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卷
答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导试简表
本试卷考查要点
校本纲要目标
相关题号
书 写
学生行楷书写水平70%达到实用程度;考试卷面达到整洁清晰的要求
卷面分
基础知识
语文积累
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学常识、背诵默写教材规定背诵篇目
一、三
阅 读
能够分析、归纳、概括文段;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和艺术技巧
二
古 诗 文
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文言文的翻译
三
写 作
60分钟内能写800字以上、高考标准中等水平以上的作文;观点集中,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四
温馨提示:本试卷含卷面分3分,请同学们认真书写,仔细答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1-5题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栖息qī 胆怯què 绯红fēi 悄无声息qiǎo
B.纤维xiān 渲染xuān 汲取jí 卓有成效zhuō
C.粗糙cāo 谂知shěn 夙愿sù 期功强近jīqiǎng
D.镌刻juàn 泽畔bàn 濒临bīn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篇幅 专心一致 修茸 营头微利
B.分歧 热胀冷缩 婉转 没精打采
C.伫藏 异曲同工 噩耗 暗然失色
D.纹身 朝不虑夕 喋血 开宗明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从淡市中房企在土地及资金上的差异化表现,可以窥见目前楼市无所适从的矛盾所在。
B.高考作弊手段“推陈出新”,反作弊难度加大。
C.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C.矿工面对瓦斯和其他危险时,其安全与否并不在于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而取决于是否真的把人的性命放在首位。
D.为了解用水不足的燃眉之急,水厂只好将废水回收,市里则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琵琶行》、《捕蛇者说》、《岳阳楼记》、《谏太宗十思疏》、《兰亭集序》、《陈情表》等。《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B.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汉宫秋》)和马致远(《墙头马上》)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C.《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收集了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宋玉(合称屈宋)等人的作品。
D.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学者、作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诗论《谈艺录》、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和学术巨著《管锥编》。
6.请仿照下面一则幽默的形式,另选话题再写两则。(参考话题:悲观、勇敢、怯懦、苦笑、遗憾等)(6分)
例:所谓乐观,打个比方,就像炉灶上的响壶。屁股烧得红红的,却有心情吹口哨。
仿句一: ▲
仿句二: ▲
7.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
②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③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
⑤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⑥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10题。(10分)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②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8.你如何理解第①段中的“哀痛者”和“幸福者”?(4分)
9.第①段中的“庸人”和第②段中的哪类人相似?(2分)
10.第③段中,作者写“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时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①“大量的木材”与“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2分)
②作者用这个比喻想要说明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2分)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苹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二千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刮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铮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散文》2008年第3期)
11.分别指出“猎物”“宠物”在文中的含义。(4分)
▲
▲
12.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
▲
13.作者在结尾说“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面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做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18分,每题3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信可乐也 信:的确? B. 暂得于己 得:能够
C.列坐其次 次:地方 D. 终期于尽 期:注定
1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其所之既倦 通古今之变
B.亦足以畅叙幽情 臣以供养无主?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吾其还也???
D.所以兴怀 所以隐忍苟活
1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17.对上面两段文字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
A.文章描写山水胜景,记叙宴会盛况,由宴游之乐引出对盛事不常、岁月易逝、人生无定的思考和感慨。
B.文章情感脉络清晰,以“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之美。
C.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否定了老庄生死一体的虚无主义,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态度。
D.本文代表了东晋散文的浓艳风格,骈散兼行,顿挫有致,洒脱流畅,雕词琢句,音韵和谐。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或因寄所托,2 放浪形骸之外?
▲ 。
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9—20题。(6分)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9.这首诗描写的是 ▲ 时候(季节)的景色,诗人抒发的是 ▲ 之情。(2分)
20.请简要赏析“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4分)
▲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晓来谁染霜林醉, ▲ 。(《长亭送别》)
(2) ▲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逍遥游》)
(4)臣无祖母, ▲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报任安书》)
四.作文(共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
小鸟一转身,生出一分轻盈;江河一转身,增添一分雄壮;游子一转身,带走一分乡愁;有人逃出火海又转身冲进火海;有人面对坦途又转身选择了险峰;有人面对掌声和鲜花却转身走入寂寞……
转身是一种深情,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智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会有转身。关于“转身”,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
请以“转身”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答题卷
项目
一
(25分)
二
(22分)
三
(30分)
四
(40分)
卷面
(3分)
总分
(120分)
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1-5题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6. (3分)
(3分)
7.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10分)
8.
(4分)
9. (2分)
10. 大量木柴: (1分)
一小块: (1分)
(2分)
(二)(12分)
11. 猎物: (2分)
宠物: (2分)
12.
(4分)
13.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一)(18分)
14. 15. 16. 17. (每题3分)
18.
① 。(3分)
② 。(3分)
(二)(6分)
19. , (2分)
20.
(4分)
(三)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1.
(1)晓来谁染霜林醉, 。(《长亭送别》)
(2)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逍遥游》)
(4)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报任安书》)
四.作文(40分)
700
80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1-5题选择题每题3分)
1.C(胆怯qiè渲染xuàn卓有成效zhuó泽畔pàn濒临bīn)
2.B(修葺、蝇头微利,贮藏、黯然失色,文身、开宗明义)
3.D(气息奄奄可改为日迫西山)
4.C(A语序不当,“把动物”放在“缚”的前面;B搭配不当,“温暖”改为“冷暖”;D成分残缺,句末加“的活动”)
5.B(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和马致远的作品对调)
6.略(两题共6分)
7.351642(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10分)
8.为现实的黑暗而哀痛,为追求正义敢于抗争而感到幸福(言之成理即可)(4分)
9. 无恶意的闲人(2分)
10.大量的木柴:人类流血战斗付出的巨大的代价(1分);
一小块:比喻人类历史前进的一小步(1分)
说明付出巨大代价人类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1分)徒手请愿无助历史进步(1分)
(二)(12分)
11.“猎物”是指被君王任意宰杀,毫无生命尊严的百姓。(2分)
“宠物”是指接受君王豢养,供君王取乐同时充当其爪牙的臣子。(2分)
能激起读者共鸣,突出下文“庄子的翅膀”于现代人生活的重大意义;(2分 )
与超脱的庄子“轻盈”的生活构成对比,为写“庄子的翅膀”(庄子的精神)作铺垫。(2分)
13.(1)愤激之词,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不能超脱世俗欲望的愧疚与无奈。(2分)
(2)我们应该正视,还应该理智地应对,我们既应扎根于现实,又应始终葆有庄子那种旷达轻盈的思想。(或:我们应该学习庄子,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精神的自由,对名利既要追求,又不要为其所累。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一)(18分,每题3分)
14.B(得意)
15.D(A 去、到/的;B用/因为;C他们/语气词,还是;D表原因)
16.B(B与例句相同为定语后置句)
17.D(浓艳风格、雕词琢句等说法与文章风格不符)
18.①有时借外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地放纵生活。(3分)
(“因”“放浪形骸”各1分,文意1分)
②我一向认为把生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3分)
(“一”“齐”各1分,文意1分,共3分)
(二)(6分)
19.暮春(1分),怨别(思亲)(1分)。
解析:“草漫漫”、“春事晚”以及“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文字都表明此时已是暮春。“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形式刻画倚阑人凝眸深思的形象,第三句借“燕子不归”道出倚阑人心中思亲之情。
20.这两句诗寓情于景。(1分)描绘了眼前浓郁而迷蒙的暮春之景:燕子还没有回家,而美好的春光将尽;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2分)抒发了倚阑人无尽的怅惘与哀愁。(1分)
(三)古诗文默写。
21.
(1)总是离人泪
(2)举世皆浊我独清
(3)而后乃今培风;而后乃今将图南
(4)无以至今日
(5)或轻于鸿毛
四.作文(共40分)
错别字,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字数不足者,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其他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