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 3节神经调节你反应够快吗?探究:单一刺激的反应快慢活动一:看尺子夹尺子(多次计算平均值)
活动二:闭眼听口令夹尺子
活动三:边说话边看尺子夹尺子
活动体验多个刺激的反应变快还是变慢? 大量实验表明,一个人同时处理多个信息时,人的反应速度将变慢。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在嘈杂的环境中做作业
边骑车边聊天
开车打电话与开车司机讲话等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思考 在夹住落下的直尺的过程中,身体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传导信息如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脑、脊髓
神经手、肌肉等运动器官神经神经的调节过程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普通细胞冲动传向细胞体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神经细胞甲神经细胞乙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个神经元的树突信息传导的方向:信息处理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反映脊神经脑神经 脑神经
(cranial nerve)
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劲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
(spinal nerve)
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劲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人的神经系统脑——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1)脑的结构脑——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1)脑的结构(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脑——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1)脑的结构(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3)小脑的功能脑——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1)脑的结构(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3)小脑的功能(4)脑干的功能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课堂小结:神经
系统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有细胞核包括树突和轴突。传导方向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个神经元的树突 1、入秋了气温变化较大,这信息是如何被人体接受的?通过皮肤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中的神经元接受。学以致用:2、为什么要禁止醉酒驾车?酒后驾车反应慢,容易出车祸3、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之间某种信号的传递,即所谓的“慢突出传递”。通过这些发现,人们研制出治疗帕金森综合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病的药物。问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递途径是( )
A、 树突 → 轴突 → 神经元细胞体
B、 轴突 → 神经元细胞体→ 树突
C、树突 → 神经元细胞体 → 轴突
D、树突→ 轴突分支→ 轴突 C4、关于以上两个例子中神经元轴突的主要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兴奋),并传导信息(兴奋)
B.传导信息
C.产生信息B4、可以说明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 )
A.接受刺激
B.产生信息(兴奋)
C.传导信息(兴奋)
D.包括以上三项D作业多次做,人的反应快慢将怎样变化?4Thank You !第3节 神经调节
案例名称
3.3.1 神经调节 第一课时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提供者
王元元
课时
共2课时 此为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神经的调节》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从而来学习有关于神经元,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以及脑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神经组织,大概了解了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此外,本节课在生物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脑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为今后学生在高中进一步地学习反射弧以及脑的结构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我将脑的结构和对应部分的功能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征分析,由于他们的宏观形象思维以及求新知意识较强,所以对于由刺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这一内容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神经元功能——信息的接受和传导这一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神经元的功能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一系列连续的过程
能正确描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以及对应的功能
能区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能说明脑各部分的结构,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对应的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大脑模型,能区分大脑的各个部分
2. 通过自主阅读资料,区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体验自主阅读概括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反应所包含的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征分析,由于他们的宏观形象思维以及求新知意识较强,所以对于由刺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这一内容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神经元功能——信息的接受和传导这一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举例人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合作完成活动1探究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一般过程——展示神经元的模型,探讨神经元的功能——图片展示人的神经系统,区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脑模型的展示,讲解脑的结构,探究脑个部分对应的功能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脑模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新课引入
“上课,同学们好”
刚刚同学们听到上课就起立了知道是什么系统在控制自己的这一系列的行为吗?
它会不会是我们前一节课学的分泌的激素,然后你起立?为什么不是呢?因为激素调节是:缓慢,持久的。那是什么在控制呢?对,其实呢就是神经系统在控制我们刚才的行为。因为我们刚才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所以神经调节是:很快、短暂的。
一起来学习神经调解
“起立,老师好”
不是
神经系统控制
通过平常上课的开头引入新课。以小见大。并且复习前一节课知识点
新课小实验
(2—4张ppt)
刚刚说神经调节是很快、的究竟有多快?有什么办法知道?怎样知道自己反应快不快?
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检测一下你的反应究竟有多快。拿出一把长尺,2人合作。一人拿上端,一人手靠在桌面上指距离3cm,自由下落,看你要多少cm才能反应过来。给你们3分钟。看谁反应最快。然后比较前面实验做:要是有人一边和你聊天一边夹尺子反应时变快还是变慢?
110米栏跑、有人经过反应快、东西接的住
报出谁反应最快。
学生互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结论(5)
生活常例(6)
引入哪些器官参与(7)
根据前面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吗?
一个人同时处理多个信息时,人的反应速度将变慢。
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子的例子可以说明上面的实验结论的吗?这些是不是都其实对工作效率影响不好?所以说我们要一心一意 做事。
回到我们实验上来,在夹住落下的直尺的过程中,身体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不同。
同一个人对多个刺激的反应速度变慢
边听音乐边写作业,边开车边打电话
眼睛,神经,大脑,神经,手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更加容易理解。说明生活中不好的生活习惯。
神经的调节过程(8)
神经真图(9)
神经细胞漫画版(10)
信息传导方向(11)
也就是说我们神经调节的过程是:先(通过如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接受信息然后(神经)传导信息,接着(脑、脊髓)处理信息,传导信息,做出反应(手、肌肉等活动)
这是在传导信息中神经的真实图片,很漂亮对不对。这一个一个的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把刚刚的照片我们形象的绘画出来,和普通细胞比较:我们发现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的。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分成树突和轴突。(比作一个人)
现在我们知道神经是由神经元组成的,那信息是怎样传导的呢?这是2个神经元:冲动传到树突,细胞体,神经纤维,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按人来说就是从头到脚。
先接受信息(通过如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然后传导信息(神经),接着处理信息(脑、脊髓),传导信息,做出反应(手、肌肉等活动)
比较普通细胞和神经元的不同
知识点落实
信息处理(12)
刚刚说我们的神经调节的过程是:?
所以我们接下来学习我们是怎么样对信息作出处理的。一起来看书本P100页人的神经系统的图。我们发现神经系统可以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做出反应
读图完成课本P101讨论
通过自己阅读抓重点,培养其自我学习能力。
脑—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13)
大脑(14)
小脑(15)
脑干(16)
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我们可以将它分成:大脑、小脑和脑干。这是人脑的纵剖面。我们一个一个了解。
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凹凸不平,有回沟裂,使其面积大大增加。我们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的。比如语言比较有天赋的这块比较发达。
小脑的功能我们看这2副图,切除小脑后人的走姿,和狗的走姿。来推测一下,看看有没有当柯南的潜质。
脑干的功能: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像心跳你能不能想让它跳就跳,想让它不跳就不跳了?所以是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植物人)
切除小脑后走姿不协调,所以小脑是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保持身体平衡
不能
在过程中展示脑模型更加立体直观。
培养其分析判断能力
小结(17、18)
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冲动传到树突,细胞体,神经纤维,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一起回顾
回忆本节课重点
板书: 3.3.1 神经调节
对刺激的反应
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神经元
3.信息的处理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帮助和总结
《神经调节》课堂任务单
【温馨提醒】:
测试同学要轻捏直尺,让其自然下垂。被测同学手指每次都要放到0刻度线处,
食指和拇指间要保持2cm的距离。看到或者听到信息后再做反应。被测者手臂靠在桌上。
2、请在尺子下落的地上放一本书保护好尺子。
认真填写以下内容
反应测试一:看尺子,夹尺子 ( 两个同学做好准备(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在报告单上记录被测者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再重复4次,求5次的平均值。)
1
2
3
4
5
平均值
cm
讨论1:比较自己组和前后其他组同学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反应测试二:听指令,夹尺子(让被测者闭上眼睛重复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同时喊“放”,被测者听到信号后作出反应,测5次,求平均值)
1
2
3
4
5
平均值
讨论2:分析、比较“直接看尺子测”和“闭眼听指令测”的反应时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反应测试三:边数数,夹尺子(被测者按2、4、6、8……这样的顺序数数,同时,重复实验,测5次,求出被测者数数时夹住直尺刻度的平均值。)
1
2
3
4
5
平均值
讨论3:比较同一位同学“直接看尺子测”和“数数测”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思考:实验中为什么要测5次取平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