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3.“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和山梨醇。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则久置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 )
A.乳浊液、乳浊液 B.悬浊液、溶液
C.乳浊液、溶液 D.悬浊液、乳浊液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 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 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6.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20 34
30 37
A. KCl微溶于水
B. 20 ℃时,100 g KCl饱和溶液含有34 g溶质
C. 将30 ℃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 ℃,会有KCl晶体析出
D. 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
7.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 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B. 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 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 D. 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8.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从100 mL 25%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 ,则取出的10 mL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5%
9.在20 ℃时,将40 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 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 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液的浓度改变
10.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但养鱼池中常常由于鱼多而缺氧,因此要设法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下列做法不能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是( )
A.增加日晒 B.把水搅动起来
C.把水喷向空中 D.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或者氧气
11.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底部有固体剩余)放了一个塑料小球。在不用外力的作用下,要使小球略有上浮,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加水 D.加入室温时硝酸钾饱和溶液
12.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稀盐酸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生石灰溶于水过滤后得到澄清溶液 。
14.如表是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63 36.6 37.0 37.3
KNO3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6 85.5 110.0
(1)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__ __。
(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 __,取20 g氯化钠放入50 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__ __g。
(3)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的有__ __(填字母),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 __(填字母)。
15.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
(3)20 ℃时,34 g KCl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在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__________;用X固体代替NaOH重复上述操作,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
16.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__ __(填“蒸发”或“冷却”)池。
(2)从海水到贮水池,NaCl的质量分数__ __(填“不变”或“增高”)。
(3)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操作方法是__ __。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的粗盐,含有氯化镁等杂质,工业上常把粗盐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过滤出食盐,其原理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洗前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7.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 __,b__ __。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 __;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 __。
(3)小刚同学要配制9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 _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 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 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 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1 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______(填标号)。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图乙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KNO3溶液的密度(g/mL)
温度/℃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探究二】20 ℃时,将2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______g/mL。
四、综合应用题(共8分)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取2 g二氧化锰和68 g过氧化氢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8.4 g,求:
(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总质量_______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DDBCAC 7-12CDAABD
二、填空题
13.HCl NaC Ca(OH)2
14. (1)KNO3 (2)36.0g 68 (3)A B
15. (1)溶解 (2)温度 (3)34 25.4% (4)发热 NH4NO3
16. (1)蒸发 (2)不变 (3)过滤 饱和食盐水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是可以溶解氯化镁 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
17. (1)药 烧杯
(2)A中瓶塞正放 搅拌,加快溶解
(3)9 81
(4)小于 偏大
18. (1)5 45
(2)A
【探究一】没有 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3)B、C
【探究二】1.063
四、综合应用题
19. (1)1.6
(2)解:设68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 g
= x=3.4 g
则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