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水浒传》“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写到“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 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据此完成1~3题。
1.《水浒传》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反映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天气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3.《水浒传》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反映的天气系统过境可能会( )
①影响交通出行 ②冻死害虫 ③缓解旱情 ④导致气压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海南等级考)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图中等压距为5 hPa。据此完成4~5题。
4.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
A.1 000 晴朗 B.1 000 阴雨
C.1 010 晴朗 D.1 010 阴雨
5.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行进方向是( )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
下面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6~7题。
6.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没有受上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而出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9.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读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乙地气候特征为(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1.下列关于甲、丙两地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丙地天然植被春夏长叶秋冬落叶
C.甲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阔叶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下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地势起伏状况
13.该季节(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高温多雨
读我国西双版纳森林景观图,回答14~15题。
14.实地考察发现,该地的植被成层现象明显,最高的望天树可达80多米,而在其下面还分布着多层高低错落的乔木。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该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故植被高度大、种类多 ②人类影响较小 ③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养分多少不同 ④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下列地区中也能看到这种森林景观的是( )
A.东非高原 B.地中海沿岸
C.中南半岛 D.墨西哥高原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 0 ℃的地物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形成“冻雨”,需要特定的大气逆温条件:近地面 2 000 m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 0 ℃;2 000 m至4 000 m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 ℃;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 ℃。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降接触到冰冷的物体,形成坚实的“冻雨”。我国南方冬季常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冻雨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危害,下图是我国南方冻雨活动区分布图。
(1)指出我国南方冻雨区 2 000~4 000 m海拔暖空气的来源,以及大范围长时间冻雨发生时的天气系统。(4分)
(2)解释我国南方冬季大范围长时间冻雨高发的原因。(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副高的活动是我国天气预报员进行夏季天气预报所必须关注的。用以表征副高特征的指标很多,其中500 hPa(平均约5 500 m高空)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588线(即500 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 880 m)包围的区域常常用来表征副高的位置。下图为夏季某时刻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平行斜线标注出副高的范围。(4分)
(2)受副高控制的区域其天气一般比较干热,说明理由。(6分)
(3)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形成了强降水天气,推测其原因。(4分)
18.如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2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图a)和该日北京气温变化(图b)。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绘制甲地气流运动示意图,判断甲地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2)据图分析北京气温变化的原因。(6分)
(3)简述此次天气过程对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虽毗邻撒哈拉沙漠,但是夏季非常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下图为摩洛哥及周边区域略图,下表为卡萨布兰卡气候资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水量/mm 63 59 51 40 23 12 10 15 17 31 75 78
气温/℃ 12.8 13.4 14.1 15.4 17.5 20.2 22.4 22.7 21.7 19.2 16.1 13.5
(1)分析摩洛哥夏季凉爽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提供的气候资料,补充完成卡萨布兰卡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5分)
(3)说明卡萨布兰卡降水季节分配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成因。(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3解析:1.B 2.D 3.A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大风、降温、大雪等天气现象,由此可以判断为冷锋过境。①为暖锋,②为冷锋,③为低压系统,④为高压系统,所以B对。第2题,据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其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据此结合图示可判断D正确。第3题,冷锋过境可能会出现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雨雪天气会影响交通出行,降温会冻死害虫,积雪融水能补充土壤水分,所以①②③对;冷锋过境会使得气压升高,④错。所以A对。
4-5解析:4.C 5.B 第4题,图中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和偏东风,可判断北部气压较南部高,故M线的气压值较南侧1 005 hPa线高5 hPa,即1 010 hPa;N在高压脊上,气流以下沉为主,天气晴朗。故选C。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台风P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的东南侧,在东北风和偏东风的牵引下,台风很可能由东向西移动,故选B。
6-7解析:6.B 7.C 第6题,图①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北半球冬至日;图②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且位置相对居中,为二分日;图③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且位置偏北,应为北半球夏至日;图④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且位置偏南,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故①④日期属于同一天。故选B。第7题,①图表示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②图表示某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图表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④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不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
8-9解析:8.C 9.D 第8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第9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说明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10-11解析:10.C 11.B 第10题,图示显示,乙地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据此选C。第11题,甲地受东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较大,植被稀少,多是荒漠;丙地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其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表现为春夏长叶秋冬落叶;丙地全年温和多雨,冬季平均气温大于0 ℃,不可能有较厚的积雪。据此选B。
12-13解析:12.C 13.D 第12题,从图中可知,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赤道低气压带也向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故C正确。第13题,该季节是甲地盛行西北季风,但西北季风从低纬海洋吹来,不可能寒冷干燥, A错误;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 B错误;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C错误;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温暖多雨,D正确,故选D。
14-15解析:14.D 15.C 第14题,植被有成层结构,说明植被长得高大,植被种类多,有高有矮。水热条件好植被才能长得高大且种类多,而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故喜光植物长得高大,喜阴植物长得矮小。选D。第15题,图示植被为热带雨林,东非高原和墨西哥高原是热带草原,地中海沿岸多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在海拔较低、降水较多的地方,分布着热带雨林。
16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冻雨区距离我国南海和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比较近,这些海域是2 000~4 000 m海拔暖空气的主要来源。大范围长时间冻雨发生时需要有长时间稳定的准静止锋系统。第(2)题,我国南方冬季大范围长时间冻雨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暖湿气团、冷空气势力、地形等方面回答。
答案:(1)主要来自于我国南海和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需要有长时间稳定的准静止锋系统。
(2)我国南方纬度较低,受暖湿气团影响较大;冬季时由于亚洲高压的影响,冷空气势力较强,可南下至较低纬度;南方山地高原面积大,冷空气遇山地高原阻挡形成准静止锋,近地面较厚冷空气层与高空暖湿空气构成逆温层。
17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500 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中588线包围的区域常常用来表征副高的位置,因此,可以在588线范围内用平行斜线全部标注阴影即为副高的范围。第(2)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因此,太阳辐射强烈;副高控制的区域内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微弱。所以,天气一般比较干热。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时刻,我国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位于副高北侧,冷暖气流在此交汇,易形成大范围的锋面降水区域,所以,形成强降水天气。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太阳辐射强;区域内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微弱。
(3)(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位于副高北侧,当地冷暖气流交汇易形成大范围锋面降水区域。
18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为北半球高压中心,水平方向气流由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第(2)题,据图可知,北京此时段经历了冷锋过境过程,冷锋系统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夜间地面降温,气温下降,并且当地有雨雪,雪的反射率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第(3)题,此次天气系统导致气温快速降低,有低温冻害,同时大风、雨雪可能破坏农业基础设施,但是降雨、雪能够增加土壤水分。
答案:(1)示意图如下:
天气特征:晴朗。理由: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2)此时段北京经历了冷锋天气过程,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夜间,地面辐射减弱,气温下降;日出后有降雪,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降低。
(3)雨雪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春季旱情;低温冻死害虫;大风、降雪可能破坏农业设施(暴雪压塌大棚等设施)等。
19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西临大西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沿岸有加那利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明显;根据图例可知,该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高原山地阻挡了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第(2)题,横坐标为月份,纵坐标为降水量的数值,根据表格中不同月份的降水量,在月份对应的降水量确定点,然后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第(3)题,根据表格内容或者第(2)题的图可以看出,卡萨布兰卡降水的季节差别大,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多,夏季少。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北纬30°以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答案:(1)摩洛哥临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沿岸有寒流流经,气温降低;山地和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低;高原山地阻挡了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
(2)曲线图:
(3)特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多,夏季少。原因: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