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3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30 11: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地位:本节在学习质量、用天平测量质量及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测量固体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本节课处于力学实验核心位置,既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地认识、了解、掌握密度概念的过程,也是突出新的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式向探究式学习根本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于实验活动的安排非常重要。中考几乎每年都考!本实验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多,实验步骤多,实验顺序要求合理安排以减小误差。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固体物质密度的整体实验设计思路(如何安排测量的顺序、及遵守实验规则,又要求减小误差)。
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熟悉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学习了密度公式,为本节课作好了知识和技能储备。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归纳分析能力,对测量物质的密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未知欲。(优势)
2.本实验要求学生能达到独立操作水平,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独立操作能力较弱,不善于对实验步骤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容易造成实验误差。 (劣势)
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通过激趣,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3.教学流程:复习引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评估——实验拓展——课堂反馈。
4.教学设计重点思考:操作内容的合理分配;测量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全面体验一次科学探究的评估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运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2)培养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以及学会对实验评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量筒的使用方法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具
学生实验器材12套(天平100g、量筒100ml、陶瓷块、烧杯50ml、毛巾、细线、长方形木块、水、蜡块、量杯、细针棒等)、
教师教具:同上(天平为200g,烧杯100ml)、水槽、玉石块、溢水杯、导学案、PPT课件等。




2
一、导入新课
出示玉石块
现我想鉴别这块石头是不是和田玉,该怎么做呢?
教学过程
二、课前小测——知识准备
投影《课前自学》参考答案
1. 1.0×10 , 1
2. ρ=m/V 质量 体积 天平 刻度尺 量筒
3. (1) A, D
(2) B A D C
景德镇陶瓷
南风古灶
佛山陶瓷
3
认识量筒
出示“石湾公仔”陶瓷品花生块。提问:你能否测这陶瓷块的密度?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陶瓷块的体积?
陶瓷块花生
引出测量工具——量筒
出示量筒和量杯
(一)活动:量筒的使用
1.布置学生自学
观察实验台上你所用的量筒,完成导学案内容。
4
认识量筒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老师投影参考答案。
2.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毫升 mL (ml) 1 mL = 1 cm3
3.量筒的读数抢答训练
4.总结归纳:
量筒的使用方法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
5
石块的体积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介绍排水法
测量体积方法
6
5.思考: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强调: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保持实验台面干净。
(二)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1.形成并完善实验方案
问题:如何测量桌面陶瓷块花生的密度?
组织学生小组思考讨论,完成基本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实验数据表格等。
组织思考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到各组巡回指导。
小组展示,评价各小组实验方案优缺点,补充、修正、优化实验方案。
11
陶瓷块花生
实验操作:测量陶瓷块花生的密度
1.实验的原理:
2.实验器材:铝合金块、细线、水、
烧杯、 、
3.实验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 、
4.铝合金块密度表达式 :
ρ=m/(v2 - v1)
天平 量筒
m V1 V2
13
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整理实验器材,并根据实验测量数据计算出陶瓷块的密度。
2.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陶瓷块的密度
陶瓷块的质量 m(g) 陶瓷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V1(cm3) 陶瓷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陶瓷块的体积 V(cm3) 陶瓷块的密度(ρ/kg·m-3)
15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好瓷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
(4)根据公式ρ=m/v 计算瓷块的密度.
实验数据表格:
3.汇报评估
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1)观察各组实验数据(相差多大?),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2)实验中如果先测量瓷块的体积,后测量瓷块的质量,行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16
(三)拓展:密度的测量
1.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怎样测量漂在水面上的
蜡块(或木块)的体积?
蜡块的体积是多少?
V1
V2
V3
V蜡=?
V3 -V1
8
法一
蜡块的体积是多少?
V蜡=?
V1
V2
V3
V3 -V2
9
法二
2.如果要测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过大或无法浸入现有量筒之内这块玉石的密度,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出它的体积?
7
(三)拓展:密度的测量
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介绍:溢水法
m=106.1g v=41ml
ρ=2.59g/cm3
(ρ和田= 2.66~2.976g/cm3)
玉石是真的吗?
10
引导学生归纳,测量性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1)根据测量的需要选定相关的物理公式.
(2)由公式中待测的物理量选定测量的工具.
(3)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测量和读取数据,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
课堂反馈
17
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_________ml。
2.(2014 佛山)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中,如右图所示,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量筒中原有水的体积是22mL,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57
32
8
组织学生完成课堂反馈练习。投影PPT核对答案,师生点评。
3.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_______g/cm3.



3.67
课堂反馈

组织学生完成课堂反馈练习。投影PPT核对答案,师生点评。
实验原理: 密度=质量/体积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待测物块、细线、水、烧杯。。。
实验步骤: 1 .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2 .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V =V2–V1 ;
3 .计算。
利用思维导图小结
布置课外练习:
完成导学案《课外练习》T1—T5,
选做T6。
谢谢聆听!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