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组成物质的元素
一、选择题(共16题)
1.人的健康与化学密不可分,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等物质中的碘、氟、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2.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队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3.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是金属元素 B.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g D.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电子变成Mg2+
4.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石灰石 黄铜 B.软水 干冰
C.稀有气体 液氮 D.冰水混合物 臭氧
5.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属于同种元素
B.①②③的最外层电子都易失去
C.①③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②③的质子数都等于核外电子数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氧化镁、空气
B.稀有气体、氧气、调和食用油
C.液氧、冰水混合物、矿泉水
D.干冰、水、果汁
7.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空气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
B.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就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C.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8.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B.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9.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水 B.空气 C.铁 D.碳酸
10.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中子数
1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为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中子数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0lg
B.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一定为13
C.碳、铝、硅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13.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液氧 B.空气 C.食醋 D.二氧化碳
14.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铕的原子序数是63 B.铕属于金属元素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D.铕原子中的中子数是89
15.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干冰、碘酒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石灰水 D.铁、空气、稀有气体
16.对于下列化学用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H ②Mg ③ ④ ⑤NaCl ⑥P2O5 ⑦CO32-
A.①、②、③都可以表示原子
B.⑤和⑥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C.③和④所代表的微粒都是稳定结构
D.能表示离子的只有④和⑦
二、综合题(共6题)
17.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
(2)锂元素和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核外_________相同;
(3)Na+可通过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了Na。
18.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2)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__________周期;
(4)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元素(选填 “金属”或“非金属”);
(5)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电子(选填 “得到”或“失去”)。
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所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4)通过“铜绿”性质研究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向“铜绿”中加入稀盐酸,可以发现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绿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
②加热“铜绿”,可以发现绿色粉末变成________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表中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物质有________(作写一种);12号和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构成该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填标号)。
a. He和Na b. Be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5)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请比较:氮原子半径________(填“>”或“<”,后同)磷原子半径;钠原子半径________铝原子半径。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图2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其中与钙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原子序数为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序数为12 的元素名称为 ___________ ,其原子核外有 ___________ 个电子层, 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 (填得到、失去)电子,形成 _______________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根据上图总结出: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你还能找出哪些规律,至 少写3 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B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应位于第 _________ 周期。性质与上表中第二周期 ______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等物质中的碘、氟、铁不是指单质、分子、原子,这里强调是元素,故选C。
2.A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1种新的化合物 ,错误;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的粒子,不可分,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反应最小的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
故选A。
3.C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C
【详解】
A、石灰石、黄铜都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软水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液氮属于单质,故符合题意;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臭氧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5.C
【详解】
A、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的质子数,故②③属于同种元素,①是另外一种元素,A错;
B、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容易得到电子,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结构,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失去电子,B错;
C、①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C正确;
D、①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水和氧化镁都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调和食用油是多种油类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氧属于单质;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矿泉水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有机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因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因此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少的不是稀有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都比稀有气体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A、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C
【详解】
A、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选项A错误;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B错误;
C、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且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选项C正确;
D、碳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且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选项D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选B.
11.C
【详解】
试题分析:利用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的知识解决此题.
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C.
12.D
【详解】
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0l,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
B、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为13,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
C、碳、铝、硅三种元素中,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一行,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A、液氧是氧气的液体状态,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食醋主要成分是乙酸,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
A、根据图示,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即为63,正确;
B、铕的元素名称的偏旁为“钅”,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根据图示,最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即为152.0,错误;
D、铕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63,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将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处理),中子数=152-63=89,正确。
故选C。
15.C
【详解】
A、冰是固态的水,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是一种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是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是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和杂质,是一种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汞是金属单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C符合题意;
D、铁是金属单质;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和杂质,是一种混合物;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气体,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详解】
A、①可以表示氢原子,②可以表示镁原子,③可以表示氖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⑤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一个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③④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达到稳定结构,故③和④所代表的微粒都是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中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⑦是碳酸根离子,故④⑦表示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7.1 电子层数 得到
【详解】
(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2)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锂元素和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3)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形成钠离子,故Na+可通过得到电子变成了Na。
18.39.10 1 四 金属 失去
【详解】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39.10;(2)读图可知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镁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3周期;(4)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19.钙; H2O; 金刚石; 气泡; 蓝绿; 黑
【详解】
(1)人体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3)自然界最坚硬的是金刚石;(4)铜绿中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气泡(二氧化碳),2价铜离子为蓝绿色,所以溶液为蓝绿色,加热后Cu氧化变为氧化铜,变为黑色。
20.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氦气(或氖气、氩气)(或其化学式) MgCl2 Mg2+ bd < >
【详解】
试题分析:(1)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根据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故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3)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氦气(或氖气、氩气);12号元素为镁,17号元素为氯,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构成该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是:Mg2+
(4)由图可知,Be和Mg处于同一族,F和Cl处于同一族,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bd。
(5)氮原子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磷原子的电子层数较多,故原子半径较大,即氮原子半径<磷原子半径;钠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铝原子的原子序数较大,故半径较小,即钠原子半径>铝原子半径。
21.原子 原子核 汞元素 汞原子 3 B
【详解】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X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Y为原子核。
(2)物质由元素组成,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3)元素的种类由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图中A、B、C3种粒子的质子数各不相同,所以共有3种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A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虽然也有2个电子,但它是第一层,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B中最外层(第三层)上有2个电子,与钙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22.镁 3 失去 阳离子 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四 氟
【详解】
(1)由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故答案为镁;
(2)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答案为3;
(3)镁的最外层电子为2,少于4个,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答案为失去;
(4)由(3)可知,失电子形成的是阳离子,故答案为阳离子;
(5)从表中发现如下规律: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故答案为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6)从元素周期表中还可发现如下规律: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7)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答案为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8)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所以溴(Br)原子应位于第四周期,故答案为四;
(9)溴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第二周期氟元素相同,都为7,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