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程标准
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无论有没有去过黄土高原
人们只要一提到它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便会跃然脑海
目 录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
名胜古迹、文化遗存
延安
信天游
皇帝陵
窑洞
东起
西至
北达
南抵
太行山
乌鞘岭
长 城
秦 岭
地理位置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如图是名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邮票。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打腰鼓的人物形象常见于我国的( )
A. 蒙古草原 B. 海南黎寨
C. 广西壮乡 D. 黄土高原
2.图中场景主要分布区 ( )
A. 全年高温 B. 广泛分布紫色土
C.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 耕地多为水田
案例分析
D
C
1.【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信天游、腰鼓、剪纸等都是该地的传统文化,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人物穿着花棉袄,有绑腿,收获的作物是金黄色的小麦,说明是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解
析
案例分析
目 录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不是本地的
流动方向
吹来的
面
线
点
塬
墚
峁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上的川
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黄土地貌
目 录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黄河
“一石水、六斗泥”的奇观
实验一
不同植被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注意观察哪种植被状况流
入烧杯的水量和土量更多?
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轻微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1)植被影响
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地带,气候较为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在400-500mm,是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植被种类少,覆盖率低。因此,更易导致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实验二
不同土质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烧杯1 疏松的沙土 烧杯2 紧密的黏土
注意观察哪一个烧杯里的土更容易被破坏?
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土质特征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黄土高原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度大。地面黄土广布,黄土由粉砂粒组成,结构疏松,多孔隙,遇水易崩解。而且土壤直立性较强,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更易受到侵蚀。因此,更易导致水土流失。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注意观察哪一种降水强度冲走的
水和土较多?
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三
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降水强度的影响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因此,更易导致水土流失。
延安的气温和降水量
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三门峡
河口
桃花峪
水土流失
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地上河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目 录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水土保持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1.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成因是 ( )
A. 冰川的侵蚀作用 B. 风力的侵蚀作用
C. 流水的侵蚀作用 D. 海浪的侵蚀作用
2.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石漠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环境污染加剧
3.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
A. 退耕还林种草 B. 减少噪声污染
C. 控制污水排放 D.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案例分析
A
如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A
1.【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3.【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陡坡地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利工程,修筑梯田、大坝淤地;农业措施:合理放牧、科学施肥等。
解
析
案例分析
(1)在图1中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______ 河流:B ______
省会:C ______
(3)简析延安所在地区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的主要原因。 ______。
(4)描述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概括1999年至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范围的变化趋势。 ______。
(5)延安革命老区已告别绝对贫困,为走向富裕之路,请你献计献策。 ______。
案例分析
资料一: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陕西省延安市是中国革命圣地,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生态脆弱,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已成历史,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2016年延安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老区不老,再换新颜,近年来延安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后,积极推动绿色转型,一幅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山梁沟峁间徐徐铺开。
资料二:“黄土高原位置范围示意图”。
(1)
(2)太行山脉;黄河;太原;
(3)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大;高原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稀少,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盲目垦殖;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开矿;工程建设中不注意生态保护,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
(4)沟壑纵横;逐渐增加;
(5)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利设施,沟壑区打坝淤地;改善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小吃等。
解
析
案例分析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
A
课堂检测
A
B
C
D
3 .填注:
山脉:A. ;
B. ;
C. 。
河流:D. 。
4.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植被: ;气候: ;
土质: ;人为: 。
课堂检测
秦岭
太行山脉
祁连山脉
黄河
稀少
干旱
疏松
破坏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