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
2.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疆拓地的影响。
二、能力和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享探究成果。
3.培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初步掌握评价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培养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念。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尊儒术,兴太学。2. 开发边疆。
二、难点: 1. “大一统”的含义。 2. “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
【教具(媒体)】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汉朝的建立
西汉与东汉的建立:学生掌握两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西汉初年经济军事方面的情况。
二、汉武帝的文汉武功
请学生看书P62至64页,并在书上找出并归纳汉武帝的治国措施,教师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政治方面:
下诏求贤,破格提拨人才;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題;
思想文化方面: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办太学,培养人才;
经济方面:
整理财政。统一货币,盐铁官营。
军事方面:
击败匈奴,设河西四郡;
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
开发西南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汉武帝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也应该有所了解。究竟何谓“文治武功”呢?“文治”指除了军事之外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政策及其成果;而“武功”也就是指军事方面的措施和成果。辨一辨:请同学们辨别一下汉武帝的各种措施,思考其中哪些属于“文治”,哪些属于“武功”。
生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推恩令”和夺爵;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属于“文治”。
生B:解除匈奴威胁和开发边疆属于“武功”。
师:汉武帝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汉武帝则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在他统治时期,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课堂讨论:如何评价汉武帝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练习巩固】
课后习题: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一、政治上:1、下诏求贤,破格提拨人才;
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文治
二、思想文化上: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办太学,培养人才;
三、经济上:整理财政。统一货币,盐铁官营。
四、军事上:1、击败匈奴,设河西四郡;
2、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 武功
3、开发西南夷;
课件26张PPT。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字季 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并天下”瓦当
(西汉 直径17.5厘米)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东汉建立汉光武帝刘秀
(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今湖北省枣阳市)人 公元25年,刘秀称帝,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因连年战争,西汉建立初期,国家很贫穷。通过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数十年恢复和发展,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文治武功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1、下诏求贤,破格提拨人才;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兴办太学,培养人才;整理财政。统一货币,盐铁官营。1、击败匈奴,设河西四郡;2、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3、开发西南夷;汉武帝的大一统文:主父偃、司马迁、东方朔、董仲舒、
桑弘羊、司马相如、朱买臣等
武:卫青、霍去病、李广、冯唐、程不识等
外交:张骞、苏武诸侯王问题的解决韩信(胯下之辱) 在楚汉战争后期,为了战胜项羽,刘邦封韩信、彭越、英布等大将为“异姓王”。西汉建立后,刘邦陆续将“异姓王”铲除。汉初三大名将英布 刘邦陆续铲除“异姓王”后,又分封刘姓子弟为王,让他们到各地建立王国,历史上称为“同姓王”。
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想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起初,各王国服从中央的管辖和安排,后来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高,开始不服从中央控制。西汉初期“同姓王”分封汉景帝刘启
前188年~前141年字开 汉文帝之子晁错
前200年~前154年
政治家 颍川(今河南禹县)人 汉景帝时期,王国问题十分严重。为维护国家统一,根据大臣晁[cháo]错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削弱王国势力,但导致出现了诸王反叛的“七国之乱”。汉景帝虽然镇压了这场叛乱,但是王国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汉武帝(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即位以后,根据臣下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这样层层分封使王国的力量被分散削弱,加上其他一些措施,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武帝施主父(主父偃)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chù zhì],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汉书·诸侯王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汉武帝刘彻
前156年~前87年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汉武帝登基后不久就下诏求贤,让各地推荐博学多才、有治国经世之能的人。很快,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等被举荐上来。
汉武帝时,国家已从极度贫弱中恢复过来,代之而起的是旨在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大变革;对外政策也一改与匈奴委屈求全的和亲政策而为主动出击,在西域张骞凿空,开疆拓土。相应的,在文化上,原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再需要。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董仲舒《春秋繁露》书影董仲舒
前179年~前104年
广川(今河北枣强)人 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提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信条。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重视儒学,重用儒生,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断绝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官名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经学产生于西汉)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统一货币铸造,盐铁专卖西汉铜币五铢钱重量实为五铢 不易盗铸西汉郡国齐国铁官使用的封泥检验产品的证明 汉武帝还采取措施整理财政。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食盐和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国家的财政力量得到大大充实,也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 中国的食盐分海盐、池盐、井盐。
西汉先后设立盐官37处,铁官46处,另在不产铁的地方设立小铁官收集废铁、改铸农具。 汉武帝牢牢地控制着军权,他大力扩建军队,任用有才干的将领。西汉军队的实力得到空前提高。西汉步兵复原想象图 卫青(?~前105),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大将军。 霍去病(前140~前117),平阳人,官至骠骑[piào qí]将军、大司马,先后出击匈奴六次,为卫青之甥。汉武帝时的长城防线“河西四郡”
武威郡
酒泉郡
张掖[yè]郡
敦煌郡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玉门关甘肃武威城武威古称凉州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马踏飞燕·东汉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汉武帝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包括海南岛)的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直接纳入汉王朝的统治之下。今四川南部、西部和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分南夷、西夷。南夷以夜郎最大。设置益州郡夜郎自大汉武帝在位时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学习与探究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遵儒术”的政策?讨论如何评价汉武帝?1.汉武帝时,在都城长安创立太学。长安在( )。
A.今陕西咸阳西 B.今陕西西安西
C.今河南洛阳西 D.今河南安阳西
2.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A.五岭以南 B.西南夷地区
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海南岛
3.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4.西汉的建立者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刘彻
5.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B学习测评CACD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