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简答主旨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依据】
(一)课标解读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这一目标的表述,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基本内容”。“文以载道,言以足志”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通过阅读文言文,学习古人简洁凝练的语言,感受古人形象严谨的思辨能力,进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内容,并能够有所启发和思考。
(二)考情分析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1.归纳主旨道理不善于概括表达,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实质性内容;不着眼于全篇,只是粗略阅读,考虑角度太片面。
2.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步骤不够规范,脱离文本。
3.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学习目标】
1.通过整体阅读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通过抓中心句、找关键句,能够理清文章层次及重点情节,把握文章主旨。
3.通过分析重点情节,能够归纳概括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掌握答题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概括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
评价任务1:结合文后注释,活用所学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针对目标二
评价任务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和关键句,把握文章主旨。
针对目标三
评价任务3:运用所学方法,准确完成练习,提高答题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一)分析考情
(二)考试作答中出现的问题
1.归纳主旨道理不善于概括表达,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实质性内容;不着眼于全篇,只是粗略阅读,考虑角度太片面。
2.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步骤不够规范,脱离文本。
3.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活动二: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一)答题策略
1.整体阅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准确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重点情节。
3.根据重点情节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二)典例剖析
例一:(2019·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①母亡,庐墓倒,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②流,能食乃止。
①尊老爱幼(主要从人物的动作得知)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 ”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②诚信务实(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得知)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③,陶然弹琴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 ”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③廉洁爱民(主要从周边人对他的态度得知)(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
【注】①擢第:科举考试得中。 ②湩(dòng):乳汁,这里指汤汁。
③爨(cuàn):烧火做饭。
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2分)
答案:①尊老爱幼 ②诚信务实 ③廉洁爱民
方法点拨:
①分析人物的语言。 ②分析人物的动作。
③分析周边人对人物的态度以及文章中总结议论性的语句。
④在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
例二:(2018·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抓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中心句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通“逸”,逃跑。②厩人:马棚的差役。③躐:超越。
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7.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解析:第一步整体理解文意:颜渊通过评论东野毕御马之术的不合理来告诫定公,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体恤民情。第二步把握关键语句:想概括本文讲述的道理,就要准确提取颜渊话语中有警示性的语句。第三步:根据关键语句和中心句,概括提炼,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
答案: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方法点拨:
①从文中主要事件入手。 ②从文首引语入手。
③从文中重要语句入手。 ④从文末议论入手。
活动三:思维导图 梳理总结
活动四: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巩固训练一:(2017·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自耶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众曰:“善。”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不可。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选自张惠言《茗柯文三编》,有删改)
【注】①霍丘:县名。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②耶:通“爷”。
③尔:如此,这样。
(4)霍丘知县左君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试结合全文概括。(3分)
答案:①治县有方 ②清正廉洁 ③关心百姓 ④平易近人
巩固训练二:(2016·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 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从国氏回答向氏的关键语句得知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7. 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
答案: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1分)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