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03 09:0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
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的国家。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之时,中国还处在战国后期,东西方的共同点都是在征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2.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空间) (时间)
欧亚非 约300年
“化”——表示过程、体现渐进性的特点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3.“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
(1)统治者的提倡
(2)种族融合
(3)文化中心东移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3.“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
4.“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成就
判断:
(1)希腊化世界消灭和同化了当地文化?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相互影响?
(3)希腊化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希腊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大蒙古帝国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帝国扩展的原因
“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
12 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纪宗安 李 强
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恶劣
雄才大略人物雄才大略人物
东西无强国东西无强国
三次西征,最远到达奥地利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
第二次西征(拔都)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为报复花剌子模人民的反抗,每次城陷后都要都要进行残酷的洗劫,或把城市夷为平地,或纵火焚烧,或引水灌溉,居民除部分工匠和妇女掠送蒙古外,其余皆被杀戮。蒙古人摧毁了中亚的许多文明城市,破坏灌溉设施,兵锋所致,满目疮痍。
蒙古人拆毁了图斯附近的哈伦拉施特的陵墓。···以及所有给阿拉伯-波斯灿烂文明增添光彩的建筑都被一个一个毁掉。
——《草原帝国》(法)格鲁塞
战争的残酷
蒙古军攻陷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哈里发出城投降,被装入袋中,纵马踏死。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朝阿拉伯帝国灭亡。蒙古军队在城中烧杀劫掠7日之久,80万居民几乎被屠杀殆尽,许多艺术珍品和建筑遭到毁灭,历史名城巴格达蒙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旭烈兀西征
战争的残酷
蒙古国的扩张
辽阔的版图,有利于文化汇融辽阔的版图,有利于文化汇融
通畅的交通,为交流提供条件通畅的交通,为交流提供条件
蒙古帝国统治者重视商业往来和技术交流蒙古帝国统治者重视商业往来和技术交流
教皇的使臣、从印度来的佛教僧侣,巴黎、意大利和中国的技师,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人,阿拉伯使者,波斯与印度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都汇集在蒙古皇宫中。
据史书记载,元朝的《万年历》是由回回天文学家编制的,而在太医院下设的广惠司是由一个叙利亚人创办的,为修建元朝大都城做出贡献的是一个波斯人。在整个元朝时期,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等科学知识大量传入中国。
“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从蒙古人的传播文化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与之相似。”
——《蒙古帝国史》(法)格鲁塞
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的西传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马克思
弗兰西斯·培根曾对三大发明的历史意义评价道:“……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至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马可波罗往返路线(1271——1295)
《马可波罗行纪》
文明交往的主要两种方式
或和平的、或暴力的
和平交流方式有商业贸易,宗教传播、游历访问
但暴力也是文明传播的一种手段
一次又一次的征战突破了地域的局限
导致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大融合,
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
课堂检测
1.“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如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 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
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不能自给自足,又加之需要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应对其他部族侵略和对农耕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必需物资,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草原游牧生活的专业化和单一化特点,使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蒙古鼓励商业发展并对科技文化交流持包容态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2.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A.罗马文明渗透有希腊文明特质
B.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
C.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
D.罗马法逐渐演变成为万民法
A从材料中的“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等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渗透有希腊文明的特质。故答案为A项。希腊文明影响力大,不能认为具有侵略特征,排除B项;罗马帝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没有涉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排除D项。
3.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 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B巴托尔德意在强调蒙古帝国建立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故B正确;AD是帝国建立的直接表现,不是意义,故均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4.(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
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
C蒙古西征本身是对这些国家的武装入侵,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故AB错误,C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问题,故D错误。
5.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东征,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这表明
A.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 B.马其顿顺利征服了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 D.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
D根据材料“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可知,亚历山大在东征在过程中其想法发生变化,即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同伴的想法,没用强调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亚历山大在东征在过程中其想法发生变化的现象,没有体现马其顿征服波斯帝国,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没有强调 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谢谢大家!
THANKS