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教科版 五年级下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
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教学目标:
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以此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瓶。
论述生态瓶的设计理由,通过论证完善设计图,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反思。
复习回顾
什么是食物链?
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复习回顾
什么是食物网?
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做食物网。
复习回顾
生物之间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开始于植物,流向较凶猛的动物。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绿豆苗与周围生物之间存在着的什么关系?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绿豆苗周围有哪些生物以及绿豆苗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的食物关系。
情景导入
动物死后给植物提供肥料,蚯蚓给绿豆苗松土,绿豆苗给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氧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食物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群落?
我们把绿豆苗和这些生物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
设置疑问
推测什么是生态系统?
疑问一
设置疑问
推测生态瓶里生物怎样才能生存?
疑问二
新知讲解
视频: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探索步骤:1.绿豆苗周围有哪些非生物?
非生物为动植物提供氧气、水、阳光等生存条件。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探索步骤:2.形成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探索小结:生物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叫作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探索步骤:3.你觉得怎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能够使里面的生物和谐共生呢?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探索步骤:4.应考虑环境、空间、资源因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探索步骤:5.你还知道哪些像绿豆圃这样的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1)海洋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2)池塘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3)森林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探索一: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4)草地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探索目标:生态瓶里的生物能一直和谐共生。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材料:小鲢鱼、泥鳅、小龙虾、大鲫鱼、田螺、黑藻、金鱼藻、水葫芦、沙子、石头、池塘水、自来水。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讨论:(1)生态瓶中放什么?放多少?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讨论:(2)在设计时要思考我们小组为什么这么放。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讨论:(3)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讨论:非生物环境是怎样的?选择自来水,还是池塘水?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选择池塘水,因为池塘水中有微生物,可以供给泥鳅、田螺食物。
新知讲解
探索讨论:生态瓶中放什么生物种类?为什么?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在有限的空间,考虑个体小、行动慢的动物。
新知讲解
探索讨论:生态瓶中水量是多少?各生物数量是多少?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各生物数量不要多
新知讲解
探索记录:把小组讨论设计记录下来。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新知讲解
探索记录:
探索二: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一个生态瓶。
小鲢鱼1条
泥鳅1条
黑藻
沙子
石头
池塘水
泥土
新知讲解
探索过渡:生态瓶设计完成,你们打算按照什么顺序完成生态系统的建设?并说说理由。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顺序:先做好非生物环境建设,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生存需要,再放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植物,最后放动物。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步骤:1.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步骤:2.在桶底装入—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步骤: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步骤:4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步骤: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填写标签贴在生态瓶上。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新知讲解
探索下一步:生态瓶已经做完,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生态瓶的放置与管理,观察与记录。
新知讲解
探索步骤:(1)观察记录哪些方面?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日期 植物的情况 动物的情况 水的情况 其他情况
新知讲解
探索小结: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
探索三:制作生态品瓶。
1.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来制作生态瓶?
油桶、小鲢鱼、泥鳅、小龙虾、大鲫鱼、田螺、黑藻、金鱼藻、水葫芦、沙子、石头、池塘水、自来水。
2.这些材料能够为在生态瓶里生活
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
1.非生物为动植物提供氧气、水、阳光、栖息地等生存条件。
2.生物为动植物提供食物、能量等生存条件。
3.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生态瓶?
1.了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2.了解生态系统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
4.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
拓展延伸
开展对比实验研究。
改变生态瓶里的生
物数量和非生物条件,
开展对比实验研究,
观察生态瓶的变化。
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知道了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我们知道了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
板书设计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生态系统
稳定
生物
非生物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生物种类平衡
生物数量平衡
课后作业
1、生物群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生物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叫作____________。
3、地球的_______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生物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