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一组气体是( )
A.氮气、稀有气体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⑥图书档案起火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⑦不慎碰到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A.①③⑦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3.伏打电池(Voltaic pile)的照片和结构如图。它用圆形的锌板、铜板间隔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几层盐水泡过的布。下列关于“伏打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4.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 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
B.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C.“可燃冰”是混合物
D.“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5.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燃料中被称为是未来绿色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7.橡胶是一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制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无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都需要经过硫化处理增加其强度后才能使用,硫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大,而弹性越低.下列橡胶制品中,橡胶硫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橡皮筋 B.汽车外用轮胎
C.普通气球 D.医用或生活用手套
8.天然橡胶在硫化前受热易熔化、发粘,弹性差,硫化后,硬度增大,弹性变好,不易老化.硫化前后,橡胶( )
A.由链状分子变成网状分子
B.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C.由小分子变成大分子
D.由有机物变成无机物
9.小芳收集了一些衣料的纤维,各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下列衣料纤维中,燃烧后能够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A.涤纶 B.锦纶 C.棉纤维 D.羊毛纤维
10.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盆 B.晴纶桌布
C.纯棉围裙 D.橡胶手套
11.下列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
12.有下列物品:①尼龙袜 ②汽车轮胎 ③铝合金窗框 ④铅球 ⑤陶瓷浴盆 ⑥橡皮管⑦塑料袋 ⑧大理石板.其中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 D.①②⑥⑦
13.空气质量决定生活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PM2.5 B.O2 C.SO2 D.NO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放烟花爆竹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秸秆露天焚烧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5.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可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有 、 和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的燃烧和 的废气.
16.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了 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17.化学变化中常伴有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取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理由是 .
18.新型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如图),帮助村民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技术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此技术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较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试列举出空气污染物以及你所了解的空气污染事件
2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 。
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
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
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世博园使用了LED灯,其供电装置是将太阳能转变为 。
(3)世博会上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采用了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玉米塑料”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一组气体是( )
A.氮气、稀有气体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污染物的类型,解题时主要靠回顾旧知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解答】解: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是:有害气体、粉尘
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都不是有害气体;空气的主要污染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但需要对污染物的类型加以区分.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⑥图书档案起火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⑦不慎碰到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A.①③⑦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分析】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燃烧一定放热量,缓慢氧化和金属与酸的反应也放出热量,给物质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答】解: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说法错误;
③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燃料对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说法正确;
④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说法错误;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需要吸热。说法错误;
⑥图书档案起火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说法正确;
⑦不慎碰到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来盖灭,说法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通过反例说明结论的错误,这种方法往往要比分析论证更快捷。
3.伏打电池(Voltaic pile)的照片和结构如图。它用圆形的锌板、铜板间隔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几层盐水泡过的布。下列关于“伏打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被还原,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伏打电堆可形成原电池反应,原电池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故选:A。
【点评】此题是有关电池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了解相关的能量转化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 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
B.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C.“可燃冰”是混合物
D.“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分析】根据可燃冰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分析回答.
【解答】解:A、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冰是固态的水。故A叙述正确;
B、可燃冰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故B叙述正确;
C、可燃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叙述不正确;
D、“可燃冰”有可燃性,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信息、能源、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策略,新能源的优点、新能源的种类、开发利用前景等,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
5.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氢气是一种新能源。氢气热值高,水作为其原料,资源实在太丰富了,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
【解答】解: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能源的优点,但氢能源也有缺点,如:氢气制备成本高、不易保存、安全性低等,同学们需要全面的分析问题。
6.下列燃料中被称为是未来绿色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分析】要从燃料的优缺点来考虑问题,再进行相互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能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而氢气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是未来最理想的燃料。
故选:D。
【点评】燃料的选用,不仅考虑是否能燃烧,还要考虑是否易得,是否污染空气等方面.
7.橡胶是一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制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无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都需要经过硫化处理增加其强度后才能使用,硫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大,而弹性越低.下列橡胶制品中,橡胶硫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橡皮筋 B.汽车外用轮胎
C.普通气球 D.医用或生活用手套
【分析】根据这些物质的具体使用是的要求,结合硫化程度对橡胶的影响解决此题.
【解答】解:A、橡皮筋需要较好的弹性,硫化程度不宜过高,故此选项错误。
B、汽车外胎则需要较高的硬度与强度,弹性不用太好,硫化程度较高时符合要求,故此选项正确。
C、气球需要较高的弹性,硫化程度不宜过高,故此选项错误。
D、橡胶手套需要较高的弹性,硫化程度不宜过高,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对提供的物质进行分析探讨即可.
8.天然橡胶在硫化前受热易熔化、发粘,弹性差,硫化后,硬度增大,弹性变好,不易老化.硫化前后,橡胶( )
A.由链状分子变成网状分子
B.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C.由小分子变成大分子
D.由有机物变成无机物
【分析】硫化前后,橡胶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别的大分子有机物.
【解答】解:A、硫化前后,橡胶橡胶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别的大分子有机物,结构由链状变成了网状,故此选项正确。
B、硫化前后,橡胶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别的大分子有机物,是由大分子变成了大分子物质,故此选项错误。
C、天然橡胶属大分子有机物,故此选项错误。
D、硫化前后,橡胶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别的大分子有机物,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是橡胶硫化知识的考查,属识记性有机基础题.
9.小芳收集了一些衣料的纤维,各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下列衣料纤维中,燃烧后能够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
A.涤纶 B.锦纶 C.棉纤维 D.羊毛纤维
【分析】根据选项中物质的成分和灼烧现象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解:羊毛是动物纤维,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故灼烧羊毛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涤纶和锦纶)烧后有刺激性气味,麻和棉纤维烧时无气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纤维的性质的了解.
10.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盆 B.晴纶桌布
C.纯棉围裙 D.橡胶手套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类,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从概念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B、晴纶是合成纤维,也是合成材料之一。
C、纯棉是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不属于合成材料。
D、橡胶手套是合成橡胶,也是合成材料之一。
故选:C。
【点评】材料的分类判断,关键要掌握概念的实质,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11.下列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
【分析】运用材料分类的知识,对所涉及材料进行分类,并判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物品.
【解答】解: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其中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对应;
玻璃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铝合金、不锈钢为金属材料;木材是天然纤维,为天然材料;
故选:B。
【点评】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相对应,有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与之对应就有天然纤维、天然橡胶.
12.有下列物品:①尼龙袜 ②汽车轮胎 ③铝合金窗框 ④铅球 ⑤陶瓷浴盆 ⑥橡皮管⑦塑料袋 ⑧大理石板.其中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 D.①②⑥⑦
【分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是衣、食、住、行和工农业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材料,其中棉、毛、丝、塑料、橡胶等都是最常用的.
【解答】解;由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棉、毛、丝、塑料、橡胶,所以①②⑥⑦均属高分子材料,③④是金属材料⑤是非金属材料⑧属石质材料。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材料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的范围,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3.空气质量决定生活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PM2.5 B.O2 C.SO2 D.NO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A、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错误;
B、O2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SO2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NO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放烟花爆竹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秸秆露天焚烧
【分析】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地洒水除尘等。
【解答】解:A、禁放烟花爆竹,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B、废气达标排放,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C、工地洒水除尘,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D、秸秆露天焚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5.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有害气体 和 粉尘 两大类.其中可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有 一氧化碳 、 二氧化氮 和 二氧化硫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化石燃料 的燃烧和 工厂 的废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并了解污染物的类型,解题时主要靠回顾旧知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中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成分增多,其中颗粒物质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
故答案是:有害气体、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化石燃料、工厂.
【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空气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但需要对污染物的类型加以区分.
16.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电 能转化成了 化学 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分析】此题涉及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原则,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反之其它形式的能也可以转化为化学反应存储起来.
【解答】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而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规律.所以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可以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变.而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电;化学;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的关键是正确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对一些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17.化学变化中常伴有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取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干冰升华,酒精挥发等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热 能和 光 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高 (填“高”或“低”),理由是 因为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除了储存在比水中外,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成散失掉,所以比水的高 .
【分析】此题是一道关于物质发生反变化时释放能量时吸热或放热的判断类型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即可有能量的变化,也可无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但是吸放热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
【解答】解:(1)物理变化中的吸热类型有:升华、气化现象等.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有的物质燃烧均属于放热的反应,镁燃烧时,除了生成氧化镁外,还有热能,光能的产生.
(3)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
因为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应包括生成物水的能量和释放的热能、光能,故比水的能量高.
故答案为:(1)干冰升华,酒精挥发等
(2)热;光
(3)高;因为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除了储存在比水中外,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成散失掉,所以比水的高
【点评】判断此类有关物质变化能量的变化情况时,关键是分析引起物质变化的原因,再结合能量既不凭空产生,也不凭空消失的规律判断即可.
18.新型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如图),帮助村民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技术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此技术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较优点是 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原料可再生等 。(答一点即可)
【分析】根据太阳能的优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使用太阳能既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故答案为: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原料可再生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回答即可。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试列举出空气污染物以及你所了解的空气污染事件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我了解的空气污染事件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等。
【解答】解: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我了解的空气污染事件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等;故答案为: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等;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 ABC 。
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
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
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2)世博园使用了LED灯,其供电装置是将太阳能转变为 电能 。
(3)世博会上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采用了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玉米塑料”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 三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
【分析】(1)从环保节能的理念分析解答;
(2)此装置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根据乳酸化学式的含义、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构建生态绿化墙面都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故答案为:ABC;
(2)供电的装置接受阳光照射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乳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0%。
故答案为:(1)ABC;(2)电能;(3)三;40%。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和物质的性质及物质的保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30 14:26:52;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