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I(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I(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31 13:1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I
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与画是艺术,而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徒有情趣不能成诗,① 。情趣与意象相契合融化,诗从此出,画也从此出。
诗的姊妹艺术,一是图画,一是音乐。拟诗于画易侧重模仿现形,易走入写实主义;② ,易走入理想主义。这个分别虽是陈腐的,却是基本的。
总之,诗与画因媒介不同,一宜于叙述动作,一宜于描写静物。“画如此,诗亦然”的老话并不精确。诗画既异质,则各有疆界,不应互犯。一切艺术,无论是诗是画,第一步,③ ,而这个完整的意象必恰能表现当时当境的情趣。情趣与意象恰相契合,就是艺术,就是表现,也就是美。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三段论是从两个前提推得一个结论的演绎论证,一般是用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断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仿照示例,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三段论。
(示例)大前提: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小前提:所有的牛都是偶蹄目动物。
结论:牛是脊椎动物。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1l(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小题
如今的媒介多种多样,______,两者似乎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活动,要设法让受众感兴趣并付出行动。“协同创意”等理念主张让受众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感受乐趣并愿意分享,不失为“拉拢”受众的理想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过度泛滥,让受众逐渐形成了去繁从简的阅读习惯.简言之就是:______。这也是当下影视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传统文本阅读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图多于文的时代,所谓“可视化”传播就是,能够用视觉图像表现的内容,______。以“可视化”增强互动力度,是公益广告俘获受众眼睛的必杀技。
将要传达的信息蕴含在故事中,令人看后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还会因为对广告创意本身的喜爱而进行自发传播,这种“讲故事”的创意正是当下我国公益广告所缺少的。对广告创意进行“故事化”处理,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内心。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受众互动效果?请从上文各段分别概括,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立文之道,惟字与义”语出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作《文心雕龙》。“字”是文学创作形式化的要求,“义”则是 ① 。刘勰认为,好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的完美艺术,并且 ② ,使道理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他反对使用奇言怪语的形式而造成内容的含糊不清。另外刘勰还指出,圣人著述经典是为了追寻原道、阐发义理,从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正所谓“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经正而后言成,理定而后辞畅”。 ③ ,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才思泉涌、文采飞扬境界的前提。
23.请将下面的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20字。(4分)
前段时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登陆全国院线,成为国内第一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东方红》……近年来,一系列红色题材电影经过修复,以更加生动清晰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有更多机会接触经典、走近历史。
事实上,早期电影以胶片为载体,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易出现脱色、闪烁、丢帧等损伤。数字时代的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胶片电影转移到数字载体上,并通过系列技术,复原并优化原片品质。当前,4K修复是电影修复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AI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为老电影的高质量修复助力,大大提高补帧、分辨率提升和上色的效率。看过4K全彩重制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后,有观众这样说:“无论过了多少年,永远为李侠赤诚的热血落泪。”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1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63个国家肆虐了一个月之久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已悄悄抵达我国。天津、广州相继发现了奥密克戎的踪迹。所谓知己知彼,奥密克戎究竟有着怎样的传染性?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呢?虽然奥密克戎比德尔塔的免疫逃逸能力强,疫苗产生的效果减弱, ① 。如果我国能够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快速研发出专属的疫苗, ② 。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本的戴口罩、酒精消毒等措施依然有效。这就要求我们口罩还是不能摘下来, ③ ,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注意手部卫生等。
20、请给下面这幅漫画取个题目,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4分)
题目: (不超过10个字)
看法:
21、根据下面对“垃圾分类”的材料,请分点阐述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对每天产生的巨量垃圾何去何从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使“废物”重新产生价值,如何维持城市空间的整洁高效,都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垃圾分类,是你我的责任!
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4题。
22.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你赠送的这张照片十分珍贵,我一定好好惠存。
C.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D.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23.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要求:符合逻辑,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分)
甲:乙同学,你的脾气能否改一改呢?不要动不动就乱发牌气。
乙:发怒是人类宣泄情感的必要方式。就像水库蓄水过量,就必得泄洪,否则就会造成决堤,危害四方;人的愤怒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和别人。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其实我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也谢谢你的建议,以后我会注意的。
24.根据下面一段材料,仿照(1)的模式,概括诵读国学经典的其他四个意义。要求:每条不超过6个字。(4分)
国学经典蕴含着传统美德,诵读经典的孩子,不仅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的良好品质,而且其生活品位也会处在更高的起点上。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逐渐养成注意力集中、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读书习惯。同时,50%的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都能“过目不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孩子记忆其他科目的知识也会变得很轻松。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有的孩子甚至能创造1年阅读几百本书的奇迹,这些孩子的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此外,孩子早一点掌握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就会早一点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其理解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1)优化人格(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浙江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I
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与画是艺术,而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徒有情趣不能成诗,① 。情趣与意象相契合融化,诗从此出,画也从此出。
诗的姊妹艺术,一是图画,一是音乐。拟诗于画易侧重模仿现形,易走入写实主义;② ,易走入理想主义。这个分别虽是陈腐的,却是基本的。
总之,诗与画因媒介不同,一宜于叙述动作,一宜于描写静物。“画如此,诗亦然”的老话并不精确。诗画既异质,则各有疆界,不应互犯。一切艺术,无论是诗是画,第一步,③ ,而这个完整的意象必恰能表现当时当境的情趣。情趣与意象恰相契合,就是艺术,就是表现,也就是美。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三段论是从两个前提推得一个结论的演绎论证,一般是用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断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仿照示例,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三段论。
(示例)大前提: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小前提:所有的牛都是偶蹄目动物。
结论:牛是脊椎动物。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答案】21. ①徒有意象也不能成画 ②拟诗于乐易侧重表现自我/抽象抒情 ③都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
22. 大前提: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
小前提:诗与画是艺术。
结论:诗与画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处,根据上文“诗与画是艺术,而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徒有情趣不能成诗”以及下句“情趣与意象相契合融化”,可知本段谈论的是“诗与画”和“意象和情趣”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上句“徒有情趣不能成诗”可知,在形式上应写成“徒有……不能……”的格式,内容上依据下文“诗从此出,画也从此出”,故应该填“徒有意象也不能成画”。
第二空处,根据前面的分号,可知所填句子应与前句形式相同,内容相对。由前句“拟诗于画易侧重模仿现形”,可知应为“拟诗于乐……”,前句画是“侧重模仿现形”,而音乐与其意义应是相反的,所以应侧重“自我”,所以该处可以填“拟诗于乐易侧重表现自我/抽象抒情”。
第三空处,根据前句中的关联词“无论”,所以后句中应有关联词“都”与之呼应。再根据下句“而这个完整的意象必恰能表现当时当境的情趣”,可知前句的关键词应是“完整的意象”,所以该处可以填“都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由句子“诗与画是艺术,而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可以知道,“诗”“画”都是具体的特殊的、个性的,而“艺术”属于抽象的、一般的。
①由所给例句大前提“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可知,这是一个一般性原则,所以可得仿写句子的大前提“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
②由所给例句小前提“所有的牛都是偶蹄目动物”可知,这是附属于前面大前提(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的陈述,所以可得仿写句子的小前提“诗与画是艺术。”
③由所给例句结论“牛是脊椎动物”可知,这是特殊化符合大前提的结论,所以可得仿写句子的结论是“诗与画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
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1l(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小题
如今的媒介多种多样,______,两者似乎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活动,要设法让受众感兴趣并付出行动。“协同创意”等理念主张让受众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感受乐趣并愿意分享,不失为“拉拢”受众的理想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过度泛滥,让受众逐渐形成了去繁从简的阅读习惯.简言之就是:______。这也是当下影视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传统文本阅读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图多于文的时代,所谓“可视化”传播就是,能够用视觉图像表现的内容,______。以“可视化”增强互动力度,是公益广告俘获受众眼睛的必杀技。
将要传达的信息蕴含在故事中,令人看后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还会因为对广告创意本身的喜爱而进行自发传播,这种“讲故事”的创意正是当下我国公益广告所缺少的。对广告创意进行“故事化”处理,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内心。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受众互动效果?请从上文各段分别概括,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①受众又与之紧密关联②能看图像尽量不看文字(或:读图像多于读文本)③尽量不(少)用文字说明(每句2分,共6分)
22.①以活动激发受众兴趣②以图像俘获受众眼睛③以故事抓住受众内心(或:①以活动“拉拢”受众参与②以图像增强互动力度③以故事传达创意信息)
(每段意思概括正确得1分,三句形成整句得2分;意思概括不准确不得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共5分)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立文之道,惟字与义”语出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作《文心雕龙》。“字”是文学创作形式化的要求,“义”则是 ① 。刘勰认为,好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的完美艺术,并且 ② ,使道理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他反对使用奇言怪语的形式而造成内容的含糊不清。另外刘勰还指出,圣人著述经典是为了追寻原道、阐发义理,从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正所谓“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经正而后言成,理定而后辞畅”。 ③ ,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才思泉涌、文采飞扬境界的前提。
23.请将下面的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要求不超过20字。(4分)
前段时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登陆全国院线,成为国内第一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东方红》……近年来,一系列红色题材电影经过修复,以更加生动清晰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有更多机会接触经典、走近历史。
事实上,早期电影以胶片为载体,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易出现脱色、闪烁、丢帧等损伤。数字时代的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胶片电影转移到数字载体上,并通过系列技术,复原并优化原片品质。当前,4K修复是电影修复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AI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为老电影的高质量修复助力,大大提高补帧、分辨率提升和上色的效率。看过4K全彩重制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后,有观众这样说:“无论过了多少年,永远为李侠赤诚的热血落泪。”
答案:
22.①文学作品内容的规定;②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③情与理的显明(情与理并重)。(每点1分,共3分。意思相近,符合逻辑即可。超出字数该句不得分。)
23.数字技术助力经典老电影焕发新魅力。(其中“数字技术”“助力”“经典电影(作品)”“新魅力”各1分,共4分。)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1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63个国家肆虐了一个月之久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已悄悄抵达我国。天津、广州相继发现了奥密克戎的踪迹。所谓知己知彼,奥密克戎究竟有着怎样的传染性?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呢?虽然奥密克戎比德尔塔的免疫逃逸能力强,疫苗产生的效果减弱, ① 。如果我国能够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快速研发出专属的疫苗, ② 。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本的戴口罩、酒精消毒等措施依然有效。这就要求我们口罩还是不能摘下来, ③ ,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注意手部卫生等。
20、请给下面这幅漫画取个题目,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4分)
题目: (不超过10个字)
看法:
21、根据下面对“垃圾分类”的材料,请分点阐述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对每天产生的巨量垃圾何去何从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使“废物”重新产生价值,如何维持城市空间的整洁高效,都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垃圾分类,是你我的责任!
答案:
19、(6分)①但疫苗依然有一定的作用
②保护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③酒精消毒还要继续(每空2分,字数超过15个字该空不给分)
20、(4分)
题目:扫一扫或塑料型社交。(1分)
看法:随着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和便捷化,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虚拟,这有利于建立不同空间的人际关系,(1分)但同时也淡化了人际关系中的实体交流,(1分)微信等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理性看待。(1分)
21、(4分)
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②可以节约资源不浪费,让城市更美观:
③有利于垃圾资源化,变废为宝;@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其他切题观点也可酌情给分:字数超过60个字,酌情扣分;)
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4题。
22.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你赠送的这张照片十分珍贵,我一定好好惠存。
C.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D.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23.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要求:符合逻辑,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分)
甲:乙同学,你的脾气能否改一改呢?不要动不动就乱发牌气。
乙:发怒是人类宣泄情感的必要方式。就像水库蓄水过量,就必得泄洪,否则就会造成决堤,危害四方;人的愤怒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和别人。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其实我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也谢谢你的建议,以后我会注意的。
24.根据下面一段材料,仿照(1)的模式,概括诵读国学经典的其他四个意义。要求:每条不超过6个字。(4分)
国学经典蕴含着传统美德,诵读经典的孩子,不仅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的良好品质,而且其生活品位也会处在更高的起点上。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逐渐养成注意力集中、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读书习惯。同时,50%的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都能“过目不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孩子记忆其他科目的知识也会变得很轻松。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有的孩子甚至能创造1年阅读几百本书的奇迹,这些孩子的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此外,孩子早一点掌握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就会早一点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其理解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1)优化人格(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答案:
2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斧正”是请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B.“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时所题的上款;D.“令女”指别人的女儿。故选C。
23.4分【答案】水库蓄水,是它的基本功能,可人生的意义却不是“积怒”,而且泄洪是排泄水库过量积水的必然渠道(1分),人的郁闷情绪却不是一定要通过发怒的方式来排遣,譬如,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化解。(2分)发怒也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1分)(反驳,抓住“水库畜水过量靠泄洪”“人宣泄靠发怒”之间无类比性这点即可)
24.4分(2)提高注意力(3)提升记忆力(4)增强阅读兴趣(5)提升理解能力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先划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信息,剔除次要信息。结合材料内容,对“会逐渐养成注意力集中”“50%的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都能‘过目不忘’”“这些孩子的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其理解能力也会获得提升”依次分析概括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