湖密布——淡水渔业发达
长江三角洲地区
典例训练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包括
A.上海市 B.江西省南部
C.浙江省北部 D.江苏省南部
2.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图中
①表示的河流是
A.淮河 B.黄河
C.长江 D.钱塘江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图中
②③表示的海洋匹配正确的是
A.②-渤海 B.②-黄海 C.③-黄海 D.③-南海
4.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其中“米”是指该地区盛产
A.玉米 B.稻米 C.小米 D.花生米
B
C
B
B
【考点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特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城市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地位:城市最密集、经济水平最高
核心城市:上海 ,是我国 最大 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综合性 工业城市。
“同城效应”:
依托发达的 高速铁路 和 高速公路 。
长江三角洲地区
典例训练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B.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C.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D.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杭州
3.下列关于该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B.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是全国文化中心
D.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4.下列哪一区域的开发开放,对该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A.雄安新区 B.浦东新区 C.深圳经济特区 D.珠海经济特区
D
C
C
B
【考点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特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城市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水乡文化与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 、 杭州西湖 。
水乡古镇:江苏的 周庄、同里 ;浙江的 乌镇、西塘 。
传统文化: 戏曲 、茶 、丝绸 、饮食 。
长江三角洲地区
典例训练
1.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明孝陵 B.杭州西湖 C.明十三陵 D.苏州古典园林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别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
A.同里 B.南浔 C.西塘 D.周庄
3.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下列属于我国著名古都的是
①上海 ②南京 ③杭州 ④苏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服务设施完善 D.物价水平低
C
D
B
D
03
香港和澳门
香港和澳门
【考点1】了解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港澳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位置和范围: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
东南 端,分别位于珠江口
东 、 西 两侧,与 广东
省相邻。
香港由 香港岛 、九龙 、“新界”组成,澳门由
澳门半岛、 氹仔岛 、路环岛组成。
香港和澳门
【考点1】了解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港澳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陆
香港、澳门地狭人稠,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
典例训练
1. 在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省级行政区是
A. 珠海和深圳 B. 香港和澳门
C. 澳门和珠海 D. 香港和深圳
2. 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位于珠江口东侧
C. 北面与珠海毗邻 D. ①铁路线为京广线
3. 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
B. 北面与深圳相邻
C. 与广东省相邻
D. 濒临东海
4. 下列不属于香港组成部分的是
A. 香港岛 B. 路环岛 C. 九龙 D. “新界”
B
B
C
B
香港和澳门
【考点1】了解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港澳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
香港
自由贸易港
澳门
支柱产业是 博彩旅游业
香港和澳门
【考点1】了解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港澳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和澳门
【考点1】了解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港澳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
前店后厂 模式
“店”是指 港澳 ,“厂”是指 珠江三角洲地区
目前
粤港合作 模式
广东发展 制造业 ,香港发展 服务业
典例训练
1. 下列说法与香港不相符的是 ( )
A. 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B. 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中心
C. 世界自由贸易港 D. 世界信息服务中心、贸易中心
2. 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 )
A. 转口贸易业 B. 信息服务业 C. 国际金融业 D. 博彩旅游业
3. 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其中香港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
A. 廉价的劳动力 B. 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C.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D. 大量的厂房和能源
4. 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担任的角色是 ( )
A. “店”—产品销售 B. “厂”—产品销售
C. “店”—产品制造 D. “厂”—产品制造
A
D
C
D
04
台湾省
台湾省
【考点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位置与范围:
包括 台湾 岛,以及附近的 澎湖 列岛、钓鱼 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 东 海,南临 南 海,东临
太平 洋,西隔 台湾 海峡与 福建 省相望,是我国面积 最大 的岛屿。
1.关于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域,匹配正确的是
A.A-琼州海峡 B.B-东海
C.C-南海 D.D-太平洋
2.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④是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海南省 D.浙江省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 B.崇明岛
C.钓鱼岛 D.台湾岛
典例训练
D
B
D
台湾省
【考点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地形:以山地为主;
气候: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风景名胜:玉山、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
1.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2.台湾岛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台湾岛上的河流
①年径流量大 ②短小急促 ③水能丰富 ④汛期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台湾岛上的风景名胜不胜枚举,下列风景名胜不属于台湾岛的是
A.玉山 B.日月潭
C.三江自然保护区 D.野柳地质公园
典例训练
B
A
A
C
台湾省
【考点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美称 原因
东方甜岛 台湾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植物王国
水稻产量高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广泛种植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植物种类多,数量大
1.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A.“鱼米之乡” B.“东方明珠”
C.“北大仓” D.“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台湾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
A.地势平坦 B.降水更多 C.气温更低 D.距离大陆更近
3.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下列美称与其物产匹配不合理的是
A.“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 B.“海上米仓”-稻米
C.“水果之乡”-热带、亚热带水果 D.“东方甜岛”-甜菜
4.台湾特有的树种是
A.樟树 B.红杉 C.红桧 D.樟子松
典例训练
D
A
D
C
台湾省
【考点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时间 主导产业类型 出口产品特征
20世纪50年代 密集型产业 产品
20世纪60-90年代 密集型产业 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密集型产业 产品
原料
劳动
技术
初级
普通工业
高附加值
时间 主导产业 出口产品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纺织服装、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产业 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台湾省
【考点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越来越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 。
越来越少
发展特点
经济命脉
出口贸易
最大的贸易伙伴
祖国大陆
台湾省
【考点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举例说明台湾岛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台湾省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下列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A.产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B.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
C.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多 D.产品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多
18.据图可知,台湾的经济命脉一直是
A.进口贸易 B.出口贸易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
19.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A.香港 B.日本 C.美国 D.中国大陆
典例训练
C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