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 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
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
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七课,上承第六
课《全球航路的开辟》,通过三个子目“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
流动”、“早期殖民扩张”介绍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转折以
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本课又影响了后面的内容。本课中欧洲人将通过殖
民扩张、商业贸易、奴隶贸易掠得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封
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根本原
因。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乐于表现,还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但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引导,以便激发其理性思考的潜
能。对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学习内容,高一学生已有
一定的储备知识,学生们又刚刚完成了第 6 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内容的学习,
而全球航路的开辟正是全球联系加强与世界格局演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第三
单元知识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难
度。另外,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常识性知识,使得学生对
这一部分内容并不陌生。
四、教学目标
1. 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人口流动迁徙的趋势
和特点,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全球物种交换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1 | 10
2. 认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重要的几大航海贸易线路及其特点,搜集材料理
解太平洋贸易中的中日丝银贸易与中菲墨之间的马尼拉航线,探讨明清时期白银
流入中国的影响。(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3. 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殖民扩张的基本情况,并分析其影响,总结
欧洲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 从历史情境中体验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人类历史的重大变革,感悟人类历
史的多元性、共容性,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五、重点难点
1.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
如何突破:从全球联系和世界格局两个角度解析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材料阅读、案例分析、分组探究的方式,从人口迁移、物种交换、
商品流动以及殖民扩张等方面进行理解。
2. 难点: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
展。
如何突破:以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为基点,选取中外权威学者论述,引导学
生通过材料分析、史实梳理,认识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美洲、
非洲、亚洲等不同地区文明的不同影响,从而深化世界格局变化的理解;通过对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分析与理解,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历史,总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好比阿基米德的支点,足以
撬动整个地球!
1500 年,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500 年前后,各种因素风云际会,
各路豪杰踏浪扬帆,他们竞逐海上,全球扩张,搅得四海翻腾,五洲震荡,这个
世界从此发生惊天剧变。
(设计意图:时间是历史的重要维度,以 1500 年前后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为中心,
引出本单元核心事件——新航路开辟,承上启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新知学习]
这世界,……
2 | 10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一篇 这世界,从此一同(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1. 人口迁移
材料 15世纪末到 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
海。到 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 15万。到 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
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
减了约 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
役。 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
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
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合作探讨】结合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探讨其产生的世界影
响?
方向:“旧大陆”向“新大陆”(欧洲、非洲、亚洲向美洲、澳洲);殖民国
家向殖民地;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
影响:改变全球种族分布(民族和人种结构);促进新的民族诞生;推进世界
物质人文交流(物种、疾病、技术、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的概况,认识人口迁
移对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
养。)
2. 物种交换
材料 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哥伦布首航美洲时
就发现了玉米和甘薯,并把它们作为礼物呈献给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此后,玉米
在欧洲和非洲等地逐渐流传开来。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初称“番麦”
“西天麦”“玉蜀黍”等。聂初玉来在中国种植不广,一度是皇家御用贡品,直
到 18世纪中期,玉米才在中国逐渐推广,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甘
薯约在明朝后期从东南亚传入中国,因来自番邦,又名“番薯”,万历年间已有
相关记载。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 17世纪,甘
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
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7课“历史纵横”
【案例分析】结合教材第 40页“历史纵横”,以中国为例分析全球性物种
大交换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回答: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改变了饮食习惯,推动人口增
长,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开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3 | 10
(设计意图:全球性的物种大交换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初步建立的重
要表现之一,以中国为例,通过案例了解物种交换的概况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
的影响,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内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
3. 商品流动
材料 不同时期世界贸易路线(如下图)
【宏观视点】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形
成了几大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
【分组合作 展示交流】学生课下分组研习,分别上台介绍印度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的概况。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并上台交流展示的方式,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
识以及组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理解历史事物,培养学
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4 | 10
图四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
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篇章小结]
1500 年以后,
人口迁移,族群混和;物种交换,新旧大陆;商品流动,世界市场;
从多元独立到多维互联,从孤立分散到会合整体,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这世界,从此一同!一同前行!
(设计意图:对第一篇内容进行回顾小结,深化对新航路开辟以后以人口迁移、
物种交换、商品流动为表现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理解,点题“一同”,为后一
篇的“不同”埋下伏笔。)
过 渡: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新航路开辟后以后,这世
界,从此一同!却也因之不同!
第二篇 这世界,因之不同(世界格局重大变革)
殖民扩张
【对比分析】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航路开辟后最先走上殖民
扩张道路的是什么国家?试从扩张方向、殖民方式等角度比较二者的不同?
国家
方向
方式
西班牙 向西,美洲为主,以及菲律宾 广建殖民地
葡萄牙 向东,亚非为主,以及巴西
建立据点,控制商路
(设计意图:以表格形式对西葡两国早期殖民扩张进行比较,进一步厘清殖民扩
张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初识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利用列表
格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意识与能力。)
5 | 10
【联系梳理】继西、葡之后,走向殖民扩张并先后崛起为世界性大国的是
哪些国家?
15、16 世纪:西葡
17 世纪:荷兰、英国、法国
18 世纪中后期:英国
(日不落帝国)
材料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
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
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西方学者们讨论西方的经济史和现代发展,很少愿意强调这一点:大批从
美洲掠夺来的资金对欧洲发展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还历史一个公道:这一篮
从天上“掉”下来的黄金,在世界历史上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转变,也造成了
白人统治世界的近代史。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6 | 10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及示意简图的方式,理解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对
欧洲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材料 西班牙在 16世纪初期,1521-1544年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黄金
2900公斤,白银 30700公斤。到 16世纪中叶,美洲的金银产量剧增。1545-
1560年间,平均每年运回黄金 5500公斤,白银 24万多公斤。到 16世纪末,
世界上近 83%的贵金属产量为西班牙所控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
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
计原来有 1000万到 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 17世纪初只
剩下不到 200万人,而同时期印加人从约 700万减少到只有约 50万。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对美
洲、非洲国家产生的影响?
疯狂掠夺、血腥屠杀、疾病传播→血泪交织,人道凌夷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据的量化直观了解,认识新航路后殖民扩张对美洲、非
洲的影响,理解感受美非的深重灾难,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
养)
材料 到了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从而纠
纷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火药革命”所导致的“战争平等化”,小国也开始
敢于挑战“天朝”的权威以及朝贡体系下的国际关系准则,甚至向“天朝”发
动攻击,到了明代,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遇到程度不等的威胁,中国
陷于敌国的包围之中。……这一点,晚明时期的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徐光启
对当时的形势极感焦虑,说:“窃念国势衰弱,十倍宋季。……一朝衅起,遂
不可支。”
——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合作探究】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早期全球化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
意味着什么?
7 | 10
震动冲击,天朝危机
(设计意图:材料分析,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州古老帝国
面临的挑战,深化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格局演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
怀。)
[篇章小结]
1500 年以后,
原始积累,西方崛起;血泪交织,美非凌夷;震动冲击,东方危机。
从均衡对等到失衡不等,从自然共存到逞强欺凌,
世界格局重大变革,这世界,因之不同!
(设计意图:对第二篇内容进行回顾小结,深化对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格局发
生重大变革的理解,点题“不同”,呼应前篇“一同”,并为后面主题升华的
“共同”埋下伏笔。)
过渡: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初步建立,这世界,从此一同!世界格局
重大变革,这世界,因之不同!仅仅如此吗?有人说:一个沉思的民族往往要
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教育应当提供这种力量。这里我想带大家一起
认识一座岛、一个人、一张图
一座岛:塔斯马尼亚岛
一个人:特鲁甘尼尼
▲塔斯马尼亚岛
▲澳大利亚信销票 1975年澳大
利亚名人 6-6:特鲁甘尼尼
8 | 10
材料
塔斯马尼亚是澳大利亚南部一个大岛,岛上本来生活着在文化与人
种上都极富特色的塔斯马尼亚人。英国殖民者来到这个岛上后,立即对原始而
善良的塔斯马尼亚人展开了虐杀。塔斯马尼亚人迅速减少。后来,一些西方传
教士把最后剩下的几十个塔斯马尼亚人集中到一起,让他们住到白人的村庄,还
供吃供喝,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保存塔斯马尼亚人这个独特的种族,使之
不致灭绝,,就像现在我们保护数量稀少的大熊猫样。
塔斯马尼亚人像以前一样没有反抗,听任殖民者摆布,他绝望而沉默,一
步步走向死亡。
1876年,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人特鲁甘尼尼死了,塔斯尼亚人从此灭绝。
——文聘元《西方历史的故事》
一张图:1787 年,威治伍德为不列颠废奴运动伦敦委员会设计的徽章(下
图)
[主题升华]“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是个自此一同的世界,
这又是一个自此不同的世界,500年过去了,“一座岛、一个人、一张图”的悲
剧仍然是这个世界应有的样子吗?除了一同,除了不同,我们的世界是否可以有
别的选择?
这世界,可以共同(和谐共生命运与共)
图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持久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
材料
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
9 | 10
国共同成长和进步。
——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2021 年 9 月 21 日)
历史,总有一些重要的时间,好比一个支点,足以撬动整个地球!
(设计意图:以一座岛、一个人、一张图为抓手,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与认
识,从历史细节处感受新航路开辟以后,尤其是早期殖民扩张所带来的巨大不
平等与灾难,反思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巨大教训,感悟人类历史的多元性、共
容性,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七、板书设计
第 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