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高中 两种戏剧观 ——“模仿说”与“物感说” 课件(1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高中 两种戏剧观 ——“模仿说”与“物感说” 课件(12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2-04 20: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两种戏剧观 ——“模仿说”与“物感说”
“模仿说”
“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这个在欧洲文学史上逾千年而不衰文学原则,是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模仿说”从最初出现到成熟阶段,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文学原则含义上的变动,固然是文学创作精神变化在文学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古希腊理性原则的变化所致。从“模仿说”含义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寻绎出古希腊理性精神的嬗变轨迹。
“模仿说”历史流变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爱利亚学派创始人克塞诺芬尼就“模仿”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人根据自己的样子来造神,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雕像的话,它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模样,马会画出和塑造马形的神像,狮子会画出狮子形的神像了。
“模仿说”历史流变
紧接着,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以他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最早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显然是如此: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色,从而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音乐混合着不同音调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书写混合元音和辅音,从而形成整个这种艺术”的论点。这种文艺模仿论首先是从人们对动物行为的模仿上立论的。
“模仿说”历史流变
其后的德谟克利特(Demokeritos)则将社会的“人”加入了“自然”这一模仿对象中从而提出了著名的模仿论,他说:“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同时也提出了“模仿坏人而甚至不愿意模仿好人,是很恶劣的。”这一观点。
“模仿说”历史流变
苏格拉底(Socrates)遵循前人观点并对“模仿说”加以丰富,认为不仅要模仿人的外形,更要描绘出人的精神方面的特质。再后来,人们更主要地在人对事物形象的模拟上来立论,认为文艺源于人对“自然”(世界)的模仿。
“模仿说”历史流变
“模仿说”,是最古老的艺术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者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模仿”一词源自古希腊语mimesis,自亚里斯多德始成为了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核心用语。一个文学作品被理解为对——外在现实或者任何被描述为mimesis的方面——的再现。然而,亚里斯多德关于“模仿”的定义却融合了如下两重含义:其一,文学作品是现存现实的呈现;其二,作品本身就是一实体,并非仅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前一种意义的模仿说竟主宰了西方近两千年。
“物感说”
“物感”说又称“感物”说,最初是一种自然审美理论,解释人在自然审美中发生的心理反应的原因。天人合一论是它的哲学基础,大量感物抒情的文艺作品和人们对创作的经验总结为物感说的形成提供了感性材料和理论支持。
“物感说”
“物感”说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儒学在汉武帝刘彻之后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儒家“比兴”手法用在汉诗辞赋中,出现大量对自然节侯变迁的感怀之作,而且这种创作趋向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之后。此时的中国文学已进入“自觉的时代”,“物感”说突破单纯政教的藩篱,激发文学艺术创造的内涵得到更全面的阐发,“物”已获得独立的地位、审美价值和意义。如曹植《幽思赋》中“顾秋华之零落,感岁暮而伤心”,强调了感精炼的物赋诗的心理活动,他的“感物伤我怀”精炼的概述了自然物象对文人创作的触兴、起情作用。
“物感说”
整个魏晋时期,这种以感物为创作题材的诗人和辞赋家层出不穷,自然变迁感召人心,心受感召而成问的观念深入人心。比起先秦,魏晋诗人们已经进入感物作诗的自觉状态,物感说也自然而然应用到文学上,首先从陆机《文赋》开始,“叹逝”、“思纷”、“悲阔落叶”……文中重点讨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对意、文、物三者矛盾融关的解析,涉及了“物感”活动的深层次问题。大大丰富了“物感”说的理论内涵。
“物感说”
 后人继续发展物感说,唐代孔颖达、梁肃、白居易,宋代朱熹、葛立芳,明代谢榛,清代王夫子等均以“感与物”或“感于事”论诗。由此可见“物感”说发展之生机勃勃和枝繁叶茂。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