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二全书综合测评(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二全书综合测评(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1 10: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
全书综合测评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B.基态Si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C.第一电离能:N>O>C
D.石墨质软的原因是其层间作用力微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个N2分子中的π键与1个CO2分子中的π键的数目之比为2∶1
B.稳定性:甲烷>乙烯
C.强度:氢键>化学键>范德华力
D.沸点:>
3.某元素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10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不可能是 (  )
A.3d104s1       B.3d104s2    
C.3s23p6       D.4s24p2
4.(2020山东泰安三模)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为,其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处于稳定结构。W与X、Y、Z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分子,W2Z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YW3分子中的键角为120°
B.W2Z的稳定性大于YW3
C.物质甲的1个分子中存在6个σ键
D.Y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5.(2021辽宁丹东高二期末)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臭氧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
C.硝酸根离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
D.CH3CH(OH)COOH为手性分子
6.几种物质的沸点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D可能为共价晶体,H为分子晶体
B.G可能为离子晶体,A可能为分子晶体
C.G、H一定是分子晶体,E、F一定是金属晶体
D.D可能为共价晶体,B一定是离子晶体
7.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疫专家表示,75%的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关于酒精和含氯消毒剂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中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是sp2杂化,另一个C原子是sp3杂化
B.乙醇是非极性分子,易溶于水
C.1个HClO分子中含有两个σ键
D.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σ键,1个π键
8.某学生做完实验后,分别采用以下方法清洗仪器,其中应用“相似相溶”规律的是 (  )
A.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B.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C.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硅酸的试管
D.用四氯化碳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
9.配合物Na2[Fe(CN)5(NO)]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配合物Na2[Fe(CN)5(NO)]的配位数为5
C.该物质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有氢键
D.NO作为配体提供一个孤电子对
10.(2021山东济宁任城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硫醇(CH3CH2SH)沸点大于乙醇(CH3CH2OH),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大
B.[Cu(NH3)4]SO4·H2O中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分子间作用力
C.原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中小点表示核外电子在此处出现过一次
D.电负性越大的元素,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负性:Y>M>Z
B.离子半径:M->Z2->Y-
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12.(2021河南豫西名校第二次联考)[Zn(CN)4]2-在水溶液中可与HCHO发生反应生成[Zn(H2O)4]2+和HOCH2CN,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HCHO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
C.HOCH2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只有sp3
D.[Zn(CN)4]2-中Zn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结构可表示为
13.Mg2Si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0.635 n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Si的配位数为8
B.紧邻的两个Mg原子的距离为 nm
C.紧邻的两个Si原子间的距离为 nm
D.Mg2Si的密度计算式为 g·cm-3
14.已知A、B、C、D、E五种元素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E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A、C、D、E元素形成RB2型化合物,且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B.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B>A
C.D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D.B、C、D、E四种元素的电负性:E>D>C>B
15.最近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B.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C.晶体中C原子数与C—O键数之比为1∶4
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上有12个原子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2021海南儋州高二月考)我国复旦大学魏大程团队开发的一种共形六方氮化硼修饰技术,可直接在二氧化硅表面生长高质量六方氮化硼薄膜。
(1)下列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2)第二周期主族元素中,按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序,第一电离能在B和N之间的元素有    种。
(3)Na与N形成的NaN3可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其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这种黄色焰色用光谱仪摄取的光谱为    (填“发射”或“吸收”)光谱。
(4)已知NH3分子的键角约为107°,而同主族磷的氢化物PH3分子的键角约为94°,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NH3的键角比PH3的键角大的原因:                         。
(5)BH3·NH3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固体储氢材料,可由BH3与NH3反应生成,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氮原子提供    ,在BH3·NH3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17.(10分)(2021山东烟台高二期末)铁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溶液,生成红色的[Fe(SCN)(H2O)5]2+。N、C、H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N、C、H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2)FeCl3与K4[Fe(CN)6]溶液混合生成Fe4[Fe(CN)6]3沉淀。配体CN-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CH2CHCH2CN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3)用邻二氮菲(phen,结构为)与琥珀酸亚铁生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可测定Fe2+的浓度,发生反应:Fe2++3phen [Fe(phen)3]2+。
①[Fe(phen)3]2+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字母)。
a.配位键        b.离子键  
c.π键         d.氢键
②用邻二氮菲测定Fe2+浓度时应控制pH为2~9的适宜范围,请解释原因:           。
18.(10分)第Ⅷ族元素Fe、Co、Ni性质相似,称为铁系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    能级,同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的元素名称为      。
(2)Fe3+与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常用于离子检验,已知Fe3+遇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均显绿色。邻苯二酚的熔、沸点比对苯二酚
    (填“高”或“低”),原因是             。
(3)NiO晶体结构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则晶胞的俯视图可能是    (填字母)。若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NiO晶体的密度是    g·cm-3。
19.(14分)(2020浙江杭州中学高三检测)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D为同周期元素,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A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原因是                         ;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
晶体类型分别为      和      。
(3)C和D可按原子个数比为1∶3形成化合物E,E的空间结构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4)化合物D2A的空间结构为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D的单质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4分)(2020山东济南一模)如图所示是金刚石的晶胞结构,除顶点和面心上有碳原子外,4条体对角线的处还各有1个碳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原子1的坐标参数为(0,0,0),则原子2的坐标参数为    。若金刚石的晶胞参数为a1 pm,则其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pm(用含a1的代数式表示)。
(2)面心立方ZnS晶胞与金刚石的晶胞结构类似,阴、阳离子各占晶胞所含微粒数的一半。
①S元素及其同周期的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二氯化硫(SCl2)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②写出基态Zn2+的电子排布式:    。把晶胞示意图中表示Zn2+的小球全部涂黑。
③锌锰干电池中Zn2+可吸收电池反应产生的NH3生成[Zn(NH3)4]2+,该离子中含有   个σ键。 易错 
④若该ZnS晶胞的晶胞参数为a2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
答案全解全析
1.A C原子的半径大于H原子,因此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A错误;基态Si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B正确;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因此其第一电离能比O的大,则第一电离能:N>O>C,C正确;在石墨中,同层的C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每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其层间作用力微弱,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因此较为松软,D正确。
2.B N2的结构式为,1个N2分子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CO2的结构式为,1个CO2分子中含有两个σ键和两个π键,故二者分子中π键数目之比为1∶1,A项错误。乙烯分子中的π键易断裂,而甲烷分子中只含有σ键,故甲烷分子稳定,B项正确。作用力的强度: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C项错误。中存在分子内氢键,中存在分子间氢键,含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故的沸点较高,D项错误。
3.C 若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为29号元素Cu,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3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故A不符合题意;若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为30号元素Zn,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3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故B不符合题意;若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为18号元素Ar,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轨道上没有电子,故C符合题意;若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2,为32号元素Ge,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3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故D不符合题意。
4.B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处于稳定结构。根据题给甲的结构可知,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Z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W最外层有1个或7个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及“W与X、Y、Z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分子,W2Z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可知,W为H,X为C,Y为N,Z为O,据此分析解答。YW3为NH3,NH3分子呈三角锥形,分子中的键角为107°,故A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H2O的稳定性大于NH3,故B正确;物质甲为CO(NH2)2,1个分子中存在7个σ键和1个π键,故C错误;N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硝酸,也可能为亚硝酸,其中亚硝酸为弱酸,故D错误。
5.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F>Cl>Br>I,故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A错误;臭氧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氧气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B正确;硝酸根离子中,中心原子是氮原子,孤电子对数为(5+1-2×3)=0,价层电子对数为3,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C正确;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CH3CH(OH)COOH中的第二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CH3CH(OH)COOH属于手性分子,D正确。
6.A 由题图知,D的沸点最高,D晶体可能是共价晶体,G、H在常温下呈气态,一定是分子晶体。故A项推断合理。
7.C 乙醇中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是sp3杂化,另一个C原子也是sp3杂化,A项错误;乙醇为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且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因此乙醇易溶于水,B项错误;1个HClO分子中含有两个单键,单键是σ键,C项正确;乙醇分子中都是单键,单键都是σ键,无π键,D项错误。
8.D A和B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除去试管上的固体;C是利用酸碱中和原理除去试管上的固体。
9.D 由题意知配离子为[Fe(CN)5(NO)]2-,中心离子为Fe3+,故A项错误;配体为CN-和NO,配位数为6,故B项错误;氢键不是化学键,故C项错误;NO的配位原子为N,提供一个孤电子对与中心离子Fe3+形成1个配位键(σ键),故D项正确。
10.B 乙醇(CH3CH2OH)分子间存在氢键,而乙硫醇(CH3CH2SH)分子间无氢键,所以沸点:乙醇>乙硫醇,A错误;[Cu(NH3)4]SO4·H2O的配离子与外界硫酸根离子间形成离子键,铜离子与氨气分子形成配位键,氨气分子、硫酸根离子内部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B正确;原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中小点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C错误;电负性越大的元素,第一电离能不一定越大,如N元素的电负性小于O元素的电负性,但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O,D错误。
11.AC 题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由X、Y、Z、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F>Cl>S,故电负性F>Cl>S,A正确;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离子半径:Z2->M->Y-,B错误;ZM2为SCl2,分子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2+6=8,S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价,|-1|+7=8,Cl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Z为S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错误。
12.C HCHO分子中C原子为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A正确;一分子HCHO中含2个C—H键和1个CO键,共有3个σ键,所以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B正确;HOCH2CN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C为sp3杂化,中的C为sp杂化,C错误;[Zn(CN)4]2-中Zn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所以[Zn(CN)4]2-结构可表示为,D正确。
13.D 一个硅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镁原子有8个,硅原子的配位数为8,故A正确;紧邻的两个镁原子的距离是晶胞参数的一半,该距离为 nm,故B正确;紧邻的两个硅原子间的距离是面对角线长的一半,该距离为 nm,故C正确;该晶胞含有Mg原子的个数为8,含有Si原子的个数为8×+6×=4,1个晶胞的质量为 g,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故D错误。
14.AB 由题给信息可知,A、B、C、D、E元素分别为C、O、N、Si、S。A项,E(S)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正确。B项,C、O、N元素同处于第二周期,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知,第一电离能为C(N)>B(O)>A(C),正确。C项,D(Si)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2,则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错误。D项,一般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的电负性关系为O>N>S>Si,错误。
15.A 由题意可知,该新型碳氧化合物属于共价晶体,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可以联想到晶体SiO2的结构,故B、C、D项正确。该物质的化学式应为CO2,故A项错误。
16.答案 (1)D (2)3 (3)直线形 发射 (4)N的原子半径比P小、电负性比P大,使得NH3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之间的距离比PH3分子中近、斥力大 (5)孤电子对 sp3
解析 (1)N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符合能量最低原理的其能量就最低,能量越高的轨道中电子个数越多,其能量越高,根据题图知,D中能量较高的轨道中电子数最多,所以能量最高。
(2)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ⅡA族、第ⅤA族为全充满或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因而在B与N之间还有Be、C、O三种元素。
(3)中心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0,N原子杂化方式为sp杂化,离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低能级,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用光谱仪摄取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4)NH3、PH3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N的电负性比P大,N原子半径比P原子半径小,N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更强,因而N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间的距离较近,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更大,使NH3的键角比PH3的键角大。
(5)B原子形成3个B—H键,B原子有空轨道,氨分子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在BH3·NH3中B原子形成3个B—H键,B还形成1个配位键,B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B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17.答案 (1)N>H>C O (2)sp 3∶1 (3)①ac ②当H+浓度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能力减弱;当OH-浓度高时,OH-与Fe2+反应,影响Fe2+与邻二氮菲配位
解析 (1)H的1s轨道为半充满结构,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所以N、C、H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C;O、N、C、H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
(2)CN-为直线形,所以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1个CH2CHCH2CN分子中有9个σ键,3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9∶3=3∶1。
(3)①该离子为配离子,含有配位键,邻二氮菲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含有π键。
②当H+浓度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能力减弱;当OH-浓度高时,OH-与Fe2+反应,影响Fe2+与邻二氮菲配位,所以用邻二氮菲测定Fe2+浓度时应控制pH为2~9的适宜范围。
18.答案 (1)3d 钛、锗、硒
(2)低 邻苯二酚形成分子内氢键,对苯二酚形成分子间氢键
(3)CD 
解析 (1)Ni为28号元素,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2,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3d能级;根据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其3d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为2,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还有:22号元素钛,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32号元素锗,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34号元素硒,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
(2)邻苯二酚形成分子内氢键,对苯二酚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邻苯二酚的熔、沸点比对苯二酚低。
(3)NiO晶体结构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晶胞的俯视图应类似于NaCl晶胞,故选CD;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Ni2+个数为8×+6×=4,含O2-个数为12×+1=4,NiO的摩尔质量为75 g·mol-1,1个晶胞的质量为 g,晶胞的体积为(a×10-10 cm)3,则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9.答案 (1)O 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
(2)O3 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3)三角锥形 sp3
(4)V形 4 2Cl2+2Na2CO3+H2O Cl2O+2NaHCO3+2NaCl
解析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为P元素;C、D为同周期元素,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为Cl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A为O元素,B为Na元素。
(1)四种元素分别为O、Na、P、Cl,电负性最大的为O元素,C为P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
(2)A为O元素,其单质有O2、O3两种,二者对应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因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沸点较高;A的氢化物为H2O,为分子晶体,B的氢化物为NaH,为离子晶体。
(3)C和D按原子个数比为1∶3形成的化合物为PCl3,中心原子P的σ键个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5-3×1)=1,则为sp3杂化,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4)化合物D2A为Cl2O,O为中心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6-2×1)=2,则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结构为V形;氯气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Cl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 Cl2O+2NaHCO3+2NaCl。
20.答案 (1)(,,) 
(2)①S②[Ar]3d10 或
③16 ④
解析 (1)若题图中原子1的坐标参数为(0,0,0),则可建立以原子1为原点的坐标系,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原子2位于其中一条体对角线上,则原子2的坐标参数为(,,)。晶胞中最近的两个C原子之间的距离刚好为体对角线长的,为 pm。
(2)①与S元素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分别为P和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P的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故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②Zn为30号元素,原子核外共有30个电子,Zn失去两个电子变成Zn2+,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ZnS晶胞与金刚石的晶胞结构类似,阴、阳离子各占晶胞所含微粒数的一半,则Zn2+可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或位于晶胞内。
③[Zn(NH3)4]2+中Zn2+和NH3形成了4个配位键,同时1个NH3中有3个共价键,则该离子中共含有4+3×4=16个σ键。
④由②分析可知,1个ZnS晶胞中有4个Zn2+,4个S2-,则1个晶胞的质量m= g= g,1个晶胞的体积V=(a2×10-10 cm)3=×10-30 cm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该晶体的密度ρ=== g·cm-3。
易错提醒 第(2)题的第③小问为易错点,在判断σ键的个数时不能忘记Zn2+和NH3形成的配位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