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在闪烁的霓虹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敢问路在何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解放农民
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开始
材料一:“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讲话
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3、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2、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
在希望的田野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的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哪个地方?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12月18日晚,在队长的带领下,小岗生产队在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这一天,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之日。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在希望的田野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3、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
责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利
权: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等生产资料
所有权
使用权
国家
农户
作物收成
定额
国家集体
剩下部分
农户所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1979年秋收盘点后……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严金昌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安徽凤阳粮食产量
1984年
1978年
40731亿公斤
30477亿公斤
全国粮食产量
增长33.6%
以上数据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11
1984年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上,人们用这样醒目的标语,表达着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认同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4.1978年
在希望的田野上
3.1958年
1.1950~1952年
2.1953~1956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取消农业税
实行惠农补贴
实行土地流转政策
土地改革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土地公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土地公有制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遭到破坏
1.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实施:
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发展:在中央支持下,1983年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影响: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 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作用:
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镇企业的发展
我们身边的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闪烁的霓虹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企业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在闪烁的霓虹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
你能看出改革前企业存在什么问题吗?
所有制形式单一
材料二: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是著名的国有企业。那个时候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块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后来企业效益不断下滑。
材料三:沈阳有两个厂,铜厂和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企业没有自主权
管理僵化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四:分配平均主义严重,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通常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平均主义大锅饭
企业职工积极性低
国家:
企业:
工人:
国有企业
管得太多,太死
没有生产自主权
缺乏活力
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1.主要内容
(1)所有制: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意义:①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②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集体企业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个体企业
国家
企业
工人
国有企业
给企业松绑
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
劳动积极性提高
政企分开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
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厂)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2年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
呼市回民奶食品厂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在董事长潘刚的带领下,2015年伊利实现年收入603.6亿元,稳居行业第一,持续排名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8强。
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
——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
——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
——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
敢问路在何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放国家
邓小平南方谈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1.建立:
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
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敢问路在何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基本框架的建立: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表:建国后我国GDP总量变化 (单位:亿元)
◆图示记忆
经济体制改革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乡镇企业
3
增强企业活力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5
改革
不可动摇
小结
改革启示
①改革要勇于创新
②改革要打破阻力
③改革要循序渐进
④改革要不断完善
推动
目标
在路上
城市
农村
改革特点
①从思想解放到改革推进
②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③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④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随堂练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A
2.下图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分田包产到户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航程,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要参观这一纪念馆应该去( )
A.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乡
B.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C.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D.广东省深圳市
C
3.1979年,我国农村地区有这样一副春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春联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非常喜悦
D.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提高
A
4.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进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