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物质的溶解过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1物质的溶解过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1 14: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物质的溶解过程
一、选择题(共16题)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酒精 B.蔗糖
C.食盐 D.香油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豆浆 C.酸奶 D.蒸馏水
3.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黄泥水 B.稀硫酸 C.白糖水 D.硝酸钾溶液
4.25℃时向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5.思维导图能使思维可视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部分思维导图,下列对应位置内容填写错误的是(  )
A.分子 B.乳浊液 C.乳化 D.溶解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7.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在下列情况下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恒温蒸发掉20g水 B.恒温加入少量的硝酸钾
C.降温到10℃ D.升温到25℃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磷自燃产生白色烟雾
B.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装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
D.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表面有白色固体生成
9.对饱和熟石灰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会看到晶体析出的是
A.加入一定量NaOH B.加入一定量的NH4NO3
C.加热 D.恒温蒸发一定量溶剂
10.下列关于溶液、溶质、溶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11.向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再加入10g水,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为15%,则原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A.250g B.200g C.140g D.102g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C.溶液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D.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于水中从而将其洗净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 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
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D.用汽油洗金属表面的油污
14.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牛奶 C.酒精 D.白醋
15.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用量筒取50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6.向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某变量 y随x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若x表示稀盐酸的质量,则y表示的含义是
A.氯化钠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二、综合题(共6题)
1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浅绿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植物油 D.铁粉
(2)区别软水和硬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使天然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
18.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____。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2)NaCl能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NaCl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净化水常用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起到过滤和______的作用,从盐水中获得饮用水,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19.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为验证水的组成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写名称)。
③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字母)。
A蔗糖 B氯化氢 C氯化钠 D氢氧化钙
(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需要水____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________、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3)用配得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硫酸溶液反应,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
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为___________ 。
③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④若8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恰好中和50g硫酸溶液,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要制得干燥的O2,选择的实验制取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该装置也可制备_______ 气体。
(4)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若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将准确配制的上述稀盐酸全部加入盛有20g的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恰好能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
21.如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1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1 0.98 0.95 0.94 0.91 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取12%的硫酸溶液100mL,可配制成6%的硫酸溶液_____g。
(3)向100g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所得溶液体积是_____mL(结果精确到0.1)。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4%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2.(1)在实验室易燃品柜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3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得只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①该物质含碳元素__________g,含氢元素_________g。
②该物质中__________(选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g;需要蒸馏水___________g;若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1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物品和砝码端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酒精易溶于水,将酒精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够形成溶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易溶于水,将蔗糖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够形成溶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食盐易溶于水,将食盐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够形成溶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香油不溶于水,将香油加入足量的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不能形成溶液,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解析】
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B、豆浆是混合物,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错误;C、酸奶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错误;D、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错误。故选A。
3.A
【详解】
A、黄泥水是泥沙固体悬浮于水中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稀硫酸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白糖水是白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25℃时向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氯化钠溶质质量不变,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B。
5.A
【详解】
A、物质在水中分散时,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得到的是溶液,故错误;
B、分散系分为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故正确;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故正确;
D、汽油能溶解油污,故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说法错误;
B、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不变,因为蔗糖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外加电压条件下不会定向移动,说法错误;
C、碘酒溶液中,固体碘称为溶质,液体酒精称为溶剂,说法正确;
D、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说法错误;
答案:C。
7.C
【详解】
A、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时,温度不变,溶解度也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B、恒温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因溶液饱和,所以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C、降低温度可以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溶液中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选项正确;D、升高温度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没有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故选C。
8.C
【详解】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不正确;
B、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不正确;
C、装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故选项正确;
D、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9.B
【详解】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A、加入一定量NaOH,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错误.
B、加入一定量的NH4NO3,NH4NO3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正确.
C、加热,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错误.
D、恒温蒸发一定量溶剂,溶剂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是纯净物,A错误;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正确;
C、泥水不是溶液,是悬浊液,C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故体积之间不能相加减,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解:设原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 x=140g。
故选C。
12.B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正确;
C、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错误;
D、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将大片的油污变为小有滴分散到水中,错误。故选B。
13.A
【详解】
A、利用氯气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A正确;
B、用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吸属于附性,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汽油洗金属表面的油污是是因为汽油是良好有机溶剂,油脂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
A、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B、牛奶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正确;C、酒精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D、白醋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故选B。
15.C
【详解】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除去大颗粒杂质)、过滤(除去不溶物)、杀菌消毒(杀灭细菌等)等净化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6.A
【详解】
根据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分析解答。
A.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钠反应完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
B.随着稀盐酸的增加,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故错误;
C.当x=0时,y也应等于0,故错误;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错误。
故本题选A。
17.B 肥皂水 煮沸
【解析】
(1)氯化铁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氯化亚铁能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铁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2)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软水中这些离子含量较少,把肥皂水加入两种水中会发现,软水中泡沫丰富而硬水中几乎没有泡沫,因此通常使用肥皂水就可以方便地区别硬水和软水;加热硬水,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会以沉淀的形式析出,从而使硬水软化。
18.b a 溶剂种类 温度 吸附 蒸馏
【解析】
(1)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2)水和植物油属于溶剂种类不同,热水和冷水温度不同,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种类和温度有关;(3)活性炭的吸附性,所以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吸附作用;从盐水中获得饮用水,可采取的方法是蒸馏。
19.2H2O2H2↑+O2↑ 水分子 BCD 190 量筒 B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Na2SO4 、NaOH 9.8%
【详解】
(1)①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②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
③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能形成离子;
A、蔗糖溶于水,依然是蔗糖分子,不能形成离子,不导电;
B、氯化氢溶于水,形成氢离子和铝离子,能够导电;
C、氯化钠溶于水,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
D、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导电;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以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5%=10g,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10g=190g,合190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3)①由溶液pH的变化可知,起始时溶液pH小于7,加入溶液后pH逐渐变大,进行的操作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
②从微观角度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③由曲线可知,b点对应的溶液的pH大于7,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溶质为:Na2SO4、NaOH;
④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
x=4.9g,
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9.8%。
20.铁架台 长颈漏斗 AD 2KClO32KCl+3O2↑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H2 偏小 50%
【详解】
(1)由图可知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2)实验室要制得干燥的O2,那么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A装置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故只能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要制取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结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D装置;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ClO32KCl+3O2↑;(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发生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4)若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小,即浓盐酸的质量偏小,故所配制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将偏小;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7.3g,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与盐酸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X 7.3g
x=10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0% 。
21.
(1)减小
(2)216
(3)210.5
(4)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24%的硫酸溶液7.3mL。
【解析】
(1)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氨水的密度随着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2)
根据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设配制成6%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可列方程:,解得:
(3)
向100g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由表中数据可知,12%的氨水的密度为0.95/g·mL-1,所以所得液体的体积为:
(4)
先根据溶液加水稀释前后,其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求出24%的硫酸溶液溶液的质量,再根据求密度公式求出24%的硫酸溶液的体积。详解见答案。
22.2.4g 0.6g 不含 20g 30g ①②
【解析】
(1)①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0.6g;②由①中可知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和为3g ,说明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2)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x25%=50g10% ,得x=20g,需加水的质量为50g-20g=30g;配置溶液时质量分数偏少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少了,或溶剂多了,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相当于溶质多了,正确,②称量时物品和砝码端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称量的固体质量偏少,正确,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少了,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影响,错误,故选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