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练习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扰。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砍伐树木作燃料 B.利用太阳
C.利用风能 D.开发核能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D.过滤法除去水中的杂质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4.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不向水中丢垃圾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5.“绿色消费”理念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B.推广太阳能、风能可缓解温室效应
C.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D.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6.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下列研究的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
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
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
C.新型合成材料的开发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
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的问题
7.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有关部门呼吁市民“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8.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和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用来净水 B.水体污染的来源只有工业污染
C.地球上的淡水很丰富,不必节约 D.改变生活习惯不会减少大量生活用水
9.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肥的使用,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提倡大量使用化肥
B.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力发电,解决青岛电力紧张问题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
10.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A.焚烧废弃燃料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火力发电厂将废气高空排放
D.加速地铁、轻轨、环线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
11.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B.人体中因铁元素的摄入量不足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C.食品添加剂常用来改善食品的品质,长期过量摄入不会影响健康
D.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谱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比成年人的多些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 B.开发核能和核废料不需要特殊处理
C.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13.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是化学变化,从石油中分离出石油气,汽油、航空煤油等属于物理变化
B.煤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煤只适宜作燃料
C.人类必须节约使用能源,并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D.要重视煤和石油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4.小亮同学做镁条的燃烧实验时,在笔记中有以下记录:①截取一段镁条;②用坩埚钳夹持镁条,移向酒精灯;③镁条发光、发热;④生成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在以上记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前两空均填序号),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有力的证据是______。
15.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取下试剂瓶的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状况。你知道吗?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希望你也能像诺贝尔一样勇于探究。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医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出两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
[示例]农:合理使用尿素等氮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例1: __________;
例2: __________。
17.燃料的使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_。
(2)在野外通常用木柴来生活,“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火机中常用丁烷()作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烧灼的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油和柴油主要是由______炼制的。
(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迫切的要求,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9.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的酒精溶液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_____.
(2)从化学视角来看水:水能做一些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各写出一个水作为反应物、水作为生成物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指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水做反应物:_____,(_____)反应
②水做生成物:_____,(_____)反应
(3)“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现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和泥沙且有一定异味的生活污水(成分已做了简化).运用你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①欲除去此污水中的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可采用_____方法.
②通常使用_____除去污水中的异味.
③北京市严重缺水,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
A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B 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C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4)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__.
20.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燃料,燃料的种类也非常繁多,下列列举了一些燃料,请自行确定一种分类标准,对下列燃料进行分类,每种分类中至少包含两种物质。
a.煤 b.汽油 c.柴油 d.石油 e.天然气 f.沼气 g.液化石油气 h.酒精
包括事例①_____(填序号),分类标准②_____。
(2)在反应C+CO22CO中,还原剂是①_____,二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请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和还原剂都是氧化物②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石油虽然是一种重要能源,但是毕竟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困惑。所以寻求新能源是当务之急。目前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不仅可以弥补能源的危机,而且发展前景非常大。但是砍伐树木,不仅导致水土流失,而且破坏生态环境,温室效应加剧等等,弊大于利,此法不当。
故选A。
2.B
【详解】
A. 石油分离出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通过蒸馏得到各成分,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多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使之先后蒸发出来加以分离,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过滤是简单的固液分离的方法,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分析】
根据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凡与之有关系的领域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逻辑推断等均属于数学的研究范畴等知识点来解题。
【详解】
A.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A不符合题意;
B.合成新物质属于化学的研究领域,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符合题意;
D.防止环境污染属于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
A、不向水中丢垃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5.A
【详解】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会造成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不符合该理念;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风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缓解温室效应,符合该理念;
C、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空气质量,符合该理念;
D、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该理念;
故选A。
6.A
【分析】
从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四个方面对选项中的物体进行分类,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物体有所了解。
【详解】
A. 导电材料的研究应该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领域不相符,符合题意;
B. 淡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问题,领域相符,不符合题意;
C. 新型合成材料的开发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领域相符,不符合题意;
D. 废旧电池污染环境,所以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的问题,领域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
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都属于浪费水的现象.只有洗莱、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是节约用水.
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A、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加快不溶性固体小颗粒的沉降,除去水中悬浮物,故A正确;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不只是工业污染,还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故B错误;
C、地球上的淡水很有限,我们应该节约每一滴水,故C错误;
D、改变生活习惯例如使用节水龙头等可以节约大量生活用水,故D错误.
故选:A.
9.A
【解析】
【分析】
A、根据合理使用化肥的重要性判断;
B、根据开发绿色能源的意义分析;
C、根据新材料的作用分析;
D、根据食品与安全分析。
【详解】
A、大量使用化肥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与破坏,故A错误;
B、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缓解传统能源枯竭带来的压力,故B正确;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的品质,故C正确;
D、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故D正确;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A、从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B、从弃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汞和镉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去分析解答;
C、从高空排放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污染物的含量减少,但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且没有被吸收除掉,同时还容易使污染范围扩大去分析解答;
D、从加速地铁、轻轨、环线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可减少使用私家车去分析解答。
【详解】
A、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粉尘等空气污染;故A错误;
B、弃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汞和镉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体;故B错误;
C、火力发电厂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高空排放虽然可以使周围地表污染物的含量减少,但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且没有被吸收除掉,同时还容易使污染范围扩大;故C错误;
D、加速地铁、轻轨、环线等快速公共交通建设可减少使用私家车,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
【分析】
根据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食品添加剂过量时对身体有害、蛋白质的生理作用进行解答。
【详解】
A.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故A正确;
B. 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所以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故B正确;
C. 食品添加剂常用来改善食品的品质,过量时会对身体有害,长期过量摄入会影响健康,故C错误;
D.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谱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比成年人的多些,故D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
A.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错误;
B.核电站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性,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错误;
C.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错误;
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正确。故选D。
13.B
【解析】
【分析】
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1.本题考查的是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掌握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是解题的关键;
2.根据煤燃烧就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
3.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解答;
4.根据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的关键;
5.根据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才能节约能源解答。
【详解】
A. 煤的综合利用措施是将煤干馏出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等,主要是化学变化,从石油中分离出石油气、汽油、航空煤油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煤燃烧会产生很多空气污染物,因此煤不是最适宜的燃料,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 因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人类必须节约使用能源,并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要重视煤和石油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节约能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① ④ 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详解】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①截取一段镁条,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④生成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故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故填:①;④;有新物质生成。
15.污染瓶塞和药品 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可能会损坏试管 污染瓶内药品
【解析】
【分析】
(1)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禁止平放或倒置;
(2)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3)用试管刷蘸水慢慢旋转进入试管,轻轻在试管中转动,上下也行,注意不要不试管弄破,要轻拿轻放;
(4)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详解】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故填:污染瓶塞和药品。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液体流出腐蚀标签;故填: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可能会捣碎试管;故填:能会损坏试管。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污染瓶内药品;故填:污染瓶内药品。
16.衣:化学纤维的生产等,使人穿着更舒适、更漂亮 药:某些新特药的研制和应用,为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带来希望
【解析】
【分析】
从化学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进步进行分析。
【详解】
衣:化学纤维的生产等,使人穿着更舒适、更漂亮;
药:某些新特药的研制和应用,为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带来希望。
17.石油 移走可燃物
【解析】
【分析】
根据化石燃料的类别、灭火的原理以及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
【详解】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石油,故填:石油。
(2)“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填:移走可燃物。
(3)丁烷(C4H10)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
18.石油 太阳能或风能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分析】
(1)根据石油炼制的原理及产物分析回答。
(2)根据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考虑。
(3)新能源是来源丰富、污染少可再生的能源。
【详解】
(1)汽油和柴油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是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制得的。
(2)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能等。
【点睛】
解答本题时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其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分子间有间隔 水氢气+氧气 分解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分解 过滤 活性炭 D 玻璃棒 漏斗
【详解】
(1)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的酒精溶液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填:分子间有间隔;
(2)①水做反应物,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水氢气+氧气,分解;
②水做生成物,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水+氧气,分解;
(3)①除去污水中的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可采用过滤的方法,故填:过滤;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③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能减少水污染;
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能减少水污染;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减少水污染;
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故填:D;
(4)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漏斗。
20.ade(bcfgh) 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C
【分析】
(1)根据能源分类与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概念分析。
【详解】
(1)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煤、天然气和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汽油、柴油、沼气、液化石油气、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 ade(bcfgh);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2)在反应C+CO22CO中,CO2中的氧被碳夺去,碳是还原剂,二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碳发生氧化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铁,还原剂是一氧化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都是氧化物。故答案为C;。
【点睛】
掌握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