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八单元 13《乌鸦喝水》
难点名称 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领悟其中的道理。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课属于常识性的课文,学生对于水面升高的道理不易理解,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把握,因为一年级小学生缺乏这样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乌鸦,黑黑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长长的尾巴。 请同学们跟他打个招呼吧。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边看课文插图,边听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节奏和语气。 2、想一想:课文里讲了乌鸦的什么事?同时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细读、感悟、明理。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故事里的乌鸦在干什么呀? 师:哪个同学愿意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1)出示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范读。 师:乌鸦会去哪些地方找水喝?(树林、田野、花园……)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叫“到处”,我们读的时候这个词要慢一点,才能更看出乌鸦四处找水的辛苦。 师:孩子们试着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出了水不容易找到。所以我想读出乌鸦焦急的心情。 (请你焦急地读这句话)谁来更焦急的读一读。 生2:我发现“喝”和“渴”长得很像。但是因为喝要用到嘴,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需要喝水,所以用三点水。 小朋友们太聪明了。那,乌鸦找着水了吗? (2)出示二句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全体女生一起读。) 拿出瓶子,乌鸦那么渴,终于见到了瓶子里的水,该多么高兴啊!,谁再来高兴地读一读?再高兴点读! (3)出示第三句话: 结合插图,往下读课文“但是----”引读出示句子。想一想: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么读?大家认真观察这个瓶子,它喝得到水吗?(把乌鸦嘴伸进瓶子),回答:喝不着。问:为什么呢? (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完整的话。) 生3:老师,小乌鸦喝不着水,可着急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师:嗯,请你来当小乌鸦读读这句话好吗? 师:我们带上自己的感受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读得太有感觉了。那,乌鸦又是怎样喝着水的呢? 出示第二段: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看见;善于观察 想出;勤于思考 (5)自由朗读第三段,把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读句子)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为什么就喝着水了?乌鸦到底是怎么放的,我们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做试验,放石子。)谁知道水为什么会升起来? 师: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吗?书上用的哪个词?(渐渐,课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谁能够用“渐渐”说一句话? 师:乌鸦想到了办法并且喝到了水,它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高 兴)那么谁能读出乌鸦高兴的心情来? 师:好,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2、集体朗读全文。 3、课题是《乌鸦喝水》,找一找,文中哪些词是带有“喝”的词语,把它画下来,读一读。 (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师:哪位小朋友试着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 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水的故事,赞扬了乌鸦的聪明、能干。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4、讨论思考、拓展思维。 师:你喜欢这只小乌鸦吗?为什么喜欢?乌鸦是很聪明,那么,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她想想办法吧!(生想办法讨论回答。)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句完整的话,理解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理解“渐渐”的意思,并用“渐渐”造句,感受乌鸦喝到水的过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 结合课文插图并以按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尝试背诵课文。
小结 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也要向乌鸦学习,开动脑筋,想出办法,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困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