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春季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1、 书写展示台。(答案略)
二、积累与运用。(42分)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10分)
(1)他zhànɡ( 仗 )着自己体型大,总是找身材瘦小的同学比赛摔跤,以此来qī fu( 欺负 )别人。谁知这一次,不管他怎么用劲,都bān(扳 )不动这个新同学,反而被勾住了jiǎo wàn zi( 脚腕子 ),重重倒在地上。
(2)他看着师傅娴熟的shǒu fǎ( 手法 )和shuā jiānɡ( 刷浆 )时那shén shènɡ( 神圣 )不可qīn fàn(侵犯)的样子,发shǎ( 傻 )发zhènɡ( 怔 )。
2.选择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2)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表示人物神态的一项是( C )
(3)表示“笑”的词语有很多,有的适合正面人物,有的适合反面人物,下列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正面人物的一项是( B )
3. 按要求选填四字词语。(8分)
以上词语描写人物外貌的有: 闭月羞花、眉清目秀、文质彬彬;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 抓耳挠腮、挤眉弄眼、东张西张;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目不转睛、眉开眼笑、目瞪口呆;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有: 心急如焚、心花怒放、心猿意马B。
4.按照课内所学填空。(5分)
(1)《人物描写一组》中我学到了一些写人的方法:《摔跤》主要运用了__动作____描写来塑造嘎子的人物形象。《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 》,作者是老舍_。课文中的“他”指的是_祥子_,课文所选片段通过对他的外貌 _进行描写,突出了他_身体结实健美___的特点。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中的人物,课文选取了__临死前因灯盏燃着两茎灯草一直不合眼_____的片段,写出了严监生爱财如命、吝啬_的特点。
(2)《刷子李》一课中通过描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间接表现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这种描写方法叫侧面描写______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2+3+4=13分)
(1)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此时严监生的样子可以用四字词语“怒目圆睁”来形容。这段话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我能推测出严监生此时的心理:为什么灯草还没熄灭?灯草不灭我死不瞑目啊!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将句子补充完整。
王红打碎了小明的机器人,小明生气极了,他双手叉腰,眼睛瞪着王红,怒火简直要把王红烧着了。
(3)描写某位同学的外貌,表现这位同学热爱运动的特点、活泼开朗的性格。
豆豆抱着足球跑进教室,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
(4)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爱干净的妈妈 爱管事儿的小组长
妈妈发现地上有几根头发,右手拿扫把,左手拿撮箕,弯腰扫了起来。头发贴得太紧了,她只好蹲下身子用手捏起来。爸爸站在一旁,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头发又掉下来。
三、阅读天地。(10+15=25分)
刷子李(节选)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项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穿着 白浆 技艺高超
第2段文字中,“匀匀实实,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这句话表现了“刷子李”刷墙效果奇:“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这句话写出了“刷子李”刷墙动作 奇。表现节奏美的词语有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3.文中划线句子主要是写“刷子李”( ①)。(2分)
①刷墙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 ②刷的墙不仅雪白,还非常地平整
③动作娴熟,所刷的墙平整、雪白 ④刷墙时的方法既巧妙,又很特别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2分)
老汪栗子
1. 参照提示,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
晚开店→(挑坏栗)→( 炒香栗 )→收野栗→( 助学子 )
2.第②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栗子的颜色 不好看 。老汪店里的栗子之所以没有别人店里的栗子好看,是因为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3分)
3.第⑤段中画线部分写了老汪的神态、动作 和语言 ,既写出了老汪高兴、激动的心情,也表现出老汪 技艺高超 的特点。(3分)
4.老汪除了手艺好,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敬佩?说出理由。(2分 )
做生意实在,不欺骗顾客;有爱心,无私帮助有困难的人;喜欢听戏,有生活情趣。
5.因为刷墙技艺高被称为“刷子李”,那么可以称老汪为“栗子汪”。他也要像“刷子李”一样立下“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的规矩。请你帮他写一写。(2分)
只要没炒成“梅花裂”,白送不要钱。
6.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春季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
一、 书写展示台。(3分)
人物描写方法有:选用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周围人的反应。
二、积累与运用。(42分)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10分)
(1)他zhànɡ( )着自己体型大,总是找身材瘦小的同学比赛摔跤,以此来qī fu( )别人。谁知这一次,不管他怎么用劲,都bān( )不动这个新同学,反而被勾住了jiǎo wàn zi( ),重重倒在地上。
(2)他看着师傅娴熟的shǒu fǎ( )和shuā jiānɡ( )时那shén shènɡ( )不可qīn fàn( )的样子,发shǎ( )发zhènɡ( )。
2.选择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欺诈(zhà) 屏障(zànɡ) 诸亲六眷(juàn)
B.绊倒(bàn) 模样(mú) 精神抖擞(sǒu)
C.发怔(zhènɡ) 监生(jiān) 天衣无缝(fènɡ)
(2)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表示人物神态的一项是( )
A.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胆大妄为 垂头丧气
B.全神贯注 满不在乎 安然无恙 忍饥挨饿
C.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面如土色 垂头丧气
(3)表示“笑”的词语有很多,有的适合正面人物,有的适合反面人物,下列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正面人物的一项是( )
A.微笑 奸笑 笑里藏刀 B.微笑 笑容可掬 笑呵呵
C.讥笑 冷笑 眉开眼笑 D.讥笑 嬉皮笑脸 笑呵呵
3. 按要求选填四字词语。(8分)
A.目不转睛 B.心急如焚 C.闭月羞花 D.抓耳挠腮 E.眉开眼笑
F.挤眉弄眼 G.心花怒放 H.眉清目秀 I.目瞪口呆 J.心猿意马
K.文质彬彬 L东张西望
以上词语描写人物外貌的有: ___________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
4.按照课内所学填空。(5分)
(1)《人物描写一组》中我学到了一些写人的方法:《摔跤》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来塑造嘎子的人物形象。《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 》,作者是________。课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课文所选片段通过对他的________进行描写,突出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人物,课文选取了__________ 的片段,写出了严监生 __________的特点。
(2)《刷子李》一课中通过描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间接表现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这种描写方法叫______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2+3+4=13分)
(1)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此时严监生的样子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来形容。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和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我能推测出严监生此时的心理:____________。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将句子补充完整。
王红打碎了小明的机器人,小明生气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某位同学的外貌,表现这位同学热爱运动的特点、活泼开朗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爱干净的妈妈 爱管事儿的小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10+15=25分)
刷子李(节选)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①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项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句①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句②中,“匀匀实实,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表现了“刷子李” 奇;表现节奏美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中划线句子主要是写“刷子李”( )。(1分)
①刷墙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 ②刷的墙不仅雪白,还非常地平整
③动作娴熟,所刷的墙平整、雪白 ④刷墙时的方法既巧妙,又很特别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老汪栗子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粟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黃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粟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粟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果园的游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1. 参照提示,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
晚开店→( )→( )→收野栗→( )
2.第②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栗子的颜色 。老汪店里的栗子之所以没有别人店里的栗子好看,是因为 。(3分)
3.第⑤段中画线部分写了老汪的神态、 和 ,既写出了老汪高兴、激动的心情,也表现出老汪 的特点。(3分)
4.老汪除了手艺好,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敬佩?说出理由。(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刷墙技艺高被称为“刷子李”,那么可以称老汪为“ ”。他也要像“刷子李”一样立下“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的规矩。请你帮他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们每天接触的人也是形形色色。请你选择自己身边的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要求:不少于500字,具有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春季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姓名: 得分:
1、书法与展示。(3分)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二、积累与运用。(33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fàn wéi càn làn zhè jiānɡ dù juān
( ) ( ) ( ) ( )
shí sǔn hūn àn chà nà qīnɡ jìnɡ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入读音为“yuán”的同音字。(3分)
( )来 ( )分 ( )工 水( ) 团( )校( )
3.选择题(6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绕 盆栽 栏竿 变化多端
B.荡漾 琉璃 掩映 神清气爽
C.矫健 突兀 横槛 金壁辉煌
D.远眺 耸立 枝丫 五彩班澜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个假期,我准备和家人一起去植物园______美丽的菊花。
我______他的聪明和机智。
______了电影《银河补习班》,我的感触很深。
A.观看 观赏 欣赏 B.欣赏 观赏 观看
C.观赏 欣赏 观看 D.观看 欣赏 观赏
(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4.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5分)
(1)这时候 不仅是太阳 云和海水 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3)马走在花海中 显得格外矫健 人浮在花海上 显得格外精神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9分)
(1)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句话运用了__ __的修辞手法,我能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运用了__ __的修辞手法,我能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怎样清的湖水呢?__ ,是这样清的湖水。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形如__ __,有的形如__ __,有的形如__ _。
6.快乐读书吧:《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的作者曾长期参与、后又主持了( )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并于1936年发现了三件比较完整的( )头盖骨。(2分)
三、口语交际。(4分)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小东住在韶关大道③,星期六早晨,他必须8:00前到达市博物馆参加活动,请问他能选择乘坐22路公交车吗?几点出发最合适?
四、阅读与理解。(13+17=30分)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育 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殿 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用横线选择正确的生字。(2分)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______________。(1分)
3.作者在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时,先描写了洞口外的山,特点是突兀森郁,然后写了__ _ _,特点是__ __,再写了__ __,特点是__ __。(4分)
4.把“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描写船小的语句,用“____”画出描写“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的句子。(2分)
6.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走进古漪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代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碧波荡漾、苍松翠竹、层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呀!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1937年,‘九 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听完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2.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3分)
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 )
形容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 )
形容器物、艺术作品或陈设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
3.给“尖端”的“端”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分)
A.不歪斜 B.东西的头 C.事情的开头
4.作者的游览顺序是:照壁→( )→( )→( )→( )。照样子用“___”在文中画出表示游览地点转换的句子。(4+2分)
5.作者是在什么季节游的古漪园?请在文中找出两句能够体现这个季节的句子画上“~~”。(2分)
6.听了缺角亭名字的来历,同学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和表现呢?请合理想象,在空白处写一写。(2分)
7.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如果让你选择家乡的某一处景物给前来观光的游客做介绍,你会介绍哪儿?又会如何介绍呢?请以“家乡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并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春季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姓名: 得分:
1、书法与展示。(3分)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答案略)
二、积累与运用。(33分)
1. 读拼音,写词语。(8分)
fàn wéi càn làn zhè jiānɡ dù juān
( 范围 ) ( 灿烂 ) (浙江 ) ( 杜鹃 )
shí sǔn hūn àn chà nà qīnɡ jìnɡ
(石笋 ) ( 昏暗 ) ( 刹那 ) ( 清静 )
2.在括号里填入读音为“yuán”的同音字。(3分)
( 原)来 ( 缘)分 (员)工 水(源) 团(圆) 校(园)
3.选择题(6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萦绕 盆栽 栏竿 变化多端
B.荡漾 琉璃 掩映 神清气爽
C.矫健 突兀 横槛 金壁辉煌
D.远眺 耸立 枝丫 五彩班澜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正确的一项是(C )
这个假期,我准备和家人一起去植物园______美丽的菊花。
我______他的聪明和机智。
______了电影《银河补习班》,我的感触很深。
A.观看 观赏 欣赏 B.欣赏 观赏 观看
C.观赏 欣赏 观看 D.观看 欣赏 观赏
(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 )
A.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4.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1)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3)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9分)
(1)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我能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我能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怎样清的湖水呢?可以清楚地看到水里游动的鱼儿和水底 的沙石,是这样清的湖水。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形如少女的手,有的形如倒挂着的龙头,有的形如倾泻的瀑布。
7.快乐读书吧:《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的作者曾长期参与、后又主持了( 周口店北京人)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并于1936年发现了三件比较完整的( 北京人)头盖骨。(2分)
三、口语交际。(4分)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11376/Desktop/Y14.TIF" \* MERGEFORMAT
小东住在韶关大道③,星期六早晨,他必须8:00前到达市博物馆参加活动,请问他能选择乘坐22路公交车吗?几点出发最合适?
能。因为22路公交车的首班时间是7:30。他可以7:30坐首班车出发。
四、阅读与理解。(14+17=31分)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育 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殿 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用横线选择正确的生字。(2分)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_泉水流经的路线。 (1分)
3.作者在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时,先描写了洞口外的山,特点是突兀森郁,然后写了_洞口_ ,特点是_很宽_,再写了外洞,特点是__大 __。(4分)
4.把“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到处都贴着船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描写船小的语句,用“____”画出描写“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的句子。(2分)
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
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6. 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2分)
_____这样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__________
__游古漪园_______________
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走进古漪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代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碧波荡漾、苍松翠竹、层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呀!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1937年,‘九 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听完介绍,同学们握紧拳头,目光中充满愤怒。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2.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 栩栩如生 )
形容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 苍劲有力 )
形容器物、艺术作品或陈设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古色古香 )
3.给“尖端”的“端”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B )(1分)
A.不歪斜 B.东西的头 C.事情的开头
4.作者的游览顺序是:照壁→( 九曲石桥)→(缺角亭 )→(浮筠阁 )。照样子用“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游览地点转换的句子。(6分)(4+2分)
5.作者是在什么季节游的古漪园?请在文中找出两句能够体现这个季节的句子写下来。(2分)
_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听了缺角亭名字的来历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在原文中补充。(2分)
7.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文章围绕“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古漪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