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复习之病句辨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病句类型。
能辨析并修改各种病句。
培养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PPT、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
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病句有哪些类型?教师补充。
分类复习病句类型及辨析方法
搭配不当
常见错误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但、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介宾搭配不当
解题技巧
1.提主干。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谓、动宾、主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2.查枝叶。当句中出现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时,就应该检查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恰当。
3.抓关键。
当句子中有介词出现时,一定要看介宾搭配是否合理。
当出现“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有无”等两面词时,要注意前后是否一致。
当出现动词时,一定要注意动宾搭配是否恰当。
当出现关联词时,要注意看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针对性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成分残缺
常见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关联词
解题技巧
(1)看介词。句子出现介词时,要避免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缺失。
(2)看动词。要注意看句中的动词是否带了宾语,带了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修饰语搭配是否恰当。
(3)看关联词。要注意关联词是否完整。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三)语意重复(赘余)
1.常见错误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主语重复、谓语重复、宾语重复、定语重复、状语重复、补语重复
2.解题技巧:
找出相近意义的词语。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四)句式杂糅
1.常见错误类型及修改: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2.解题技巧:
(1)找主干。找到句子的主、谓、宾等各种成分,再看它们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
(2)抓标志。抓句中出现“主要原因是……导致的”“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起决定作用”等标志性词语。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1)中途易辙
(2)其他句式杂糅
(五)语序不当
1.常见错误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序不当、并列不当
2.解题技巧:
(1)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表领属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称代性或数量性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的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此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词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的或程序的词或短语。此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应紧挨在中心语前。
(3)并列词语或短语的排列顺序:注意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对应承接等顺序。
(4)主语和关联词语的排列顺序:如果前后主语一致,应把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前面;如果前后主语不一致,应把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后面。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六)表意不明
1.常见错误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指代不明、存在歧义
2.解题技巧: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七)不合逻辑
1.常见错误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自相矛盾、主客颠倒、分类不当、两面失衡
解题技巧:
(1)注意否定词。如出现“不、非、无、没有、勿、未、否”等,“不能不、不得不、不会不、没有不、非……不可、难道不”等,“禁止、切忌、杜绝、避免、防止、预防”等时,要注意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说反了。
(2)注意并列短语。要注意并列短语前后是否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八)用词不当
1.常见错误类型:学生说,教师补充,见PPT。
感彩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
2.解题技巧:句中出现含有明显感彩的词语时,要注意表达的意思是否符合语境。
3.针对训练: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展示。见PPT
三、课堂小结
病句判断和修改秘诀
1、借助语感先体会,再提主干查枝叶。
2、主干枝叶没问题,要看语序当不当。
3、句首出现了介词,警惕主语会残缺。
4、自相矛盾与重复,删去调换要简洁。
5、“是否”“能否”关键词,一面两面要对应。
6、否定词和关联词,有它出现要警惕。
7、并列结构要当心,谨防前后出问题。
8、增删调换灵活用,句子毛病定除去。
板书设计
病句类型 病句修改原则 修改方法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改动尽量少 曾、删、调、补、查、换
语意重复(赘余)、句式杂糅
语序不当、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用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