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续录》
“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同“蕴藉” ),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张綖《诗余图谱》
李清照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细腻深婉
声声慢
声声慢,词牌名。
双调慢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
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
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漱玉词》所用仄韵格(即此词)最为世所传诵。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声声慢,词牌名。
双调慢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
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
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漱玉词》所用仄韵格(即此词)最为世所传诵。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请找出文中的意象
淡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淡
急
过
黄
细
为什么是“淡酒”?
急风 浓愁
意象解读
看到“过雁”为什么会伤心?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这里的“黄花”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有区别吗?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意象解读
“梧桐” 与“雨”两个意象为什么往往连在一起?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
意象解读
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寂寞深闺》)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情感体验
李清照为什么会如此愁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晚年凄凉
情感体验
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同样是写愁,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
《一剪梅》 《声声慢》
处境
情感
意境
与夫暂别分居两地
晚年凄凉
寡居他乡
离别不久相思渐浓
国破、家亡、夫死交织,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天气初凉、红藕香残、归雁传书、满月西照的清新、寂静的意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连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押仄(入)声韵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双调,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
声韵探究
炼叠音词
分析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诗词中的叠字有状形、状声、状色等作用。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炼叠音词
分析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往往能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举例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郭彦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起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用叠音词,不仅使词律节奏感强,而且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李清照词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以李清照和辛弃疾为例比较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之处?
同为婉约词,李清照与柳永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