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2021-2022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欧姆定律
公式:
一、复习回顾
I =
U
R
R=
U
I
U= IR
变形公式:
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规律 I=I1=I2 I=I1+I2
电压规律 U=U1+U2 U=U1=U2
电阻规律?
推论?
R2
U
I
R1
U1
U2
I2
I1
I1
I
I2
R2
R1
U
A
V
R
R'
S
测量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R与R1R2的
关系
R1与R2串联
R1与R2并联
R1=10Ω
R2=5Ω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1)分析:这是一个什么电路?在此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
(2)推导I总
(3)代入数值 ,求出问题1的电流,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问题2的电流。
(4)对于串联电路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典例分析
(1)分析:这是一个什么电路?在此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
(2)推导I总
(4)对于并联电路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代入数值 ,求出问题1的电流,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问题2的电流。
三、典例分析
四、即时训练
例2 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 V,能正常发光,此时的电阻是6 Ω。如果把这只灯泡接到电压为9 V的电源上,电路中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解析] 解电路题时,需要先把题中描述的等效电路图画好。通过题中叙述可知,电源电压高于灯泡正常发光所需要的电压,因此需要串联一个电阻分担电源电压。此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在等效电路中标出必要字母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9伏,电阻R1是6欧,通过R1的电流是0.5安,干路中的电流是2安,求电阻R2的阻值?
四、即时训练
[解析] 初看此题,可以发现实质上这是一个混联电路,超过初中电学的要求。但是仔细审题可以发现其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在并联部分,和混联无关,因此这道题可以看成一道并联的题。由于滑动变阻器阻值不为零,因此电源电压和并联部分的电压一定不同,题中告诉电源电压值对解这道题没有帮助,是一个迷惑条件。
此题也至少可以用两种方法求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
(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出结果。
课堂小结
※ 注意欧姆定律中,I、U、R的同体性与同时性。
1.如图所示,R2=2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
0.6 A,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求(1)R1的阻值;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
(3)并联电路总电阻R。
解:(1)
(2)
I=I1+I2=0.6 A+0.4 A=1 A
(3)
R2
R1
A
V
12 V
拓展知识: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任一电阻。
R1 = = = 20 Ω
U
I1
12 V
0.6 A
I2 = = = 0.4 A
U
R2
12 V
30 Ω
R= = = 12 Ω
U
I
12 V
1 A
五、达标训练
2.如何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来测某未知电阻的阻值?小林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已知R1为9Ω,在闭合S的情况下,断开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V,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7V。整个实验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不变,求被测电阻R2的阻值。
解:当S、S1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即为电源电压,即U=2.7V
当S闭合,S1断开时,R2两端的电压U2=1.8V,R1两端的电压 U1=2.7V-1.8V=0.9V
答:被测电阻R2的阻值是18 Ω 。
拓展知识: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
3. 如图所示,R1 =2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80 Ω,电路接在电压为
6 V电路中,当滑片P由最左端
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由
6 V变化为1.2 V,则电流表示数
变化范围是多少?当滑片P在最
右端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多大?
A
V
R1
R2
S
P
解:(1)滑片P在最左端
U=6 V
R1=20 Ω
I
I= = = 0.3 A
U
R
6 V
20 Ω
U1 = U = 6 V
(2)滑片P在最右端
U=6 V
R1=20 Ω
I'
R2=80 Ω
U1=1.2 V
答:(1)0.3 A~0.06 A
(2)100 Ω
拓展知识:
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 R =R1+R2 。
I' = = = 0.06 A
U1
R1
1.2 V
20 Ω
R= = = 100 Ω
U
I'
6 V
0.06 A
谢谢!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