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教师
教材版本 辽海美术出版社 课题 变化的汉字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汉字的起源,学会艺术地利用和处理汉字的结构形式。过程与方法:学习字体设计方法(字义联想和夸张变形),能够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出发,设计出创意美观的字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艺术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字义联想和夸张变形)。难点:巧妙的构思设计,使字体变得美观、形象,达到创新的目的。
学情分析 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好,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设计能力。但是孩子想象力、美术学习兴趣缺乏,部分同学自信心较弱,对设计缺乏热情,因此我设计了“变化的汉字”这一课,通过对熟悉汉字的变形创造,学会艺术地利用和处理汉字的结构形式,加强学生设计意识和想象能力,增强孩子自信心,为接下来的艺术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过程(老师做什么)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内容(主要设问,重点标记) 方法(学生做什么) 设计意图
【启】【学】【议】【练】【检】 出示教具出示问题,抛砖引玉导入课题出示甲骨文出示字体变化后的汉字——“春天”3、出示汉字——烧烤板书:字以联想4、幻灯片出示夸张变形的字体板书:夸张变形5、走进——本溪 教师根据本溪地域特色进行字体设计本溪 二字教师巡视指导生生互评教师点评作品 一、创设应用情境 ,唤醒设计热情设计制作《孙老师 小课堂》字体设计展示牌,放在会场门口显眼的位置迎接学生。提出问题:你进来时看到了什么?它跟我们平时的字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变化的汉字二、追根溯源—联系生活,开启设计认知1、了解汉字的由来简单了解甲骨文“日 、月、山、羊”2联系季节,谈一谈“春天”提出问题:“春天”你会想到什么?教师出示变化后的字体“春天”,初步感知字体设计带来的美感。3、“品尝”烧烤。提出问题:如何来设计“烧烤”二字?出示变化字“烧烤”,前后对比,视觉感知变化的汉字更具有视觉趣味。教师小结:变化后的字体更吸引人,我们根据字的意思可以联想到许多相关事物,并且用事物可以代替字的笔画,这就是字体设计的一种方法——字义联想4出示不同的夸张变形后的字体,根据字体笔划的变形、夸张,学习字体设计方法——夸张变形5、五一小长假过后越来越多人来到“本溪”,本溪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美食?介绍本溪师:本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具有“枫叶之都”“钢铁之城”等称号,教师根据本溪精神及城市特点开始现场示范——本溪三、量体裁衣,设置应用母题,生成设计技能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学到的字体设计方法,可根据老师提供的“景点”和“美食”,设计一幅本溪旅游海报,要求:组内同学合理分工、符合字体设计方法,写好后贴在每组的本溪地图海报纸上。四、成竹在胸,评议应用功能 小组派代表展示字体设计海报。评价要点:突出“应用价值”“你对哪组的海报更感兴趣?”可以从“字体创意”、“海报传达信息”等方面阐述。五、拓展延伸 汉字虽小,它却是中华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其中,篆刻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字体设计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胖胖字 或者立体字等,无处不汉字,处处有创意。需要同学们去发挥创意,让汉字变化得更有趣 生(预设):字体海报、展示牌生(预设):好玩、有趣等生(预设):日 、月、山、羊生:联系生活实际,例如:花、草、虫、鸟等,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生(预设): 根据学生吃“烧烤”的经验回答即可。生(预设):笔划变长、变粗 夸张变形等生(预设):关门山、水洞、五女山等等生:观看教师示范学生艺术实践学生小组代表上前展示,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生相互点评,教师总结培养孩子们关注汉字,用心创意。 以现场字体海报的形式导入课题,吸引孩子 ( http: / / rj.5ykj.com / " \t "http: / / web.5ykj.com / yuwen / _blank )们的注意力,调动孩子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艺术学习活动做好铺垫。认识和了解汉字的起源,循序渐进学习汉字的设计方法,并借助身边熟悉的汉字形式,启发学生联想、思考、运用;学习字体设计的方法(字义联想和夸张变形)。解决本课教学重点。由“景点”和“美食”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让学习内容更具有温度。由教师示范环节解决本节课教学难点,并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引发学生的联想、创造,激发学生设计热情。 通过本溪旅游海报设计,将作品的应用性很好地与审美性融为一体,达到“学用合一”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字体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让汉字的精神随着课堂结束而“升温”,激发孩子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达到“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问题走”的目的。
当堂测试 小组合作,根据资料提示的景点和美食,完成一张本溪旅游海报
板书设计 变化的汉字 字义联想夸张变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