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数乘法的起始课。教材的主要编写意图有:一是将整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连结和沟通。使学生体会到,分数乘法的本质与整数乘法意义的一致性,二是结合图形直观能理解、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发现学生对分数加法的运算掌握是非常好的,95%的学生均能按照运算方法正确计算出结果。但对整数乘法的意义的理解少部分还不会,对学生乘法的意义需提前做好预习,否则,理解有问题的学生将很难把整数乘法的意义迁移到分数乘整数中,也就会造成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评价任务:
1.通过提问能说出分数乘法的意义。
2.在小组交流和汇报中,能总结说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课堂测试中,学生能90%做对。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
1. 在折、涂、算等活动中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2. 动手操作,经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通过小组交流,能正确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3. 运用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纸卡,长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谈话引入学习内容
1.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在学习“分数加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数乘法”中的第一节“分数乘整数”。(板书本课时课题:分数乘整数)
2、回忆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出示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异分母分数加法各一道,对比一下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迁移类推,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根据“分数加法”的学习经验,确定研究方法及内容
2、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操作活动:学生利用长方形,用算式表示它的含义,同桌互相交流。
:先表示一个分数: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长方形纸上涂出一个分数,动手试一试。并汇报涂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用涂一涂的方法写出相应算式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集体交流:结合图形描述该乘法算式的意义。
3、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4、以1/10×3为例,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实际意义。
星期天的早晨,同学们组织春游,看同学爬山玩的好高兴呀!小明平均每分钟行全程的1/10, 照这样计算,小明3分钟可以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3,1/10×3又表示什么意义呢?
5、借助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题和第二题的中间一道,进一步体会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学生汇报。
6、迁移类推: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再一次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 数形结合,小组交流寻找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将过程记录下来。
要求以同学们的算式为例,计算分数乘整数,先独立思考,把计算过程写在纸上。然后在小组内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2)全班交流,归纳不同算法。
①1/5×2 = 0.2×2 = 0.4(转化的思想)把分数乘法转化为小数乘法。
②3/4×3 = 3/4+3/4+3/4= 9/4 (转化为加法)
③3/7×2 =3× 2/7= 6/7 2/7×4 =2× 4/7= 8/7
④ 3/8×2 =3× 2/8= 3/4 (中间过程约分的情况)
(3)学生汇报交流,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不是最后的得数约分,而是中间过程就约分呢?学生帮忙解答
(4)对比分析:哪一种方法更具有一般性?学生解答
同学们只要勤动脑,勤思考,就会收获很多的方法,在做题中我
们要灵活掌握,做到举一反三。
2. 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1)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完成例1
(2)解决例2,请全班完成8分钟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汇报算法
3、达成共识,归纳算法
分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在计算中又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四、运用规律,尝试计算
1.教材第1页“练一练”。
2.教材第3页“练习一的第六题”。
3.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做分子,这样计算的算理是什么?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求几个相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分数乘法的,虽然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但这两方面都和它的算理相关联,关注点是算理的理解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个别在单位换算题中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