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I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烧炭后,热量由地砖下面向屋内扩散,该方向的火道被称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还有若千宽度较小的烟道,方向与其垂直,这些宽度较小的烟道 ① 。上述主、支烟道的分布方式犹如娱蚣,因而又俗称为“蜈蚣道”。需要说明的是, ② ,因而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点,而主烟道从火源位置向室内延伸时,其底部高度逐渐增加,烟道剖面呈斜坡上升状。这样一来,热量就可以较为迅速地由窗底向室内扩散。一般而言,( );支烟道截面尺寸小,盖板为扣瓦。主、次烟道的盖板之上再架空铺设地面砖,其架空方式为:在各烟道之间的夯土层之上立多个砖制支墩,地面砖搭在支墩上,面砖之间接缝用灰浆抹严实。 ③ :一方面地砖层可均匀受热,且温度不过高;另一方面如有烟尘渗出烟道时,其仍然会限制在地砖以下传递,并从出烟口排出。
2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尺寸较大的是主烟道截面,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
B.主烟道截面的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截面尺寸较大
C.由砖砌筑而成的是主烟道截面上部盖板,截面尺寸较大
D.主烟道截面尺寸较大,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语文课堂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②更要发扬它的育人功能。③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筛选的。③富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应该往深里挖掘。⑤实现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指向的教学目标。⑥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⑦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要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思政教育,⑧目标就是不仅让学生有很好的知识和技能,⑨更应该懂得爱国,学会做人。
22.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对文段进行压缩,保留关键信息,形成一个新闻的导语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4分)
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世界正面临诸多挑战;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各国之间的信任危机、分歧和冲突不断出现,政治杂音甚至波及到这场体育盛会本身,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奥会排除一切干扰成功举办,必将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提振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大放光芒。
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合作、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日在《奥林匹克评论》杂志上撰文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他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显而易见,“只有所有人都尊重奥运会必须超越政治分歧的观念,我们才能完成团结全世界的使命”。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①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② ,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意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违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只好试探问道:“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了,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21.上述文段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得体或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5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6分)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高平金海高级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其实,腊八节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本土节日,起源于 ① 。据《礼记》《史记》等汉代以前的历史文献记载:在先秦时,“腊”与“蜡”相通用,意思就是“猎”,即到野外猎取禽兽,以供祭祀之用。从4千年前炎帝神农氏起,每年都搞“腊(蜡)日祭”,以报天地。先秦时腊祭日在腊月中的某一天,并不固定,汉代后腊祭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② ,因此也有人据此认为腊八节是在南北朝时定形的。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腊(蜡)”在上古还有另外两个意思:一是“接”,即新年旧年相交接时,故举行大祭以报功;二是“索”,绳索捆绑之意,即将祭物捆绑好进行祭祀。 ③ ,首先是祭天祭地,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这五位家神,报告一年来的成绩和收获,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取得更大的丰收,更加吉祥如意;其次是祭祖先,目的和祭天地神灵基本一致。( )。腊八祭祀活动直到明代仍在进行,只是清代以后,腊八祭祀逐渐式微,仅保留吃腊八粥等节日食俗了。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到唐宋时,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B.到唐宋时,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即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C.到唐宋时,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即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D.到唐宋时,“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即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湖南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II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烧炭后,热量由地砖下面向屋内扩散,该方向的火道被称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还有若千宽度较小的烟道,方向与其垂直,这些宽度较小的烟道 ① 。上述主、支烟道的分布方式犹如娱蚣,因而又俗称为“蜈蚣道”。需要说明的是, ② ,因而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点,而主烟道从火源位置向室内延伸时,其底部高度逐渐增加,烟道剖面呈斜坡上升状。这样一来,热量就可以较为迅速地由窗底向室内扩散。一般而言,( );支烟道截面尺寸小,盖板为扣瓦。主、次烟道的盖板之上再架空铺设地面砖,其架空方式为:在各烟道之间的夯土层之上立多个砖制支墩,地面砖搭在支墩上,面砖之间接缝用灰浆抹严实。 ③ :一方面地砖层可均匀受热,且温度不过高;另一方面如有烟尘渗出烟道时,其仍然会限制在地砖以下传递,并从出烟口排出。
2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尺寸较大的是主烟道截面,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
B.主烟道截面的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截面尺寸较大
C.由砖砌筑而成的是主烟道截面上部盖板,截面尺寸较大
D.主烟道截面尺寸较大,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
21.D(先根据后文“支烟道截面尺寸小,盖板为扣瓦”,可推断应以“主烟道截面”作为叙述对象,再根据前后句式一致的原则,可以得出D项衔接最恰当)
22.示例:①被称为支烟道 ②由于热量是由下往上传递 ③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在于(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
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语文课堂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②更要发扬它的育人功能。③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筛选的。③富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应该往深里挖掘。⑤实现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指向的教学目标。⑥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⑦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要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思政教育,⑧目标就是不仅让学生有很好的知识和技能,⑨更应该懂得爱国,学会做人。
22.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对文段进行压缩,保留关键信息,形成一个新闻的导语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4分)
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世界正面临诸多挑战;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各国之间的信任危机、分歧和冲突不断出现,政治杂音甚至波及到这场体育盛会本身,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奥会排除一切干扰成功举办,必将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提振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大放光芒。
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合作、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日在《奥林匹克评论》杂志上撰文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他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显而易见,“只有所有人都尊重奥运会必须超越政治分歧的观念,我们才能完成团结全世界的使命”。
答案:
21.序号②,将“发扬”改成“发挥”;序号⑤,将“以……为指向”去掉;序号⑧,将“不仅”放到“让学生”的后面;序号⑨,将“懂得爱国,学会做人”改为“学会做人,懂得爱国”。(每改对一处给1分)
22.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正在期待一场纯粹的体育盛会,“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必将大放光芒。
(“北京冬奥会即将成功开幕”的信息,1分;“团结”的信息1分;修辞1分,语言的简洁准确流畅1分。)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①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② ,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意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原文把冬日乡村图景当成一幅画,并且想象了作画的过程,新奇有趣;②原文使用了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20. ①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又是一种悠闲的境界)②天垂暮了(到了傍晚)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画波浪线句子之前说“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可知,作者将冬日乡村图景当成了一幅画,并且原句中“再洒上一层”“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能够体现出好像是在画一幅画,并且能够体现出作画的过程,极具色彩感和画面感,让人感觉新奇有趣;而修改后的句子中“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则不能体现出作画的过程,不能给人以新奇之感。
其次,原文中“你说还够不够悠闲?”采用反问句,让读者更有参与感,并且在加强语气的同时,也强化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而修改后的句子使用陈述句,则没有使用反问句语气强烈,也没有使用反问句更有趣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该处与后文形成总说与具体描写的关系,而后文描写具体的乡村冬景之后以“悠闲”作结,所以此处应为总说这景象是一种悠闲的境界,因此可补写“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或“又是一种悠闲的境界”之类的句子。
第二空:根据横线处前后文可知,这几句在以作画的形式描写冬日乡村的景色,根据后面“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可知,此处写的是晚上的情景,因此可补写“天垂暮了”或“到了傍晚”之类的句子。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违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只好试探问道:“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了,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21.上述文段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得体或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5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6分)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①“无不设法见面”改为“无不设法求见(或拜见等)”②“久违”改为“久仰”③“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此句中“我”应改为“他”;或在“说”后加冒号,并加上双引号④“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将“您”改为“你”⑤“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删除“连声赞叹”或“啧啧称奇”
22.大前提:小时候聪敏的人,长大后不一定出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前提:陈炜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结论:陈炜长大后(表现平庸)并不出众。(每空2分)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高平金海高级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其实,腊八节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本土节日,起源于 ① 。据《礼记》《史记》等汉代以前的历史文献记载:在先秦时,“腊”与“蜡”相通用,意思就是“猎”,即到野外猎取禽兽,以供祭祀之用。从4千年前炎帝神农氏起,每年都搞“腊(蜡)日祭”,以报天地。先秦时腊祭日在腊月中的某一天,并不固定,汉代后腊祭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② ,因此也有人据此认为腊八节是在南北朝时定形的。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腊(蜡)”在上古还有另外两个意思:一是“接”,即新年旧年相交接时,故举行大祭以报功;二是“索”,绳索捆绑之意,即将祭物捆绑好进行祭祀。 ③ ,首先是祭天祭地,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这五位家神,报告一年来的成绩和收获,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取得更大的丰收,更加吉祥如意;其次是祭祖先,目的和祭天地神灵基本一致。( )。腊八祭祀活动直到明代仍在进行,只是清代以后,腊八祭祀逐渐式微,仅保留吃腊八粥等节日食俗了。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到唐宋时,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B.到唐宋时,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即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C.到唐宋时,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即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D.到唐宋时,“腊”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附加了“逐疫迎春”的习俗,即在腊八时举行击鼓驱疫之类巫术活动,此俗至今在湖南一些地方仍有流传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
21.D
22.①上古时的腊日祭 ②到南北朝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③在祭祀对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