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3.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3.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01 14: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其应用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整理与复习,引导学生主动回忆10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知识,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初步的归纳总结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能发现计算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将举行庆“六一”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参加的话就要接受挑战,你们敢吗?
设计意图:通过激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挑战的欲望。
二、梳理算法
1.整理加法笔算方法
出示练习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56 56 56
+4 +32 +39
96 98 85
教师指名说每题错在哪里,请学生到黑板上改正。
师:回顾刚刚的计算,这三题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结合刚才改错,计算的过程,谁能来说说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板书笔算加法方法)
引导发现规律: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越大,和就越大。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发展思维。
整理减法笔算的方法
出示练习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56 56 56
- 7 - 39 - 39
—— —— ——
9 14 27
教师指名说每题错在哪里,请学生独立笔算上面3道题目后校对。
师:这三道题计算过程中又有什么不同呢?(退位,不退位)
师:谁能来说说笔算减法又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笔算减法方法)
引导发现规律: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就越小。
比较归纳,沟通联系
师:请大家把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的方法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的方法,结合学生回答,调整板书。
师帮助学生理解写竖式时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综合运用,发展数学思维
设计意图:练习环节是复习课不可或缺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低年级学生的兴奋点容易转折,教师要丰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浓厚的兴趣,尽可能地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比较大小
在 里填上“>”、“<”或“=”。
16+28 60+28 25+34 22+39 、
47-12 47-19 33+17 17+33
学生在随堂本上完成笔答后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真有办法,判断哪边得数大,有的同学是算出得数比较的,有的同学是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后再比较的,有的是运用计算中发现的规律比较的。
2.解决问题
师过渡: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参加“六一”活动了。看,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水果呢?
出示水果图
用加法解决问题
师:你能根据图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生自主提问、列式、解答,并汇报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校对。
师相机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列竖式计算不容易算错,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可以口算,计算过程中要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
用减法解决问题
出示算式:
师:如果列这个算式,你们知道问题可能是什么吗?生根据算式提出问题。
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自主提问、列式、解答,并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从复习课功能来看,复习课的练习应该从知识的基础性、单一性向灵活性、综合性过渡,应该更具挑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拓展提升,落实差异发展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复习课的练习时,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有动力挑战高层次的练习,从而落实差异发展。
1.填方框(美丽的蝴蝶在哪一朵数字之花上采蜜?)
2 8 6
+ 5 - 3 -3 6
———— ———— ————
7 3 2 6 2
第3小题在学生交流不同填法后,教师进行引导梳理,从十位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道退位减法,个位应该是不够减的,所以被减数的个位只能填比6小的数,最大填5,并指出补充竖式时要综合考虑个位、十位的情况,填完后,要把竖式再算一遍,看看填得对不对。
趣味题
用2、3、4、5、6、7中的四个数填入下面的 中,每个 中的数都不同。想到几种就填几种。
+ + +
—————— —————— —————— ——————
9 0 9 0 9 0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